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直播间:让教研触网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推行新课程的大潮中,网络教学直播间的开展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方式的直观性,改变了傳统教研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的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性,最大广度地联通了名师与一线教师的桥。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学直播间;记录量表
  网络教学直播间是一个难点,它要求我们教师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我们应该如何拓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渠道,进而更好地建构名师与一线教师交流互动的新平台呢?基于对于新课程的热情,本文结合我县关于组织收看温州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大讲台(初中段)网上直播教学活动部分教学片断的实例,谈谈以网络教学直播间为载体的教研新模式。
  一、网络教研的准备和工具
  1.同伴准备。网络教学直播间由主会场展示课堂教学的名师们、互动点评、答疑的专家们作为课堂教学信息的提供者、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者和教育经验的传递者;以及全市各县区的分会场的一线教师们成为课堂教学信息的观察者,教育理论的学习者构成;它提供了教师自我省察教育、自我反思教育的视角和方法,它对教师反思性教学时间提供了帮助;同时,同伴的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同伴之间的协作与互助也是保证网络教研质量的关键。
  2.设备准备。摄像机、录音机(笔)、照相机等设施设备的运用,对于更真实的记录和再现上课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能够帮助观察者很快的了解课堂的方方面面,并且为诊断提供有启发意义和确切的调查资料;另一方面,录像记录可以获得全部教学情境的可视性资料,可以作为观察课堂教学细节的有效技术手段,能更为有效地回顾和观察课堂行为,为更广泛的讨论和分析提供共同的基础。
  3.记录量表。参照相关理论而设计的观课记录量表的目的是便于观课老师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依据课堂要素如:教学策略、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获得对所研究问题的全面观察;通过课堂记录量表,它提高了观课的针对性,可以较多的收集课堂信息,而对这些信息加以正确的分析,可以客观地向执教教师提出增加或减少某些特定行为的记忆。比如:我校围绕“艺术提问,构建灵动英语课堂”的主题而设计的课堂记录量表:
  [分析]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而“满堂问”,实际上是“满堂灌”的一种形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为了克服这种“满堂问”的弊病,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改善现有的课堂结构,要把问与思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提问的激发,启发,疏导,引导的作用。
  二、网络教研的环节与流程
  (一)聚焦课堂,实践中学习
  传统的教研由于活动场地容纳性有限,局限于特定区域内的课堂教学,一线教师只能遗憾地与名师、名课失之交臂,叹息失去透视名师课堂的教学新理念,改进自己实际课堂教学的机会。名师课堂实录,它以网络为平台,促使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时空的教研活动,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精品课堂共分享。
  (二)专家点评,交流中积累
  评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被评者提高教学技艺、改进教学、激励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同时,为其他参与网落教研活动观摩的一线老师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发。
  我们要关注隐藏在知识背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精辟地点出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靠枯燥乏味的说教去完成的,它必须通过学生的感悟,学生情感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区实现,通过学生积极的体验、自觉由“知”内化为“行”。同时,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我们的评价立足于“以学定教”、“以评促教”,通过与授课名师交流对话,使网络教学评价更趋科学化、合理化、更有教育教学的启迪性意义。
  (三)互动问答,答疑中成长
  在新课改的思想下,网络教学直播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使所有上网的教师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名师进课堂,优质资源共分享。通过名师与县市各分会场一线教师的在线视频交流,分享了名师特色教学新理念,在平等对话交流中,协商解决了一线教师对于平时常态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对于名师构建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存在的困惑,激发了一线教师教学思考的新方式,开辟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进而提升了教研的品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益。
  三、结束语
  总之,网络教学直播间,拓宽了教研活动的交流领域,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展示平台,也了改变传统教研活动的评价模式。通过网络教学直播间的平台,使名师、专家和一线教师在平等交流和互动点评、答疑中,更有效地、快捷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现了教研活动效益的最大化,绽放了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216-218.
  [2]樊钏.网络教研让教研触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110.
  [3]王连敏.网络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11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的事件频频发生,已演变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不简单的是学生之间的吵闹,而是触及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的行为。相关部门虽然也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但是根治校园欺凌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校园欺凌;学校;法制教育  浙江大学做的一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的调查表明,有49%的学生承认自己曾经对同学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欺凌行为,87%的学生表示曾经遭受过其他同学的
肺功能检测的质量控制是正确评估肺功能结果的前提.诸多因素如受试者的状况及能否配合、检测人员的素质及对受试者的指导能力、检测仪器的特性、检测方法、检测过程的规范化、检测结果的评估解释等均可影响肺功能检测的结果和临床应用.
摘 要:中职生毕业生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现实社会环境中诱发等多种因素,为数不少的职校生感到无所适从、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消极逃避就业岗位,为了更好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这问题,在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同时,结合职校学生实际特点指出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逃避就业;成因对策  我国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中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