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其中党务公开已成为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务公开化,来加强反腐倡廉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党务公开;反腐;权力;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党务公开的强大反腐效应
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力的不透明,而党务公开则恰恰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将党的工作和事务,尤其是党内权力运作过程,向党员和群众予以公开,照亮了权力深处的每一个角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强化事前监督,促进监督关口前移。党务公开能增加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能够积极探索建立预防、惩治、监督为一体的惩防体系,促进了监督关口前移,增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意识,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积极主动地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例如在党务公开工作中,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相关情况的各项重要内容以及考核的结果进行公开后,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建立,其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能够有效转变。
(二)对腐败现象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警示作用。党务公开通过对真相的披露,使腐败现象中的“暗箱操作”变得透明,所谓“不怕党内通报,就怕公开曝光”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党政官员的普遍心理。党务公开的推行,首先让广大领导干部“不敢”腐败,为腐败的有效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足以从心理上使腐败分子受到警示和震慑,对腐败行为不敢越雷池一步。
(三)更好地通过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力量防止腐败的发生。实行党务公开增强了党的权力运行和工作的透明度,让党员和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让权力运行处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制约腐败。通过把各项权利运行置于党员和群众的“阳光”照射之下,实现决策和实施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而实现权力运行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使民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有效发挥群众的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二、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独特优势
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实现原理决定了这种反腐败方式和其他方式相比拥有非常大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务公开比其他模式更具反腐特定优势。和法律法规的事后制约不同,党务公开具有事前制约的特性,能促进领导干部的反腐败意识实现从“被迫”到“自觉自愿”的转变,在腐败的预防工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分权模式相比,党务公开拥有包括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的监督主体,能够绕开权力壁垒,对权力的运行实行广泛的、有效的监督制约。此外,党务公开的反腐败成本低廉,并不需要设立过多过滥的监督环节和监督机构,只要能够始终做到“公开操作”,腐败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务公开的反腐败能够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充分利用党的影响力,加快反腐进度。党务公开作为反腐败的有效手段,就是从党内的事务和权力运行开始,直面影响力最大和最敏感的地区,给全社会做出榜样和表率,让反腐败从核心向外围推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都起着中流砒柱的作用,党务和党权的健康、有效运行与和谐发展,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这种强大的影响力、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使得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示范性和带动性,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以权利制约权力,促进反腐治本。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实现原理,也是和其他反腐败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理论依据在于,权力源于权利,权利优于权力,权利是权力之本,所以权利的保障是制约权力的根本,从而也是反腐败的根本。这种用权利制约权力的思路,以承认公民权利为根本前提,以实现和保护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体现的是国家与公民相对分离之后公民对国家所进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实质在于通过发动公民的力量来监督政府的行为,保证公民的白身权利和主体地位。
三、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改进思路
(一)加强权利教育,促进思想转变。发展党内民主、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和追求,因此,对于那些对党务公开持怀疑或者否定态度的领导干部,应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和自身建设这一理论高度来对其进行党务公开的教育和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党务公开的真正意义所在,纠正自身对于党务公开的误解和偏差,思想认识上消除“不想、不愿、不敢”的消极观念,积极投身于党务公开的工作当中来。
(二)加强和完善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党务公开的进程和效果。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党务公开工作切实、有效、持续开展的有力保证,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党务公开运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制度和体制保障方面,要将党务公开工作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党务公开的工作进程和工作效果。首先,要制定统一遵守的规章或办法,应该把指导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放在第一位,不要让制定出来的规定或办法仅有理论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同时,把保障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基本权利作为制定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实现监督检查和公开评议的切实开展,则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规范,比如通过监督小组和监督员制度健全监督网络,通过群众咨询制度来强化社会监督,通过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来保证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典型示范制度来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积极引导作用等。
四、结语
党务公开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也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腐败的理念和思路,提供了一个逻辑前提,也为传统的反腐败的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发展的方向,把党务公开与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可以构成一个防治腐败的有机整体。随着党务公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完善,它的反腐败功能也必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亮.定位、离位与到位:党代会监督党内权力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2]李瑾.党内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吴其良.理论思考:党务公开的价值定位[J].党政论坛,2011年第7期
关键词:党务公开;反腐;权力;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党务公开的强大反腐效应
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力的不透明,而党务公开则恰恰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将党的工作和事务,尤其是党内权力运作过程,向党员和群众予以公开,照亮了权力深处的每一个角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强化事前监督,促进监督关口前移。党务公开能增加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能够积极探索建立预防、惩治、监督为一体的惩防体系,促进了监督关口前移,增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意识,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积极主动地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例如在党务公开工作中,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相关情况的各项重要内容以及考核的结果进行公开后,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建立,其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能够有效转变。
(二)对腐败现象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警示作用。党务公开通过对真相的披露,使腐败现象中的“暗箱操作”变得透明,所谓“不怕党内通报,就怕公开曝光”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党政官员的普遍心理。党务公开的推行,首先让广大领导干部“不敢”腐败,为腐败的有效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足以从心理上使腐败分子受到警示和震慑,对腐败行为不敢越雷池一步。
(三)更好地通过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力量防止腐败的发生。实行党务公开增强了党的权力运行和工作的透明度,让党员和群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让权力运行处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制约腐败。通过把各项权利运行置于党员和群众的“阳光”照射之下,实现决策和实施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而实现权力运行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使民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有效发挥群众的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二、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独特优势
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实现原理决定了这种反腐败方式和其他方式相比拥有非常大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务公开比其他模式更具反腐特定优势。和法律法规的事后制约不同,党务公开具有事前制约的特性,能促进领导干部的反腐败意识实现从“被迫”到“自觉自愿”的转变,在腐败的预防工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分权模式相比,党务公开拥有包括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的监督主体,能够绕开权力壁垒,对权力的运行实行广泛的、有效的监督制约。此外,党务公开的反腐败成本低廉,并不需要设立过多过滥的监督环节和监督机构,只要能够始终做到“公开操作”,腐败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务公开的反腐败能够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充分利用党的影响力,加快反腐进度。党务公开作为反腐败的有效手段,就是从党内的事务和权力运行开始,直面影响力最大和最敏感的地区,给全社会做出榜样和表率,让反腐败从核心向外围推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都起着中流砒柱的作用,党务和党权的健康、有效运行与和谐发展,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这种强大的影响力、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使得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示范性和带动性,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以权利制约权力,促进反腐治本。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实现原理,也是和其他反腐败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理论依据在于,权力源于权利,权利优于权力,权利是权力之本,所以权利的保障是制约权力的根本,从而也是反腐败的根本。这种用权利制约权力的思路,以承认公民权利为根本前提,以实现和保护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体现的是国家与公民相对分离之后公民对国家所进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实质在于通过发动公民的力量来监督政府的行为,保证公民的白身权利和主体地位。
三、党务公开反腐败功能的改进思路
(一)加强权利教育,促进思想转变。发展党内民主、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和追求,因此,对于那些对党务公开持怀疑或者否定态度的领导干部,应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和自身建设这一理论高度来对其进行党务公开的教育和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党务公开的真正意义所在,纠正自身对于党务公开的误解和偏差,思想认识上消除“不想、不愿、不敢”的消极观念,积极投身于党务公开的工作当中来。
(二)加强和完善机制建设,切实保障党务公开的进程和效果。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党务公开工作切实、有效、持续开展的有力保证,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党务公开运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在制度和体制保障方面,要将党务公开工作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党务公开的工作进程和工作效果。首先,要制定统一遵守的规章或办法,应该把指导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放在第一位,不要让制定出来的规定或办法仅有理论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同时,把保障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基本权利作为制定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实现监督检查和公开评议的切实开展,则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规范,比如通过监督小组和监督员制度健全监督网络,通过群众咨询制度来强化社会监督,通过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来保证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典型示范制度来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的积极引导作用等。
四、结语
党务公开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也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腐败的理念和思路,提供了一个逻辑前提,也为传统的反腐败的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发展的方向,把党务公开与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可以构成一个防治腐败的有机整体。随着党务公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完善,它的反腐败功能也必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亮.定位、离位与到位:党代会监督党内权力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2]李瑾.党内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吴其良.理论思考:党务公开的价值定位[J].党政论坛,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