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汽车电器课程的特点,提出“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阐述了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实施方法、考核方式;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有效结合形式;以及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学习效果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 理实一体 汽车电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9-01
“汽车电器”是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门课程。根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将着重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将原来以理论、构造讲解为主转变为以维修、检测等实用技能为主,提出以“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方式引领课程改革。将学生就业后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需要的专项技能组合成6个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针对应一项或多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做学一体,边讲边练,交叉进行,灵活安排。
1.课程基本理念
1.1 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
改变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 建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来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
1.2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
改变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建设围绕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选择课程内容。
1.3 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对接
改变理论与实验、实训分离的教学模式,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情景中完成工作过程,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
2.“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实施
2.1合理安排教学项目,加大过程考核
“汽车电器”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灯光仪表等系统的结构、原理、线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国外最新的技术。将汽车电器理论知识转化为6大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内容教学课时分配如图1所示,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优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要求为: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60% +期末考核40%。
2.2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汽车电器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电工证书已经是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必考证书。由于汽车维修电工考试的实操考核试题库、评分标准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将职业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经过对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实操考核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汽车维修电工实操考核内容分布与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照表,见表1。
2.3以赛促学,以赛代考
技能竞赛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水平的舞台。
在汽车电器教学项目编制、理实一体化实施中实现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学校内部每年举办汽车技能大赛,掀起比、学、练、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并且积极参加上海市的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竞赛成绩代替本课程实训成绩,树立学生职业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3.总结
“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在汽车电器课程开发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变化及高职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围绕企业的典型故障和汽车维修电工的考证内容,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理实一体为授课方式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以赛代考、加大过程考核)进行考核,适应企业及学生的共同要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有文等“情境导入,项目导学”在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维修课程中的设计[J].科教文汇.2014.04
[2]曹家喆.汽车电子控制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蒋璐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0)
[4]崔秀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培养[J].文学教育.2011.02
[5]崔宏巍.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关键词】项目教学 理实一体 汽车电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9-01
“汽车电器”是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门课程。根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将着重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将原来以理论、构造讲解为主转变为以维修、检测等实用技能为主,提出以“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方式引领课程改革。将学生就业后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需要的专项技能组合成6个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每一项目针对应一项或多项技能。教师在实训现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做学一体,边讲边练,交叉进行,灵活安排。
1.课程基本理念
1.1 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
改变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 建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来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的模式。
1.2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
改变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建设围绕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选择课程内容。
1.3 实现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对接
改变理论与实验、实训分离的教学模式,建设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工作情景中完成工作过程,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
2.“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实施
2.1合理安排教学项目,加大过程考核
“汽车电器”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灯光仪表等系统的结构、原理、线路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国外最新的技术。将汽车电器理论知识转化为6大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内容教学课时分配如图1所示,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优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要求为: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60% +期末考核40%。
2.2课程教学与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
汽车电器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电工证书已经是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必考证书。由于汽车维修电工考试的实操考核试题库、评分标准都是公开的,因此可以将职业格考试与课程教学有机的结合。经过对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实操考核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汽车维修电工实操考核内容分布与汽车电器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照表,见表1。
2.3以赛促学,以赛代考
技能竞赛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水平的舞台。
在汽车电器教学项目编制、理实一体化实施中实现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学校内部每年举办汽车技能大赛,掀起比、学、练、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并且积极参加上海市的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竞赛成绩代替本课程实训成绩,树立学生职业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3.总结
“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在汽车电器课程开发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变化及高职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围绕企业的典型故障和汽车维修电工的考证内容,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理实一体为授课方式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以赛代考、加大过程考核)进行考核,适应企业及学生的共同要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有文等“情境导入,项目导学”在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维修课程中的设计[J].科教文汇.2014.04
[2]曹家喆.汽车电子控制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蒋璐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0)
[4]崔秀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培养[J].文学教育.2011.02
[5]崔宏巍.高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