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激发情感,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喜欢思想政治课。
关键词: 体验 思想政治课 教育活动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政治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作为教育活动之一,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去学之,去受之,去用之,再学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在师生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使人在亲身体验中会“渔”。
一、创设情景,体验角色
体验是通过实践在情感与认知上所产生的感受和体会,是一种可能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动的情感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激发情感,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对所要从事的活动产生某种愿望与需求后,教师需要设计活动情景,创设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如在教学《哥们义气》时,我展现了我班一些同学为朋友“打架”、帮朋友“作弊”等事件。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情景中的角色,讨论、分析、评价情景中的角色的行为,明辨是非,懂得交友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从而在生活中能慎重对待交友问题,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
二、解决问题,体验进步
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如在学习“情趣的多样性中,人们的情趣是互有差异的”内容时,以梅花为例,选取清朝诗人蒋锡震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去发现不同作者对梅花不同的描写,去体验作者不同的情趣。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品味这三首诗词,发现蒋锡震的《梅花》采用写景咏物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傲雪凌霜、暗香疏影的高节丽姿。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却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抒发作者对国家破碎的忧愁,同时借梅花表达自己个人遭受挫折而不屈服的品质。对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给学生介绍了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1961年冬,正是帝国主义和各个反动派联合起来进行反华叫嚣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之时。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体验到作者当时承受巨大压力,却威武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品味是不同的,情趣也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与成功感。
三、自评互判,体验自我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是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发展自尊感、自信心,以及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的。新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评价,以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诱导学生开展自评互判。评判内容有:在知识方面学到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和提高?在能力上学到哪些整合获取知识的技巧及讨论的技巧?在态度上形成什么态度?在学法上学会哪些方法?在本节课中,哪位同学表现得最为突出?哪位同学进步最明显?同时,还采用测验、谈话、问卷、观察、作品展示、家长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会激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发展。
四、分享成果,体验成功
新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每一课课后都有探究与活动,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如在探究活动课中,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每参与一项体验活动,都体现出群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分享。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表达或表现聪明才智,展示成功收获,进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雅情趣》的活动课中,采取构思、制作“情趣小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张洁净的纸上展现出自己的情趣所在。在整个过程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好令自己感到有乐趣,是一种享受。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传阅同学的小报,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版面设计、栏目设置、文字处理和插图等,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让学生自己负责搞好本班的情趣小报展出,让全校同学都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感受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美好情趣,促进了成就感的产生。
以上课例表明,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并满足对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各种需求,以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验中渐渐地走进新的思想政治课程。
关键词: 体验 思想政治课 教育活动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的思想政治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因此,作为教育活动之一,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的过程——在体验中去学之,去受之,去用之,再学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在师生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使人在亲身体验中会“渔”。
一、创设情景,体验角色
体验是通过实践在情感与认知上所产生的感受和体会,是一种可能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动的情感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激发情感,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对所要从事的活动产生某种愿望与需求后,教师需要设计活动情景,创设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如在教学《哥们义气》时,我展现了我班一些同学为朋友“打架”、帮朋友“作弊”等事件。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情景中的角色,讨论、分析、评价情景中的角色的行为,明辨是非,懂得交友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从而在生活中能慎重对待交友问题,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
二、解决问题,体验进步
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如在学习“情趣的多样性中,人们的情趣是互有差异的”内容时,以梅花为例,选取清朝诗人蒋锡震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去发现不同作者对梅花不同的描写,去体验作者不同的情趣。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品味这三首诗词,发现蒋锡震的《梅花》采用写景咏物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傲雪凌霜、暗香疏影的高节丽姿。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却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抒发作者对国家破碎的忧愁,同时借梅花表达自己个人遭受挫折而不屈服的品质。对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给学生介绍了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1961年冬,正是帝国主义和各个反动派联合起来进行反华叫嚣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之时。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体验到作者当时承受巨大压力,却威武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品味是不同的,情趣也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与成功感。
三、自评互判,体验自我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是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发展自尊感、自信心,以及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的。新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评价,以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诱导学生开展自评互判。评判内容有:在知识方面学到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和提高?在能力上学到哪些整合获取知识的技巧及讨论的技巧?在态度上形成什么态度?在学法上学会哪些方法?在本节课中,哪位同学表现得最为突出?哪位同学进步最明显?同时,还采用测验、谈话、问卷、观察、作品展示、家长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会激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发展。
四、分享成果,体验成功
新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每一课课后都有探究与活动,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如在探究活动课中,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每参与一项体验活动,都体现出群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分享。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表达或表现聪明才智,展示成功收获,进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雅情趣》的活动课中,采取构思、制作“情趣小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张洁净的纸上展现出自己的情趣所在。在整个过程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好令自己感到有乐趣,是一种享受。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传阅同学的小报,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版面设计、栏目设置、文字处理和插图等,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让学生自己负责搞好本班的情趣小报展出,让全校同学都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感受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美好情趣,促进了成就感的产生。
以上课例表明,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并满足对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各种需求,以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验中渐渐地走进新的思想政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