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侠小说里的神兵利器,与武功秘籍几乎有同等的地位,引江湖人士尽折腰,比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倚天剑”“屠龙刀”,再比如《神雕侠侣》里杨过与小龙女自绝情谷得到的君子剑、淑女剑。
《三国演义》里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一节中提到,曹操有两口珍爱的宝剑,一口名为“倚天”,另一口……不叫屠龙啦,叫“青釭”,都是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极品。“倚天”剑曹操自己随身佩带,“青釭”赐予爱将夏侯恩,夏侯恩被赵子龙一枪刺死,青釭剑也就落到了赵子龙手里。
真实的历史进程中,是否真有过诸如以上这些神兵利器存在呢?答案是,有。那么,它们是怎样炼成的呢?
百辟百炼
神兵利器的炼制,首要在于钢。
钢是绝大部分神兵利器的原材料,无论刘备的剑,曹操的槊,张飞的八丈长蛇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是吕温侯的方天画戟,都少不了钢。
当时炼钢用的是炒钢法。
炒钢法最早出现在西汉中期。把生铁加热到半液体或者液体状态,撒入铁矿粉,通过不断地搅拌,利用铁矿粉、氧与生铁中的碳、硅、锰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生铁中碳的含量,然后去渣,得到含碳量较低的熟铁,当时称之为精铁。
这项技术经过三百余年的发展,到三国已经极为成熟。但是要打造神兵利器,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叫锻。
锻,就是锻打。
把精铁积叠在一起,在高温中反复折叠锻打、锤炼,直到原材料重量不再减轻为止。这其实是个去除杂质的过程。通过在高温中持续有力地锻打,杂质不断氧化脱落,所以重量会不断减轻。锻打还能达到均匀成分,致密组织,细化晶粒的效果,得到的成品,我们称之为百炼钢。
百炼钢对工艺的要求极高,工匠必须熟练掌握火候与锻打的技巧,即便如此,也仍然费时、费力。三国期间,一口钢剑的价格足以供给7个人2年零9个月的口粮,可见昂贵。所以这项技术并不用在寻常兵器上。
建安中,曹操曾命有司制造过宝刀五枚,费时三年,取名百辟刀。
“辟”是“襞”的通假字,多层积叠,反复折叠的意思,由此可知这五枚宝刀是用百炼钢制成。宝刀制成后,曹操自己持有两枚,赐予太子曹丕一枚,陈思王曹植一枚,饶林王曹林一枚。
曹操以王侯之尊,对五枚宝刀的处理慎重如此,可见百炼钢之难得。
万辟千灌
冶炼技术发展到三国,除了百炼法之外,还有灌钢法。
灌钢法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浇灌到熟铁上,经过反复熔炼,使铁渗碳为钢。它利用的是生铁含碳高,而熟铁氧化物夹杂多的特点,用熟铁中的氧去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达到去除夹杂的目的。
很明显可以看出,相对于百炼法,灌钢法的操作更为简单,更容易掌握,成品品质的可控性也更高。同时,因为高温下生铁脱碳也可以转变成钢,就大大提高了得钢的效率。而且,只要把生铁和熟铁按比例配合,加以熔炼,就能得到不同品质的钢。这都是灌钢法优于百炼法的地方。
灌钢法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建安七子王粲的《刀铭》中,之后在北齐冶金家綦毋怀文手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花纹钢
因为有了百炼法的成熟和灌钢法的使用,较之于前朝,三国时期关于花纹钢的记载明显增多。
花纹钢是一种带有花纹的钢铁材料。现代被奉为刀剑制作顶级材料,比黄金还贵的大马士革钢就是花纹钢的一种。
传说中花纹钢切金断玉,锋利无匹。我国最早的花纹钢记录出现在春秋,著名的神兵利器干将莫邪就是花纹钢所制。《吴越春秋》中说,干将剑身上有龟纹,莫邪剑身上有水波纹,这都是花纹钢的特征。
建安二十四年,魏太子曹丕命工匠精炼宝刀宝剑九枚,分别以刀剑上的花纹为名——可见都是花纹钢所制——比如剑身色如彩虹,就取名“流彩”,刀身上纹路如灵龟,就取名“灵宝”,等等等等。
也在这一时期,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为“镔铁”的花纹钢也经由波斯传入了我国。
花纹钢十分漂亮,但是制作的工艺难度十分之高。比如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为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而使花纹消失;另外温度不均、捶锻不慎、焊合不好,都会导致花纹钢炼制失败。
淬火
淬火,是铸造神兵利器的最后一道工序。
淬火是通过把高温中的钢浸入到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以强化钢件,充分发挥钢材性能的潜力。
现在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等,但是在近两千年以前,为英雄们打造兵器的工匠还在用单纯的水作为淬冷介质,到三国,他们已经认识到水质对淬火的影响。
《蒲元传》中记载,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制刀,他认为汉水钝弱,淬火不如蜀水,所以派人前往成都取水。不久水运到,蒲元试过之后说:“这水中掺杂了涪水。”
取水的人争辩说他取来的绝对是蜀水。
蒲元用刀划水,说:“你往蜀水中掺了一升涪水。”
取水者这才大惊失色:“确实如此,我经过涪津渡的时候水洒出来了,因为害怕被惩罚,所以往里头掺了一升涪水。”
当时的人都觉得神乎其技,不可思议。
这个故事里蒲元能分辨出掺入水的多少,可能略有夸张,但是道理是对的。不同地区的水,所含矿物质不同,导热的性能多少有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刀剑的品质。
结语
三国这样的乱世,各国君主、执政者对于兵器都是非常重视的。曹操在陈留起兵的时候,就曾与工匠一起做刀。当时有人嘲笑他说:“你要做的大事,就是和工匠一起做刀么?”曹操应声答道:“能做小事才能做大事。”
正因为有当政者的重视,才有冶炼技术的飞速发展,就和后来二战时期飞速发展的科技一样,这也算是战争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吧。
《三国演义》里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一节中提到,曹操有两口珍爱的宝剑,一口名为“倚天”,另一口……不叫屠龙啦,叫“青釭”,都是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极品。“倚天”剑曹操自己随身佩带,“青釭”赐予爱将夏侯恩,夏侯恩被赵子龙一枪刺死,青釭剑也就落到了赵子龙手里。
真实的历史进程中,是否真有过诸如以上这些神兵利器存在呢?答案是,有。那么,它们是怎样炼成的呢?
百辟百炼
神兵利器的炼制,首要在于钢。
钢是绝大部分神兵利器的原材料,无论刘备的剑,曹操的槊,张飞的八丈长蛇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是吕温侯的方天画戟,都少不了钢。
当时炼钢用的是炒钢法。
炒钢法最早出现在西汉中期。把生铁加热到半液体或者液体状态,撒入铁矿粉,通过不断地搅拌,利用铁矿粉、氧与生铁中的碳、硅、锰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生铁中碳的含量,然后去渣,得到含碳量较低的熟铁,当时称之为精铁。
这项技术经过三百余年的发展,到三国已经极为成熟。但是要打造神兵利器,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叫锻。
锻,就是锻打。
把精铁积叠在一起,在高温中反复折叠锻打、锤炼,直到原材料重量不再减轻为止。这其实是个去除杂质的过程。通过在高温中持续有力地锻打,杂质不断氧化脱落,所以重量会不断减轻。锻打还能达到均匀成分,致密组织,细化晶粒的效果,得到的成品,我们称之为百炼钢。
百炼钢对工艺的要求极高,工匠必须熟练掌握火候与锻打的技巧,即便如此,也仍然费时、费力。三国期间,一口钢剑的价格足以供给7个人2年零9个月的口粮,可见昂贵。所以这项技术并不用在寻常兵器上。
建安中,曹操曾命有司制造过宝刀五枚,费时三年,取名百辟刀。
“辟”是“襞”的通假字,多层积叠,反复折叠的意思,由此可知这五枚宝刀是用百炼钢制成。宝刀制成后,曹操自己持有两枚,赐予太子曹丕一枚,陈思王曹植一枚,饶林王曹林一枚。
曹操以王侯之尊,对五枚宝刀的处理慎重如此,可见百炼钢之难得。
万辟千灌
冶炼技术发展到三国,除了百炼法之外,还有灌钢法。
灌钢法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浇灌到熟铁上,经过反复熔炼,使铁渗碳为钢。它利用的是生铁含碳高,而熟铁氧化物夹杂多的特点,用熟铁中的氧去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达到去除夹杂的目的。
很明显可以看出,相对于百炼法,灌钢法的操作更为简单,更容易掌握,成品品质的可控性也更高。同时,因为高温下生铁脱碳也可以转变成钢,就大大提高了得钢的效率。而且,只要把生铁和熟铁按比例配合,加以熔炼,就能得到不同品质的钢。这都是灌钢法优于百炼法的地方。
灌钢法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建安七子王粲的《刀铭》中,之后在北齐冶金家綦毋怀文手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花纹钢
因为有了百炼法的成熟和灌钢法的使用,较之于前朝,三国时期关于花纹钢的记载明显增多。
花纹钢是一种带有花纹的钢铁材料。现代被奉为刀剑制作顶级材料,比黄金还贵的大马士革钢就是花纹钢的一种。
传说中花纹钢切金断玉,锋利无匹。我国最早的花纹钢记录出现在春秋,著名的神兵利器干将莫邪就是花纹钢所制。《吴越春秋》中说,干将剑身上有龟纹,莫邪剑身上有水波纹,这都是花纹钢的特征。
建安二十四年,魏太子曹丕命工匠精炼宝刀宝剑九枚,分别以刀剑上的花纹为名——可见都是花纹钢所制——比如剑身色如彩虹,就取名“流彩”,刀身上纹路如灵龟,就取名“灵宝”,等等等等。
也在这一时期,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为“镔铁”的花纹钢也经由波斯传入了我国。
花纹钢十分漂亮,但是制作的工艺难度十分之高。比如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为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而使花纹消失;另外温度不均、捶锻不慎、焊合不好,都会导致花纹钢炼制失败。
淬火
淬火,是铸造神兵利器的最后一道工序。
淬火是通过把高温中的钢浸入到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以强化钢件,充分发挥钢材性能的潜力。
现在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等,但是在近两千年以前,为英雄们打造兵器的工匠还在用单纯的水作为淬冷介质,到三国,他们已经认识到水质对淬火的影响。
《蒲元传》中记载,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制刀,他认为汉水钝弱,淬火不如蜀水,所以派人前往成都取水。不久水运到,蒲元试过之后说:“这水中掺杂了涪水。”
取水的人争辩说他取来的绝对是蜀水。
蒲元用刀划水,说:“你往蜀水中掺了一升涪水。”
取水者这才大惊失色:“确实如此,我经过涪津渡的时候水洒出来了,因为害怕被惩罚,所以往里头掺了一升涪水。”
当时的人都觉得神乎其技,不可思议。
这个故事里蒲元能分辨出掺入水的多少,可能略有夸张,但是道理是对的。不同地区的水,所含矿物质不同,导热的性能多少有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刀剑的品质。
结语
三国这样的乱世,各国君主、执政者对于兵器都是非常重视的。曹操在陈留起兵的时候,就曾与工匠一起做刀。当时有人嘲笑他说:“你要做的大事,就是和工匠一起做刀么?”曹操应声答道:“能做小事才能做大事。”
正因为有当政者的重视,才有冶炼技术的飞速发展,就和后来二战时期飞速发展的科技一样,这也算是战争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