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在高职汽车电器课程中的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汽车电器课程的特点,提出“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阐述了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实施方法、考核方式;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有效结合形式;以及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学习效果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 理实一体 汽车电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9-01
  “汽车电器”是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门课程。根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将着重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将原来以理论、构造讲解为主转变为以维修、检测等实用技能为主,提出以“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方式引领课程改革。将学生就业后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需要的专项技能组合成6个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针对应一项或多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做学一体,边讲边练,交叉进行,灵活安排。
  1.课程基本理念
  1.1 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
  改变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 建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来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
  1.2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
  改变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建设围绕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选择课程内容。
  1.3 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对接
  改变理论与实验、实训分离的教学模式,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情景中完成工作过程,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
  2.“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实施
  2.1合理安排教学项目,加大过程考核
  “汽车电器”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灯光仪表等系统的结构、原理、线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国外最新的技术。将汽车电器理论知识转化为6大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内容教学课时分配如图1所示,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优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要求为: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60% +期末考核40%。
  2.2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汽车电器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电工证书已经是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必考证书。由于汽车维修电工考试的实操考核试题库、评分标准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将职业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经过对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实操考核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汽车维修电工实操考核内容分布与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照表,见表1。
  2.3以赛促学,以赛代考
  技能竞赛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水平的舞台。
  在汽车电器教学项目编制、理实一体化实施中实现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学校内部每年举办汽车技能大赛,掀起比、学、练、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并且积极参加上海市的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竞赛成绩代替本课程实训成绩,树立学生职业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3.总结
  “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在汽车电器课程开发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变化及高职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围绕企业的典型故障和汽车维修电工的考证内容,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理实一体为授课方式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以赛代考、加大过程考核)进行考核,适应企业及学生的共同要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有文等“情境导入,项目导学”在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维修课程中的设计[J].科教文汇.2014.04
  [2]曹家喆.汽车电子控制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蒋璐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0)
  [4]崔秀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培养[J].文学教育.2011.02
  [5]崔宏巍.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其他文献
【摘要】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双语教学模式成为培养既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视角,分析了旅游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采取双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分析总结了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双语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完善此模式。  【关键词】国际化 高职旅游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软件的安全性检测是软件开发工作的重要环节。唯有通过软件安全性检测,确保软件的安全运行,才能使其所具有的功能和服务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尽早发现软件中所存在的漏洞,才能尽可能早的降低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御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安全检测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1-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从工具理性发展到了以人为本的体验时代,因此社会更需要有创新能力,有责任感的“创造型”设计人才。本文从产品设计系列课程的现状出发,总结现有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新的教育方式与课程体系,引导增加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科技的环境责任感,研究适合“创造型”人才培养的产品设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心-脑-手 EIP-CDIO 环境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1 【
【摘要】化工安全与环保是化工专业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化工专业开展这门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化工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化工企业的岗位大多是为化工专业的学生提供。化工业自身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因此化工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环保意识。本文将对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析
【摘要】网络教学由于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基于网络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效的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提升了计算机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培养综合全面的人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平台教学现状加以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合理、有效的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关键词】网络平台 计算机基础教学 现状 方案  
【摘要】专业内涵性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桥梁。专业内涵性建设的第一步是科学制定与规范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要制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关键的步骤是做好调研。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9-02  专业内涵性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注重发展的教学目标之一,高等职业教学主要是培育技术应用型学生。这就对高等职业学校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加严格管理,做好课堂内容讲授也要做好课后实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以后的工作。电工电子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电工电子 实训教学 创新与实践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