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的结果。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将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地理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提高生命品质为目的,他首次将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品位、精神境界作为教育的目标,是地理教育人性化的回归。从这些方面来说,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党和国家提出来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相通的,或者说,贯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最好的落实党立德树人這一根本任务。
地理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国情教育,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国情问题的能力,把个人,国家和民族结合起来,既看到国情的优点,产生民族自信,也同时看到不足之处,不盲目自满,换起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报国心。地理学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综合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点,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的特色。他们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乘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协调观主要包括正确的资源观、自然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五个方面,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而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时,坚持人地协调,尊重自然规律是地理学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不仅是学生,也是将成为面对21世纪,成为和谐世界建设者的公民的必备素质。区域认知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基本出发点、综合思维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必要过程、地理实践强化人地协调观的形成、逐级提高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四个方面,说明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立德树人,强化德育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更多的是在平时的授课中润物细无声的进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时都体现,有的体现的紧密,有的并不是太明显,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所有单元的问题研究都体现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第一单元的目的就是分析月球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不具备的条件,让学生认识到,要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可以有效的渗入德育思想。再比如,地球上的水循环一节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各种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意义。充分挖掘背后隐藏的人地协调关观,渗入德育思想,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目前的一些热点新闻贯彻其中,比如当下的水污染,在网络新闻上曾报道,饮用水有异味,引发居民的恐慌,开始大量购买纯净水。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恐慌,其目的就是得出水资源和人的关系,水质量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再通过展示图片,总览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引发强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使命感和开发新的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但是目前来说,在地理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还面临着不小的问题,综合看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老师的惯性思维,认为像人地协调,类似的德育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任务,和地理老师没有关系,导致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德育思想滞后,只是地理知识的简单灌输,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德育思想的培养,甚至缺少了地理实践的培养。结果就是学生的包括资源观,自然观,人口观等的人地协调观概念模糊,德育思想建立不起来,在实际的运用中也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国家提倡的立德树人思想也就是空谈了。
二是学生方面。初中地理教学是断续的,或者说是空白的,到了高中,才算是接触地理学科,但是很多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补充,在学生接受的地理知识中,都是形而下的,并不能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地理知识,或者说并没有形成自然观,人口观等等人地协调观,就不能更好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或者说三观并没有真正的树立起。行为体现性格,表现出来的就是跟风一般的随大流,并没有自己清晰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是目前的高考模式或者说是教育制度。初中不学习,到了高中才接触,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功利性很强,目的也很明确。不过,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学起了很好的指挥作用,强化立德树人,突出德育功能,也在地理教学中很好的贯彻了人地协调观。
立德树人思想,作为国家高考的指挥棒,也会在高中各科教学中贯彻进去,在地理教学中,也会耳濡目染体现和渗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和践行,让他们学以致用,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甚至是今后的行为工作中。同时,老师在教育中, 也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德育思想,更好的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提高生命品质为目的,他首次将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品位、精神境界作为教育的目标,是地理教育人性化的回归。从这些方面来说,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党和国家提出来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相通的,或者说,贯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最好的落实党立德树人這一根本任务。
地理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国情教育,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国情问题的能力,把个人,国家和民族结合起来,既看到国情的优点,产生民族自信,也同时看到不足之处,不盲目自满,换起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报国心。地理学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综合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点,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的特色。他们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乘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协调观主要包括正确的资源观、自然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五个方面,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而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时,坚持人地协调,尊重自然规律是地理学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不仅是学生,也是将成为面对21世纪,成为和谐世界建设者的公民的必备素质。区域认知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基本出发点、综合思维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必要过程、地理实践强化人地协调观的形成、逐级提高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四个方面,说明了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立德树人,强化德育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更多的是在平时的授课中润物细无声的进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时都体现,有的体现的紧密,有的并不是太明显,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所有单元的问题研究都体现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第一单元的目的就是分析月球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不具备的条件,让学生认识到,要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可以有效的渗入德育思想。再比如,地球上的水循环一节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各种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意义。充分挖掘背后隐藏的人地协调关观,渗入德育思想,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目前的一些热点新闻贯彻其中,比如当下的水污染,在网络新闻上曾报道,饮用水有异味,引发居民的恐慌,开始大量购买纯净水。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恐慌,其目的就是得出水资源和人的关系,水质量影响人体身体健康,再通过展示图片,总览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引发强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使命感和开发新的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但是目前来说,在地理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还面临着不小的问题,综合看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老师的惯性思维,认为像人地协调,类似的德育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任务,和地理老师没有关系,导致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德育思想滞后,只是地理知识的简单灌输,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德育思想的培养,甚至缺少了地理实践的培养。结果就是学生的包括资源观,自然观,人口观等的人地协调观概念模糊,德育思想建立不起来,在实际的运用中也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国家提倡的立德树人思想也就是空谈了。
二是学生方面。初中地理教学是断续的,或者说是空白的,到了高中,才算是接触地理学科,但是很多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补充,在学生接受的地理知识中,都是形而下的,并不能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地理知识,或者说并没有形成自然观,人口观等等人地协调观,就不能更好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或者说三观并没有真正的树立起。行为体现性格,表现出来的就是跟风一般的随大流,并没有自己清晰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是目前的高考模式或者说是教育制度。初中不学习,到了高中才接触,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功利性很强,目的也很明确。不过,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学起了很好的指挥作用,强化立德树人,突出德育功能,也在地理教学中很好的贯彻了人地协调观。
立德树人思想,作为国家高考的指挥棒,也会在高中各科教学中贯彻进去,在地理教学中,也会耳濡目染体现和渗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和践行,让他们学以致用,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甚至是今后的行为工作中。同时,老师在教育中, 也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德育思想,更好的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