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微改造”活化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老广州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文脉,按照不同时间层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分级,可呈现文化梯度下的历史性街区。文章关注当今历史性街区的居民和建筑本体,进行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微改造”活化研究,致力于达成全面、合理、适宜、相通的居住性历史街区,将“中式文化”融入建筑内,用建筑承载文化。
  关键词:居住性历史街区;“微改造”;活化;龙骧大街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文化梯度分级策略下的历史街区微改造——以龙骧大街为例”(201910564252)、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共建课题“文化传承视角下的街区景观‘微改造’策略研究——以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为例”(2019GZGJ51)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到处高楼林立,各种建筑鳞次栉比,而在繁华的都市中,这样一类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地。一方面,城市中大量历史街区渐渐被人们淡忘,从而形成了许多看起来与现代化发展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失落空间”,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条件和模式与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无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且建筑形式的不断更新与变异,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存在形式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历史文化街区正是见证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推土机式重建已不符合促进城市发展的要求。历史文化街区急需保护与更新[1]。
  一、广州龙骧大街的历史文化特征
  广州又称“羊城”“穗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著名的侨乡。广州是广府文化发展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贸易大港。正因为天然海口的优越地理条件,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形成的“十三行”文化亦成为其经典历史文化的代表。“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岭南特色小洋楼、近代商住骑楼、“独占鳌头”的镬耳屋等26个历史文化街区共现岭南特色文化。
  龙骧大街是广州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建于20世纪20年代,由20多幢民国私人别墅形成一个具有民国特色的历史建筑群(图1),范围:南至宝龙直街,北至龙福一巷、龙骧大街,西至龙福路、龙骧大街,东至莲花大街。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建筑具有过往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承载着城市发展的韵律,是历史的见证者。据载,龙骧大街多处房屋是近代实业家出资建造并居住的,例如,先施百货的创始人马洪旅兄弟,广州十大富商之一卫百揆,华侨司徒炳、司徒旭等。
  赭石砖墙、绿琉璃瓦、通廊阳台、罗马门柱、石米批荡、天台花园,是龙骧大街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它不仅有岭南特色的满洲百花窗,顶着民族式的大屋顶,还拥有租界时廊柱山花的西式点缀,在继承中式古典建筑特征的同时,又与西式浑厚石造建筑形式融合,堪称中西合璧的经典成果之一。然而在侵华战争爆发后,广州一带受到重大冲击,龙骧大街特色建筑也遭到严重破坏。
  二、龙骧大街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
  (一)政府保护政策颁布后历史街区的建筑现状
  2015年广州市公布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提出“微改造”这一概念,目的在于推进和规范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更新的工作。这意味着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顺应城市发展方向的改造。此后,出于对龙骧大街的保护,此片区的改造以及当地居民的装修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种居住性历史街区无疑是一座古城中的失落空间[2]。城市不断发展,现代化、智能化设施的融入,使城市的建设更富有科技感,抽象的几何形态也逐渐與这种历史街区的“软文化”固有积淀呈现出不统一状态。繁华的现代中心城区与破旧的外墙和残败的门窗护栏格格不入。
  (二)居民主体与生活环境现状
  从对当地住户的访问结果来看,现在龙骧大街的住户多为外来租户,一栋两户的小规模建筑则多为老人租住。尚有一些居住条件较为恶劣,保留完整度不高的建筑,沦为闲置建筑。由于历史街区的历史性建筑特征,大部分单独院落都设有较高的围墙及大门,用于空间的分隔,这在过去的确是富商居住场所中再正常不过的一种居住空间上的合理分隔,但对现在的多数外来租户或合租伙伴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的阻碍。
  龙骧大街附近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充足,在龙福路和龙骧大街之间只有几家小店铺,生活便利度较差。附近唯一一处商品较为丰富的售卖点,其卫生条件也不尽如人意。另外,街区内部分居民将入户门前的架空部位作为日常晾晒地点,对街区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较多当地居民认为,在对龙骧大街进行保护时,居民的生活条件未受到关注。
  (三)当地居民对龙骧大街历史的了解度
  笔者对街区居民发放了线下问卷17份,线上问卷25份,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共41份。问卷结果表明,由于居民多为外来租户,且建筑原主人移居海外,所以目前的居民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甚少,建筑的形成过程也几乎无人知晓。在了解到相关历史文化后,大部分居民表示在保证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可建设历史陈列馆展示、传承此片区文化。
  三、对于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微改造”策略
  (一)保留居住性历史街巷格局,小规模活化更新[3]
  利用原有街巷格式明确分区界限,对建筑之间的电线、空调外机等设施进行整理重组,减少外立面杂乱现象和安全隐患,尝试利用旧有材料和色彩进行加工,与建筑主体保持一致性。通过在建筑外立面增设地灯的方式,自下而上地照亮主体建筑,重点突出建筑立面夜晚光照下纹理的另一番景象。根据此街区的经济背景和所见证的历史节点,在建筑墙面以及地面铺设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时间照明灯具,以微弱的夜灯光照形式为行人引路,同时营造具有“时空感”的方向指引氛围。
  为提高居住性历史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其商业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增强外部商业辐射强度,引入正规商家对原有售卖点进行改造。售卖处内部分区采取与龙骧大街居住区格局相似的形式,形成浓缩版的“龙骧大街格局”,且装饰形式皆以龙骧大街的赭石砖墙、绿琉璃瓦、石米批荡等进行表现,打造一个“龙骧大街主题”售卖点。而独立的自营商家则通过回忆性、纪念性、主题性装饰营造青年人追求的复古味道,突出亮点。个人售卖形式如上海田子坊[4]商铺,通过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营造符合当代消费者审美的售卖环境,从而凸显地方历史性。可复兴民国时期名扬四海的经济品牌,打造独属龙骧大街的品牌特色,无形中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   (二)基于“交往理性”概念,增设公共服务休闲设施
  “交往理性”[5]是德国哈贝马斯用语,在行为主体间相互理解范式中被表达,指主体能够处于对一个非自我中心化的世界的理解之中进行说话与行动。将“交往理性”概念应用于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主要体现在,对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和“微改造”需要以历史街区内部居民和历史街区建筑本体为主体,达成居民需求、设计手法、建筑主体三方一致,遵循主体的有效性规范。在满足硬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利用街巷内零碎拐角、原健身器材处增设休闲凉亭、长凳及公用晾晒点,通过植物造景和特色景观进行视觉的连续和延展,与建筑形成空间上的贯通,扩大居民的公共活动范围,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打造和谐历史街区。
  (三)延展历史街区特色,打造文化过渡场景
  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不应只局限于街区内,宛若与世隔绝,需要扩大历史街区的文化辐射范围,提高知名度,进而更好地传承街区历史文化,摆脱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失落空间”的代名词。
  在居住性历史街区中,可以采取新旧结合的手法,对龙骧大街公交站点进行改造,利用龙骧大街赭石色彩及建筑楼台含有的特质纹理对公交站牌饰面材料和装饰纹样进行更新,增设龙骧大街彩玻窗公交站座凳,使站点整体呈现别具一格的形式,强化视觉识别效果,激发人们对片区特色风格的好奇与探究心理,为龙骧大街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借助此历史文化带动老广州文化的影响力上升一个台阶。
  四、结语
  当前我國正处于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发展势必会对老城区以及部分历史性建筑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建筑的存在无形中承载了我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要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扬文化传统,使当代城市更好地与此类建筑融合,为其注入中式艺术,是发扬历史文化的重要思路。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适当“微改造”,让建筑和居民两个主体和谐共生,达成“交往理性”理论与历史街区更新的结合,是遵循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项新举措。
  参考文献:
  [1]杨晓莉,刘骜,黄丽斐.基于城市文化新生的街区微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绍兴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6):200-201.
  [2]杨婧.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城市失落空间优化更新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3]张京祥,易千枫,项志远.对经营型城市更新的反思[J].现代城市研究,2011(1):7-11.
  [4]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J].民俗研究,2019(1):122-135,159.
  [5]毛春鸣.交往理性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7(28):32-33.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运用语言学框架和视角,提出了“设计语言学”的概念,梳理了口袋公园的缘起及其与我国本土园林相结合的实践背景,并选取了徐州城市空间已建的10个口袋公园案例为研究样本,基于设计语言学的方法,从样本的设计语境、设计语言(词汇)要素、逻辑组成及语义呈现、基于小尺度场所功能与行为需求的具体语言(词汇)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言学;徐派园林;口
期刊
摘 要:高校校园景观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景观空间类型,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的设计呈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空间环境、特殊使用群体和功能意义。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能够满足校内师生各项活动,尤其是休闲游憩活动的开展的多方位需求,体现校园独特的人文素养和办学理念等优势。目前高校景观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高校校园景观在设计之初忽视了景观游憩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令使用对象缺乏场地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形成
期刊
摘 要:中国的风水学是具有科学性的场态学和环境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体学问。贵阳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是完美结合的成功例子,可以借此论证景观文化的乡土承载功能。贵州大学与花溪湿地公园以及孔学堂共同的属性都是公共的精神资源,因而能突出生态环境的景观文化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审美;乡土情感;景观生态学  文中有三个重要地点,即贵州大学(简称贵大)北校区与西校区片区、花溪湿地公园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由技术进步而带来的艺术现象。而今,这种艺术形式以其多样化的方式及灵活可变的效果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在苏州这样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中,新媒体艺术正逐步切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这在苏州的各类商业街或者商业中心体现得尤为明显。新媒体作为新的形式,不仅能够创造出时尚的视觉形象,也成为了一种开拓苏州古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当代苏州新媒体艺术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以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展示设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行业,逐渐出现了文化趋同的现象。同时,设计师对地域文化了解的缺失也导致国内地域文化的设计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展示设计中如何继承保护并且融入地域文化特征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檀越府”售楼处的建筑外观、展示空间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展示空间的文化内涵表达方式。  关键词:地域文化;展示空间;售楼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不断积极拥抱世界,坚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每一个城市的地标性高层建筑,都会进行全球招标,而西方建筑事务所往往中标。在这个大背景下,打破中国建筑缺乏本国设计师的现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探索塑形手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运用规律,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中国优秀建筑,主張将其运用在中国高层建筑上,同时引入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和标准化,贯彻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的十大原则”,来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沿岸特色村落的发掘和传承,成为该区域空间环境提升需持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文章针对商丘坑塘式聚落进行类型分析,以生态修复为指导,探讨空间活化营造路径,并以六个村落为例,对坑塘式聚落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生活环境改善等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研究表明,商丘坑塘式聚落在长期的人地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坑塘式聚落景观,以平线型、交叉型、绕村型
期刊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地域人文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性设计往往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或者单纯地复现历史文化符号,而很少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在“两山”理念的大力推行下,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湖州小西街为例,对小西街内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设计、业态规划进行研究,力求结合生态文明提出湖州小西街再生设计的思路
期刊
作者简介:   安冉,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   崔木扬,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2019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少数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运用研究--以马关县马洒壮族村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41610100001/11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竜崇拜’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逐步从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更新。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环境艺术视角出发,运用公共艺术手段,审视现有的更新策略,并融入艺术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助力老旧街区的活化与更新成为重要现实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和经验总结法凝练老旧街区活化与更新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并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提出针对性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老旧街区;活化与更新;公共艺术;环境艺术  基金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