【摘 要】
:
近年来肝外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在国外占腹部外伤中的首位,在国内则居第3位[1].对于严重肝外伤的救治虽经多年的努力,但死亡率仍高达46%~58%[2].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重要课题.自1999年4月至2002年7月,我们试用纱布填塞改进法救治严重肝外伤5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机 构】
:
265300,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65300,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65300,山东省,栖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肝外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在国外占腹部外伤中的首位,在国内则居第3位[1].对于严重肝外伤的救治虽经多年的努力,但死亡率仍高达46%~58%[2].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重要课题.自1999年4月至2002年7月,我们试用纱布填塞改进法救治严重肝外伤5例,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于1989年由Fiorentino等[1]发现,他们证明IL-10由Th2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合成分泌,具有抗炎和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合成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inhibitingfactor,CSIF).人的IL-10(hIL-10)基因定位于第一号染色体上.在氨基酸水平,hIL-10与病毒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是一种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其并发症致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为同期单纯胆囊结石的0.3%~2.53%[1,2].由于该病不常见,临床上对其缺乏认识,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89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39例MS,发生胆道损伤6例,报告如下。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惟一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术后血管及胆道并发症高发(如术后血管闭塞、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移植费用据高不下及影响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的激活仍是同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首要因素,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通过检测器官移植受体术后血浆淋巴细胞因子(lympho
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80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穿刺造影术,现报告如下。
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的发生率至少占全身内分泌肿瘤的50%以上,且大多数有功能,这是导致一些特殊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大多数病人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为无痛性,且要求避免有关胰岛素依赖性的并发症,目前对胰腺手术的时机和手术范围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病人,男,58岁.因间断右上腹绞痛6年,加重伴发热、黄疸半年入院.后于2005年5月25日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
胆道出血(hemobilia)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国内交通事故的增多而逐年上升,它成为肝损伤后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对其基本病理缺乏认识,很容易引起误诊及延误诊断治疗.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创伤性胆道出血病人的治疗经过报告如下,并加以讨论。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狭窄及其围介入治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超声检查资料,其中发生肝动脉狭窄并进行介入治疗的5例,并与同期血管造影对照.结果 发生肝动脉狭窄病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肝动脉纤细迂曲,多呈间断性星点闪烁状;近狭窄处肝动脉血流峰速(S1)升高(163.62±14.66)cm/s,远端动脉血流峰速(S2)降低(19.10
右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经常并发残余结石,这些残余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常不易成功[1,2].为了减少手术后右侧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我们应用肝段切除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编辑部于11月23日收到美国化学文摘社中国文献处理中心2006年11月13日寄来的《美国化学文摘社期刊收录证明》,称本刊已列入美国化学文摘社2007年中国期刊收录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