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学习、有效地体验和锻炼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简单总结了初中生物备课中研究学生的几种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备学生 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 关注学生 初中生物教学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当教师的人都知道因材施教对于教学和课堂的重要性。新的教改核心思想也再一次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初中生物源于生活,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课堂上的生活化、特色化十分有必要。由于目前的大班教学制度,初中生物课每周课时有限,备好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笔者认为备好学生是上好初中生物课的关键。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才能备好学生呢?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关心学生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好。
一、如何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所在地区的相关大环境,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感兴趣的内容,等等。要想使我们的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就要更多地了解学生。
那么如何去了解学生呢?对于地区大环境的了解就有很多方法了,如果教师自己本身就是学校所在地的当地人,就再好不过了,课堂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就可以信手拈来。如果教师对学校当地的环境不太熟悉,自己就要去看有关书面介绍,地志,注重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工作之余多出门要了解学生当地的民风民俗、当地的植被情况、自然动物分布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就需要老师多看学生的学籍资料、家庭状况表了。相同学校的学生,相同年龄的学生,具有相似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即大同小异。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学生性格有多样性,通过听其他科目其他老师的课,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可以了解学生性格和学习中的另一面,这样我们对学生了解的第一手资料就会更加全面。
从学生反馈中了解,课堂教学开始,一般要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和难点,并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转化为教学的重点或生长点;同时又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课堂上通过多种多样的提问反馈,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起点、瓶颈及问题所在。通过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体系,从而找出最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上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备课方式也就由主要依据教学参考书、备课用书转变为主要依据来自学习的学习信息,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自然而然实现了从学服从于教到以学定教的转变。
比如说我在讲到人的生殖这一节的时候,发现班里有两对双胞胎,一对长得非常相似,另一对长相就有一定的差异了。那么在导入双胞胎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这可以用这个对比进行导入,这样学生不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还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如何分析学生
初中生物基本上是一个老师带六个班,或者更多,在上六个班的课,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会因不同班级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那么,这里就涉及对于不同学生,我们上课如何去引导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兴趣所在、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的分析,学生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与技能的分析,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等等,我们都要有对策。
那么如何去分析学生呢?首先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提问式调查,通过集体提问调查,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切入点。
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节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吸气和呼气的原理,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攻克这一个难点呢?首先应该找出学生为什么觉得这一原理难以理解。通过教师的了解七年级学生对于气体压力还不是很明白,但是由于学生情况的多样性,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个提问式调查:“什么是气体压力呢?”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进行简单的统计,就发现问题的确出在这里。那么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呢?考虑到气体压力这一概念的抽象性,就借助肺模型的演示进行讲解。与此同时,教师进行个别学生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此现象进行解释。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解释发现,学生的理解是根本没有涉及气压这一个概念的。他的理解就是哪里有空间空气就会往哪里流动,由于胸腔是密闭的,进不去,只能是从气管中进去,因此胸腔扩大就会吸气。通过对学生这一回答的分析,发现学生巧妙地避开了这一个物理学概念,轻松地理解了这一个生物难点。再对其他学生对此答案加以完善和引导,这一难点就轻松化解了。
再者就是对学生的作业、试卷进行分析和统计,会发现学生的薄弱点。这样对学生作业和试卷进行评讲时,就能有的放矢。那么,在进行作业和试卷分析、统计时,笔者认为以错题出现频率为基本点,以知识点为主线进行讲解比较有效果。例如在讲一份期中考试卷时,将涉及第一章节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先找出来,进行分析,为同一知识点的进行归类,讲解时就先讲知识点,再将几个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作为训练题,再一次进行训练,这样就会事倍功半,无形中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学生负担。
三、如何关心、爱护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学的灵魂,只有关心、爱护他们我们的教学才显得有意义。学生也会因爱其师,而信其道。
要关心、爱护学生,首先教师要多花时间与学生交流,多花时间与学生“泡”在一起。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要完成,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就要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和一些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下课后学生和老师都处于相对轻松的状态,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一个简单的问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无形中就拉近了。如听听学生对于课堂上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一个见解,并与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谈谈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多多了解天气变化,时常提醒同学们注意及时添减衣物;时常问问学生的饮食情况,及时给予一些健康饮食的小意见,等等。
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多多关注一些“特殊”情况,对于课堂上表现比较特殊的学生,要默记于心。下课以后进行单个了解和沟通。再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多表扬学生,生物课上会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对于每位学生的回答,合理的答案要及时给予表扬,不是很合理的答案就加以引导,并且给予鼓励。如果以上几点都能做到,慢慢的,学生就会接近你、真正地尊重你、爱戴你,那么生物课的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了。
总之,了解、分析和关心学生,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做到了备好学生,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王勇.了解学情让历史教学有的放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85.
关键词: 备学生 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 关注学生 初中生物教学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当教师的人都知道因材施教对于教学和课堂的重要性。新的教改核心思想也再一次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初中生物源于生活,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课堂上的生活化、特色化十分有必要。由于目前的大班教学制度,初中生物课每周课时有限,备好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笔者认为备好学生是上好初中生物课的关键。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才能备好学生呢?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关心学生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好。
一、如何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所在地区的相关大环境,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感兴趣的内容,等等。要想使我们的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就要更多地了解学生。
那么如何去了解学生呢?对于地区大环境的了解就有很多方法了,如果教师自己本身就是学校所在地的当地人,就再好不过了,课堂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就可以信手拈来。如果教师对学校当地的环境不太熟悉,自己就要去看有关书面介绍,地志,注重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工作之余多出门要了解学生当地的民风民俗、当地的植被情况、自然动物分布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就需要老师多看学生的学籍资料、家庭状况表了。相同学校的学生,相同年龄的学生,具有相似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即大同小异。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学生性格有多样性,通过听其他科目其他老师的课,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可以了解学生性格和学习中的另一面,这样我们对学生了解的第一手资料就会更加全面。
从学生反馈中了解,课堂教学开始,一般要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和难点,并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转化为教学的重点或生长点;同时又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课堂上通过多种多样的提问反馈,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起点、瓶颈及问题所在。通过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体系,从而找出最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上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备课方式也就由主要依据教学参考书、备课用书转变为主要依据来自学习的学习信息,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自然而然实现了从学服从于教到以学定教的转变。
比如说我在讲到人的生殖这一节的时候,发现班里有两对双胞胎,一对长得非常相似,另一对长相就有一定的差异了。那么在导入双胞胎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这可以用这个对比进行导入,这样学生不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还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如何分析学生
初中生物基本上是一个老师带六个班,或者更多,在上六个班的课,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会因不同班级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那么,这里就涉及对于不同学生,我们上课如何去引导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兴趣所在、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的分析,学生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与技能的分析,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等等,我们都要有对策。
那么如何去分析学生呢?首先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提问式调查,通过集体提问调查,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切入点。
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节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吸气和呼气的原理,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攻克这一个难点呢?首先应该找出学生为什么觉得这一原理难以理解。通过教师的了解七年级学生对于气体压力还不是很明白,但是由于学生情况的多样性,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个提问式调查:“什么是气体压力呢?”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进行简单的统计,就发现问题的确出在这里。那么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呢?考虑到气体压力这一概念的抽象性,就借助肺模型的演示进行讲解。与此同时,教师进行个别学生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此现象进行解释。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解释发现,学生的理解是根本没有涉及气压这一个概念的。他的理解就是哪里有空间空气就会往哪里流动,由于胸腔是密闭的,进不去,只能是从气管中进去,因此胸腔扩大就会吸气。通过对学生这一回答的分析,发现学生巧妙地避开了这一个物理学概念,轻松地理解了这一个生物难点。再对其他学生对此答案加以完善和引导,这一难点就轻松化解了。
再者就是对学生的作业、试卷进行分析和统计,会发现学生的薄弱点。这样对学生作业和试卷进行评讲时,就能有的放矢。那么,在进行作业和试卷分析、统计时,笔者认为以错题出现频率为基本点,以知识点为主线进行讲解比较有效果。例如在讲一份期中考试卷时,将涉及第一章节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先找出来,进行分析,为同一知识点的进行归类,讲解时就先讲知识点,再将几个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作为训练题,再一次进行训练,这样就会事倍功半,无形中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学生负担。
三、如何关心、爱护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学的灵魂,只有关心、爱护他们我们的教学才显得有意义。学生也会因爱其师,而信其道。
要关心、爱护学生,首先教师要多花时间与学生交流,多花时间与学生“泡”在一起。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要完成,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就要充分利用好课间十分钟和一些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下课后学生和老师都处于相对轻松的状态,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一个简单的问候,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无形中就拉近了。如听听学生对于课堂上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一个见解,并与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谈谈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多多了解天气变化,时常提醒同学们注意及时添减衣物;时常问问学生的饮食情况,及时给予一些健康饮食的小意见,等等。
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多多关注一些“特殊”情况,对于课堂上表现比较特殊的学生,要默记于心。下课以后进行单个了解和沟通。再者,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多表扬学生,生物课上会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对于每位学生的回答,合理的答案要及时给予表扬,不是很合理的答案就加以引导,并且给予鼓励。如果以上几点都能做到,慢慢的,学生就会接近你、真正地尊重你、爱戴你,那么生物课的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了。
总之,了解、分析和关心学生,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做到了备好学生,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王勇.了解学情让历史教学有的放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