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气候为高原训练提供了绝好的自然条件,成为田径、自行车、游泳、皮划艇等体能主导类项目高原训练的理想场地。随着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和训练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成熟,高原训练的可控性不断提高,训练方法、手段和项目均有拓展。但是,小球类项目(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一直是高原省份的弱势项目,很少在全国大型比赛中崭露头角。我们应依托云南高原的优越地理环境,以云南整体项目布局为重点,明确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策略,提高该项目竞技水平,拓展我省整体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1.高原地区乒乓球项目特点
1.1球速和旋转。
球在空中运动主要是受空气和地心引力两个力的影响,高原和平原球的飞行速度、旋转和轨迹均有不同。因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如昆明的大气压约为600.0mmHg,平原为760.0mmHg;空气密度昆明约为0.990kg/m3,平原为1.180kg/m3。乒乓球在高原空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比较小,加上由于球旋转引起的球体周围气流压强差小,直接影响到了球速、旋转、弧线等。云南省体科所对不同海拔的球速进行了研究,北京和昆明不同海拔中台攻球、中台弧圈球和中台搓球的不同落点,结果得出搓球的落点相差最小,弧圈球次之,攻球相差的距离最大。乒乓球运动中切、削、搓、拉、带、提等技术动作都是拍与球接触瞬间球产生的旋转运动。所以乒乓球在高原较平原速度快,旋转强烈,运动员到平原打球就会出现球打不动、速度慢、无法发力的感觉。另外,上述因素的改变还影响到了运动员动作和战术等方面。
1.2球速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
球速对反应速度占着主要影响地位,也是乒乓球运动所特有的专项素质。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人的生理传导功能是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的。由于高原地区乒乓球的球速比平原更快,需要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这就对高原地区人体的反应速度有更高的要求。肌肉收缩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而肌肉收缩和动作幅度又会反过来在神经中枢的相应区域引起对应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在乒乓球运动当中,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能够快速地根据对方的拍形、方向、挥拍的速率来判断来球的方向、角度、力量、旋转等,从而确定自己的回击方法。高原训练到平原比赛这时生理肌肉收缩系统的中枢兴奋状况却产生了突出的变化,肌肉收缩的中枢区域兴奋强度减弱了,兴奋的持续时间缩短了,形成了一种神经工作的条件反射。
1.3球速给人体移动带来的影响。
相同力量下,由于高原空气阻力小、气压低,因此高原地区乒乓球飞行速度快。乒乓球飞行速度快以后,乒乓球飞行线路不都是直线球,飞行线路越斜,辐射后角度越大,近台小于中远台,造成在高水平的比赛中,中远台相持成为制胜关键。高原地区由于球速加快后辐射角度加大,需要运动员有更快和更大的位移才能找到合理的击球位置和击球点(手法是关键,步法是前提),这就对高原地区运动员在移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
2.高原训练乒乓球项目存在的问题
居住高原的乒乓球运动员由于世代居住或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其生理机能、某些组织结构及生化代谢已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决定了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关键是高原环境对球的飞行影响。比赛、训练场馆所处海拔不同,对乒乓球的球速、旋转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空气干燥,乒乓球的飞行速度、旋转和落地反弹后的前冲速度都要比平原快。虽然高原训练能够提供更快的球速条件给运动员进行适应性训练,但是在高原长期居住、训练的运动员适应了高原训练和比赛,到平原比赛较难适应,这也是多年来高原省份乒乓球项目难以跻身全国前列的原因。
由于高原球速快,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反应、移动素质,而由于球速快,又造成对高原乒乓球运动员动作结构和习惯思维的不良影响,在专项身体能力的要求高和动作结构的不合理的双重影响下,给高原乒乓球运动员想要提高水平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力量较轻,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种新的神经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短时期不能与大脑皮质的各区域和肌体各系统建立有机的、协调的联系,在平原比赛时会破坏肌肉的协作关系,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准确,导致比赛的失败。
3.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建议
3.1建立低海拔训练基地,实现高低海拔交替训练。
由于项目训练的差异各不相同,对训练条件要求比较高。当今乒乓球比赛一般都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城市进行。为了充分发挥乒乓球训练基地的作用,训练基地的选址应该和比赛场地的条件相适应。乒乓球等小球类项目的训练基地一般要建在低海拔地区,因为长时间高原训练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下降,同时也不利于速度、爆发力等素质的提高。乒乓球比赛基本安排在平原,在云南省西侧版纳,元江(海拔396米)、河口(海拔145米)等地区海拔接近平原地区。同时,云南队要走出去进行比赛交流,在我省低海拔训练基地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于实践,分析成功与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进行训练方法的改进。现代训练方法、手段非常丰富,为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技术水平,部分项目采用高原—平原、平原—高原和高原—高原等方式进行交叉训练,虽然乒乓球运动项目在高原环境下球速、旋转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但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身体素质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因此定期进行高原训练将对该项目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3.2发展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训练。
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必须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体能训练计划和方法,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运动员机体潜能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种机能和素质,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进行最大限度的转移。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进而表现出快速的步法。
3.3发挥高原优势,形成特色技术、战术。
高原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利用高原训练所获得的体能、技术优势,建立相应的技战术,将有效地提高该项目竞技水平。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通常被称为乒乓球技术的前三板。前三板技术在比赛中很重要,它既能直接得分,又能创造机会,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先发制人。高原运动员加强前三板技术后,能在近代利用相对小幅度的动作而取得优势,避免进入中、远台相持(高原运动员的劣势)。迎前击球由于速度快,能起到调动对方争取主动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击球力量不重,能获得缩短打出距离和提高命中率的效果。当然,单纯的迎前击球或以只迎前击球为主的打法,跟不上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高原乒乓球训练也应十分重视发力击球,并且将迎前击球与发力击球结合起来训练。做到以近台为主,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大动作发力击球,中、远台相结合等全面性的技术。
4.结语
由于高原地区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特别是球速提高、选装加强后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高原乒乓球训练水平一直偏低。但从实践训练分析,高原乒乓球训练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恢复能力,使运动员动作速度加快。同时,高原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反应速度。因此,建立低海拔训练基地,实现高低海拔交替训练,发展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训练,发挥高原优势,形成特色技术、战术将对高原地区乒乓球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81.
[2]苏培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许兴国,卢汝泉,李伟等.高原乒乓球球速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及其训练与比赛[J].中国体育科技,1984,200.
[4]程云峰,于长平,赵守礼.乒乓球高原训练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6,14,(1).
[5]唐建军.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方法及训练控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5).
1.高原地区乒乓球项目特点
1.1球速和旋转。
球在空中运动主要是受空气和地心引力两个力的影响,高原和平原球的飞行速度、旋转和轨迹均有不同。因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如昆明的大气压约为600.0mmHg,平原为760.0mmHg;空气密度昆明约为0.990kg/m3,平原为1.180kg/m3。乒乓球在高原空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比较小,加上由于球旋转引起的球体周围气流压强差小,直接影响到了球速、旋转、弧线等。云南省体科所对不同海拔的球速进行了研究,北京和昆明不同海拔中台攻球、中台弧圈球和中台搓球的不同落点,结果得出搓球的落点相差最小,弧圈球次之,攻球相差的距离最大。乒乓球运动中切、削、搓、拉、带、提等技术动作都是拍与球接触瞬间球产生的旋转运动。所以乒乓球在高原较平原速度快,旋转强烈,运动员到平原打球就会出现球打不动、速度慢、无法发力的感觉。另外,上述因素的改变还影响到了运动员动作和战术等方面。
1.2球速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
球速对反应速度占着主要影响地位,也是乒乓球运动所特有的专项素质。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人的生理传导功能是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的。由于高原地区乒乓球的球速比平原更快,需要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这就对高原地区人体的反应速度有更高的要求。肌肉收缩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而肌肉收缩和动作幅度又会反过来在神经中枢的相应区域引起对应的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在乒乓球运动当中,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能够快速地根据对方的拍形、方向、挥拍的速率来判断来球的方向、角度、力量、旋转等,从而确定自己的回击方法。高原训练到平原比赛这时生理肌肉收缩系统的中枢兴奋状况却产生了突出的变化,肌肉收缩的中枢区域兴奋强度减弱了,兴奋的持续时间缩短了,形成了一种神经工作的条件反射。
1.3球速给人体移动带来的影响。
相同力量下,由于高原空气阻力小、气压低,因此高原地区乒乓球飞行速度快。乒乓球飞行速度快以后,乒乓球飞行线路不都是直线球,飞行线路越斜,辐射后角度越大,近台小于中远台,造成在高水平的比赛中,中远台相持成为制胜关键。高原地区由于球速加快后辐射角度加大,需要运动员有更快和更大的位移才能找到合理的击球位置和击球点(手法是关键,步法是前提),这就对高原地区运动员在移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项位移难度增加,即意味着对高原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要超过平原运动员。
2.高原训练乒乓球项目存在的问题
居住高原的乒乓球运动员由于世代居住或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其生理机能、某些组织结构及生化代谢已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决定了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关键是高原环境对球的飞行影响。比赛、训练场馆所处海拔不同,对乒乓球的球速、旋转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空气干燥,乒乓球的飞行速度、旋转和落地反弹后的前冲速度都要比平原快。虽然高原训练能够提供更快的球速条件给运动员进行适应性训练,但是在高原长期居住、训练的运动员适应了高原训练和比赛,到平原比赛较难适应,这也是多年来高原省份乒乓球项目难以跻身全国前列的原因。
由于高原球速快,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反应、移动素质,而由于球速快,又造成对高原乒乓球运动员动作结构和习惯思维的不良影响,在专项身体能力的要求高和动作结构的不合理的双重影响下,给高原乒乓球运动员想要提高水平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挥臂幅度普遍偏小,力量较轻,击球动作也不如平原地区运动员干净利落、舒展。这种新的神经兴奋强度和持续时间短时期不能与大脑皮质的各区域和肌体各系统建立有机的、协调的联系,在平原比赛时会破坏肌肉的协作关系,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准确,导致比赛的失败。
3.高原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建议
3.1建立低海拔训练基地,实现高低海拔交替训练。
由于项目训练的差异各不相同,对训练条件要求比较高。当今乒乓球比赛一般都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城市进行。为了充分发挥乒乓球训练基地的作用,训练基地的选址应该和比赛场地的条件相适应。乒乓球等小球类项目的训练基地一般要建在低海拔地区,因为长时间高原训练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下降,同时也不利于速度、爆发力等素质的提高。乒乓球比赛基本安排在平原,在云南省西侧版纳,元江(海拔396米)、河口(海拔145米)等地区海拔接近平原地区。同时,云南队要走出去进行比赛交流,在我省低海拔训练基地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于实践,分析成功与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进行训练方法的改进。现代训练方法、手段非常丰富,为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技术水平,部分项目采用高原—平原、平原—高原和高原—高原等方式进行交叉训练,虽然乒乓球运动项目在高原环境下球速、旋转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但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身体素质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因此定期进行高原训练将对该项目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3.2发展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训练。
高原训练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的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必须超过平原运动员,所以要制定出科学的、适应高原训练特殊需要的体能训练计划和方法,才能使高原运动员的一般素质显著超过平原运动员,并使它有效地转移到专项训练中去。在专项训练中要特别注重那些在高原训练中一直很难实现的,而在平原训练中也是高质量、高难度的训练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运动员机体潜能的刺激最大,最容易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与高原训练相适应的各种机能和素质,同时它还可以使一般身体素质向专项素质进行最大限度的转移。这些要求一旦实现,高原运动员的跑动速度和范围将大于平原运动员,进而表现出快速的步法。
3.3发挥高原优势,形成特色技术、战术。
高原空气密度小,将使有机体对氧的利用率高于平原,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运动技能。利用高原训练所获得的体能、技术优势,建立相应的技战术,将有效地提高该项目竞技水平。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通常被称为乒乓球技术的前三板。前三板技术在比赛中很重要,它既能直接得分,又能创造机会,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先发制人。高原运动员加强前三板技术后,能在近代利用相对小幅度的动作而取得优势,避免进入中、远台相持(高原运动员的劣势)。迎前击球由于速度快,能起到调动对方争取主动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击球力量不重,能获得缩短打出距离和提高命中率的效果。当然,单纯的迎前击球或以只迎前击球为主的打法,跟不上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高原乒乓球训练也应十分重视发力击球,并且将迎前击球与发力击球结合起来训练。做到以近台为主,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大动作发力击球,中、远台相结合等全面性的技术。
4.结语
由于高原地区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特别是球速提高、选装加强后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高原乒乓球训练水平一直偏低。但从实践训练分析,高原乒乓球训练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恢复能力,使运动员动作速度加快。同时,高原球速快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有利于加强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摆速,加强旋转,加强机体的各种反应速度。因此,建立低海拔训练基地,实现高低海拔交替训练,发展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训练,发挥高原优势,形成特色技术、战术将对高原地区乒乓球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81.
[2]苏培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许兴国,卢汝泉,李伟等.高原乒乓球球速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及其训练与比赛[J].中国体育科技,1984,200.
[4]程云峰,于长平,赵守礼.乒乓球高原训练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6,14,(1).
[5]唐建军.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方法及训练控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