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研究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常规办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干预、并发症预防与合并症治疗、环境风险因素控制等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手术后护理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在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之后采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减轻心理负担,及时应对危急情况的发生,达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显微手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手是人类使用最为频繁,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正因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使用频率之高,手部受伤、患病的概率相应增高,这就需要外科进行治疗[1]。显微手外科手术是指以显微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手部创伤进行治疗的一类手术。有研究表明,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手术前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2],为此,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将其与单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医院确诊为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并表现出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
  观察组:男性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26例,女性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24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34.23±1.12岁。
  对照组:男性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23例,女性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27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5.13±0.52岁。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良好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手术前:完成常规手术前准备工作,嘱咐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妥善处理好可能干扰手术的状况。
  手术后:妥善安置好患者,调整好病房的各项指标,如空气质量、通风情况、地面消毒等;指导患者的饮食作息,采取最佳方案保证患者达到治疗效果。
  1.2.2 观察组
  (1)心理干预:
  手术前:热情友善地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感受,消除其不安和顾虑,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手术后: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关于手术疗效及身体恢复的顾虑担忧,采用积极的语言让患者及家属坚定信心,保持平稳心态。将疗效的发挥和可能出现的状况深入浅出的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清楚,指导家属的术后陪护工作。
  (2)并发症预防与合并症治疗:
  保证患者的身体营养,及时补血预防贫血,做好患者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的舒适。
  (3)环境风险因素控制:
  保持病房内舒适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通风度,做好对地面的消毒工作,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
  1.3 评价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状态积分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
  焦虑、紧张、恐惧积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满意度评分越高,对护理手段越满意。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率(%)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在临床外科上,显微手外科术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术,这与手作为使用率高、患病率高的人体器官是分不开的。而手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治疗难度大,手术要求的精度高,不能简单的对待,所以手外科学就应运而生了。
  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这个围手术期内,患者不论是在手术前,还是在手术后,都可能产生诸如紧张、恐惧等情绪。如果让患者一直带着这样的心理负担接受治疗,势必会影响其治疗效果和恢复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改善或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3]。
  手部创伤使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患者对于恢复健康抱有极大的期盼。对此,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情绪,利用亲切的话语、眼神以及肢体动作向患者传达关切和善意,鼓励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使患者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更快、更有效地恢复健康,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目的[4]。
  本研究在使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选取的100例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情绪状态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在基础护理之后采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减轻心理负担,及时应对危急情况的发生,达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兰.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J].北方药学,2014,11(1):181.
  [2]李晓芳.显微手外科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133-134.
  [3]潘秀芬,谢燕敏,谭玉娟,刘建华,刘玉珍.护理干预在显微手外科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5(5):68-69.
  [4]邹红丽.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J].大家健康,2014,8(23):23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药师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实施药学干预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并分析不合理用药医嘱涉及到的所有药物类别、药学问题以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后具体的采纳率。结果:2013年的300例用药处方有116例(38.7%)为不合理的用药处方,2014年的600例用
【摘 要】 目的:了解云南省景东县2014年6起蜂蜜中毒事件的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6起蜂蜜中毒事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该县共发生6起蜂蜜中毒事件,食用人数12人,中毒发病人数8人,发病率75%;其中死亡1人,死亡率为8.3%。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人中毒特点,这6起事件均为食用有毒蜂蜜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关键词】 景东县 蜂蜜 中毒   【中
面对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迫切需要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和面对问题的勇气,从反向度的有效思维方式重新认识寻求政府规制网络舆论的范围与边界是探讨政府“如何去规制”网络舆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测定蔬菜中氨基甲酸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甲醇:二氯甲烷(1:99v/v)溶解后,用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提纯。选
【摘 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治疗的74例需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7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5%,对照组为19%;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02±1.25d,对照组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