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黄如锦,自顶端泼溢而出,莹莹润润地沿着流线之身,漫延至脚跟。通体的黄,已是明亮和富贵的象征;而均匀间杂的红,更显出喜庆与吉祥。 微倾的脑袋,极目而望的明眸,以及恰到好处的鼓凸之背与敛收之腹,全然一副细心聆听的模样。 披黄挂红,所至必是兴旺;探守之姿,是在寻觅相濡以沫的另一个吗? 石呈佳意,宜品宜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黄如锦,自顶端泼溢而出,莹莹润润地沿着流线之身,漫延至脚跟。通体的黄,已是明亮和富贵的象征;而均匀间杂的红,更显出喜庆与吉祥。
微倾的脑袋,极目而望的明眸,以及恰到好处的鼓凸之背与敛收之腹,全然一副细心聆听的模样。
披黄挂红,所至必是兴旺;探守之姿,是在寻觅相濡以沫的另一个吗?
石呈佳意,宜品宜赏。
其他文献
大鹏展翅 代友玲 大鹏展翅恨天低,搏击九霄傲长空。 这只大鹏鸟在翱翔天空时被瞬间埋灭在地底,亿万年后它禅变成了树化石,依旧保留着当初翱翔时的英姿。 此树化石形状奇特,玉化质地也很不错,是一件难得的树化石精品。它经历了亿万年的长途跋涉后,在此稍作停留、休息片刻…… “泰山雅石馆”新店开张了! 活跃在海峡两岸赏石界十多年,默默地奔波于银川、柳州、台湾等各地,一直为石界沟通、交流
馆藏风格:奇巧与精致并重 2010年5月18日,青山石语奇石馆在阿拉善左旗的奇石街上盛大开馆了。在络绎的宾朋、如潮的赞叹稍稍停歇的间口,我和先生专程去往青山石语,拜访了馆主杨青山先生,并参观了馆藏。 面对好评,我很平静,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给予藏品严苛恰当的评价。一遍又一遍,心中的起伏越来越不能抑制。每一个灵感迸发的作品,都使思想得到风暴般的洗礼;每一个饱含神韵的组合,都触动内心愉悦的神经。恋
古人云:山无石不立,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安;更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石”的雅说。可见石与自然与人的不可或缺。尤其在与世与时的大环境中,人已离自然、离石、离自我的心意越来越远,人们对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渴望与自然与自我沟通的热切,由衷油然地使人对浓缩自然于微观的奇石产生诸多的兴趣与关注。更希望能从对奇石的收藏、置放与欣赏的过程中明白些奇石与居室、与身心的某种微妙奇特的虽能感知却不能即时
石呈芒果形者,两端一高一低落座,总是让人不自觉地想象成闭目休憩之鸟,或是欢快畅游之鱼。此类鸟或鱼,与生活中偏向“轻巧”、“灵动”的审美不同,“肥厚”一点最被人们青睐,因其憨态可掬,又象征富足。 这条胖乎乎的小鱼——张大嘴巴,扬头,翘尾;透亮的眼睛充满好奇,又或含有对世俗的不屑,背上流露着抑制不住的信心和骄傲——养足了精神,悠哉悠哉向前。 不论是鱼是鸟,都可不必计较上游是地是天。身心安逸着,上游
细腻的雕工巧将俏色橘黄刻画出灵动传神的景物,与纯净乳白底料形成好似变幻的云朵对天空的点染,看似分离却又浑然一体。无论图案还是布局都给人以新颖、别致、格调高雅之感。细看古松、髯公、茅舍、飞燕,顾盼生辉,和谐福寿, 闲情惬意中仿佛感受到暖日春风、鸟语花香……
初上眼,非花非草的感觉,阴阳错综的色彩,有别于黄龙玉特有的清亮明黄。与黄龙玉的温润、细腻相照,似如小家碧玉之对大家闺秀,阳光大气、浑厚内涵,真却是一块独具特色的黄龙玉。 它色润而深沉,琉璃而婉转,整体明光热烈,像晨曦初露,由里向外迸发,铺泄而下,比一般的黄龙玉多出一种荡漾的活力,细观其形,整石中间的火红色,极似一只拇指外翘的大手。这在品质上又多了一层无以争锋的大气。数珍品玉石,“流光溢彩”亦有其
灵璧石有黑、白、红、黄等色,以黑色最具特色;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以象形多出奇出彩。此石沁色如墨,黑质白章;形神兼备,似稚龙匐行,回首凝视。彰显古朴、雄浑的同时因其悠久的赏玩历史,充满着人文色彩的神秘与“天下第一石”的豪迈之势。形若炎黄永恒的图腾——龙,更镀上神圣不可侵犯的霸气。 灵璧石之收藏,文化韵味尤重,此件藏品不仅品相好,更有点石成金的“命名”和相得益彰的厚重“配座”,更加令人惊
典型的新疆彩玉石,坚硬的玉质、细腻的石肤,红、灰二色组合出一个饱满的“寿”字:大面积青灰色的底面铺成胜似南山轻雾,横竖挥洒间一个飘逸的大“寿”宛然而成,朱红色的字荡染整块石面,笔锋大气、充满张力,“寿”字向上直逼青天,寓意寿与天齐;向下延伸出石外,暗示根深脚稳——此也许正是吸引藏者纳其入怀的地方吧。
石与台座,如同携手沧桑的伴侣,一路蹒 跚而行。台座因“善解”而居功,赏石因台座而“立世”。赏石与台座须臾不能离分,这在各艺术门类中,也是特立独行的翘楚。 一、赏石底座的功能 1、扶立、稳定与保护。 2、切断连带,隔绝环境(指从园林从属中分离),形成独立的艺术形象。 3、引导视觉角度,展示赏石最精彩的主面。 4、形状、纹饰、风格的独具匠心,对赏石主题和意境起到烘托和揭示作用。
朱门之外 吴蕊贤 不需讳言,此局组合最先冲击眼球的确是配件:高阶深院,门楼庄严,分列两旁的虎首抱鼓石格外威风——配件体积“庞大”,色彩浓重,似乎抢了石之“风头”,犯了“喧宾夺主”的大忌。 然而我们的目光很快被“朱门”内外的两个人物吸引:门外是带老皮的红玛瑙,拱背低头地圪蹴着,奇石起伏的肌理,刻画了老乞丐衣不蔽体的褴褛窘困;门里则是白玛瑙立石,两笔简练的勾勒,像极了古画中长衫儒雅的人物,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