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助推孩子自主成长,链接起教育与自育的桥梁,需要老师和家长打破原有的教育界限,沟通思想,协调目标,关爱孩子心灵成长,最大化唤醒孩子自身的内驱力,自主成长。三个教育故事, 启发我提炼出三个教育主张: 一是沟通思想,共同关注孩子习惯养成;二是协调目标,肯定孩子日常表现;三是了解原因,关爱孩子心灵成长。
关键词:三个教育故事 启示 助推孩子 自主成长
“鸡蛋由外打破是食物,由内打破是生命。”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教才应该是最好的教。在由教到不教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助推孩子们自主成长?
一、沟通思想,共同关注孩子习惯养成
凡是个聪明,不善言谈的孩子。父母均是大学老师的良好家境,让他浸润了较为优良的早期教育。刚上一年级的他,对于书写简单而又早有浸染的数学,兴致盎然,成绩优异。但面对形态各异的拼音字母,识字量小多的语文,在畏难、懒惰等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影响下,加上不良的学习习惯,红灯频频。
一次偶然的机会,凡妈来学校给高年级的同学开心理讲座。我了解到,凡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让孩子率性发展,一点都不重视盼盼的成绩,用她妈妈的话说:“我很关注孩子各方面素养,一点也不看重孩子成绩,他爸爸更不在乎!”访谈之间,对老师这么关注孩子的作业及成绩,很不解。還问我,老师这么重视成绩是不是学校对成绩有考核或指标?我豁然明白了凡为什么语文成绩一直徘徊在不及格的边缘,为什么作业不认真,为什么没写完作业老师发短信也没效果。家长不重视作业,不重视成绩!或者是说家长不重视孩子!而且这种观点也一定在凡面前表露无遗……我无奈而又理性地告诉凡妈,我也不重视成绩!但是我很在乎孩子的习惯养成,责任心培养,以及一次,两次……孩子因同学的比较或反复做不完,学不会等,自信心不足了,甚至自卑了的时候,他再学习别的,或者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做这样率性而不负责任的自己,他会不会快乐……我希望任何时候,任何科目,孩子都能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能为自己的将来搭建一个稳固结实的基础。其实我们家长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重视就可以了。也许是有所触动,自此,凡的作业能做完了,还越来越认真,他在学校的表现也日渐自信,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我也抓住机会肯定,鼓励,强化他战胜自己的所有的努力。期末考试,凡以双百分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当我由衷地让凡分享他“突飞猛进”的原因时,他“笨拙”又害羞地说:“我最近很努力……”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业状态,就反映出家长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长进行适当的协调沟通,一点点的努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协调目标,肯定孩子日常表现
景是个听话,规矩得有点儿呆萌的孩子。半路接班的第一次单元考试引起了我的注意。试卷早发下去了,家长还QQ询问孩子成绩,说孩子的试卷丢了,而我却发现试卷就在孩子的桌柜里。孩子为什么会说试卷丢了呢?陆续的观察及与家长沟通中,我发现,这是一个在高期望家庭中的孩子,非常需要得到别人尤其是家长的肯定。爸爸是曾经的学霸,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必然和他一样优异。75分的成绩当然无法面对家长,所以会神丢失。了解到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便针对性地关注孩子,发现些许的进步,就鼓励强化。慢慢的,经常课堂上认不出字的他能认出的字越来越多了,在学习一首儿歌时,全班同学刚刚听读了三遍,我不假思索地想考察一下孩子们的听讲情况,神问了一句:“有人能背出来吗?”景有些许犹豫地举起了手,流畅顺利地背了出来,太不起了!抓住这个契机,我隆重地表扬了景。放学前还特意奖励他一个面包(别的孩子发的面包三口两口吃掉了,景则是以托举的方式带回了家)。从此,一向不喜欢做语文作业的他,越来越喜欢做了。课堂上学习的生字也能全部会读了。每次作业都认真、工整。期末考试,以97分的成绩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景爸却电话老师,觉得孩子太不像他了,他小时候一直都是第一,景学习太缺少责任心了。我不得不告诉景爸,很多时候,真正能走得最远的孩子,不一定是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而是那些踏实、认真又刻苦的孩子。景已经很用心了,他需要多肯定,多鼓励。
三、了解原因,关爱孩子心灵成长
轩是个鬼灵精怪的孩子,有着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一段时间都让我误认为情商高,善于表达感情。如下课后,会紧紧地拥抱你,小嘴若抹了蜂蜜般:“老师,你这节课讲得太好了,我太喜欢你了!”真挚得让人心暖暖的,莫名感动。后来渐渐发现,轩的表现有极大的表演成分,尤其是在老师面前。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非常自我。桌子不一会儿便会大幅度偏离,纸屑随时散落一地,随时随地逗弄甚至影响他人,写作业,也仅仅是腿半靠在椅子上……私自拿同学的牛奶、糕点、字典,私自进入办公室,拿走老师印章……找他谈话,让他分析自己的行为,他都非常快地认错,小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问题还是会出现。
轩的反复无常,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在轩把班级垃圾铲踩坏的时候,我约家长到学校。了解到轩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很震惊,很坚决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家长陪同孩子购买了垃圾铲和印章,也加强了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在一次又一次的进一步的沟通中,我逐步了解到。轩爸幼时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他有孩子后也很自我,基本上不管对轩的教育。偶尔轩吵闹到他,或者说是故意引起他的注意,他会很凶地吼叫,批评。与父母连接是每个孩子的渴望。缺爱的,没有与父母很好连接的轩爸,塑造了缺爱的轩,缺爱的轩于是穷尽所有的方法来引起爸爸的注意、关注,以期能与父母,尤其是父亲连接。而越连接不上,孩子的内心就越渴望,就会出现更多的非常规行为,甚至是问题行为。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啊!当孩子内在的问题没解决,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不但无法满足任何其他人的情绪情感需求,还会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疯狂索取。一如他不断地在家里或学校里想方设法地引起别人注意,就是不断地在用孩子独有的方式呐喊——我在这里!给轩爸打电话,不接。又及时和轩妈沟通,一同约定,先处理关系,再追求效果,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只有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在学校里,科任老师也一起根据轩的情况,多关注、关爱,强化他的正向表现,弱化他的负面行为。渐渐的,轩能坐下来写作业了,虽然极认真的书写依然能显露出内心的浮躁,但他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在逐步增长,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的时间也在逐步延长。令人惊喜的是,期末考试他以语文97分,数学100分的成绩圆满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爱与归属,它们就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空虚沮丧。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只有当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满足了,孩子才能更好地发展成长。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最好的爱就是教育。很多时候一个生命不需要指导、劝慰、帮助、代劳,只需要拥有另一个生命的倾情关注、全然接纳,安安静静地陪伴和倾听,获得一份同理心。 而那种能因人因事因时进行变通的爱就是最好的爱。
参考文献: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
关键词:三个教育故事 启示 助推孩子 自主成长
“鸡蛋由外打破是食物,由内打破是生命。”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教才应该是最好的教。在由教到不教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助推孩子们自主成长?
一、沟通思想,共同关注孩子习惯养成
凡是个聪明,不善言谈的孩子。父母均是大学老师的良好家境,让他浸润了较为优良的早期教育。刚上一年级的他,对于书写简单而又早有浸染的数学,兴致盎然,成绩优异。但面对形态各异的拼音字母,识字量小多的语文,在畏难、懒惰等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影响下,加上不良的学习习惯,红灯频频。
一次偶然的机会,凡妈来学校给高年级的同学开心理讲座。我了解到,凡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让孩子率性发展,一点都不重视盼盼的成绩,用她妈妈的话说:“我很关注孩子各方面素养,一点也不看重孩子成绩,他爸爸更不在乎!”访谈之间,对老师这么关注孩子的作业及成绩,很不解。還问我,老师这么重视成绩是不是学校对成绩有考核或指标?我豁然明白了凡为什么语文成绩一直徘徊在不及格的边缘,为什么作业不认真,为什么没写完作业老师发短信也没效果。家长不重视作业,不重视成绩!或者是说家长不重视孩子!而且这种观点也一定在凡面前表露无遗……我无奈而又理性地告诉凡妈,我也不重视成绩!但是我很在乎孩子的习惯养成,责任心培养,以及一次,两次……孩子因同学的比较或反复做不完,学不会等,自信心不足了,甚至自卑了的时候,他再学习别的,或者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做这样率性而不负责任的自己,他会不会快乐……我希望任何时候,任何科目,孩子都能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能为自己的将来搭建一个稳固结实的基础。其实我们家长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重视就可以了。也许是有所触动,自此,凡的作业能做完了,还越来越认真,他在学校的表现也日渐自信,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我也抓住机会肯定,鼓励,强化他战胜自己的所有的努力。期末考试,凡以双百分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当我由衷地让凡分享他“突飞猛进”的原因时,他“笨拙”又害羞地说:“我最近很努力……”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业状态,就反映出家长的教育理念。如果我们能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长进行适当的协调沟通,一点点的努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协调目标,肯定孩子日常表现
景是个听话,规矩得有点儿呆萌的孩子。半路接班的第一次单元考试引起了我的注意。试卷早发下去了,家长还QQ询问孩子成绩,说孩子的试卷丢了,而我却发现试卷就在孩子的桌柜里。孩子为什么会说试卷丢了呢?陆续的观察及与家长沟通中,我发现,这是一个在高期望家庭中的孩子,非常需要得到别人尤其是家长的肯定。爸爸是曾经的学霸,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必然和他一样优异。75分的成绩当然无法面对家长,所以会神丢失。了解到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便针对性地关注孩子,发现些许的进步,就鼓励强化。慢慢的,经常课堂上认不出字的他能认出的字越来越多了,在学习一首儿歌时,全班同学刚刚听读了三遍,我不假思索地想考察一下孩子们的听讲情况,神问了一句:“有人能背出来吗?”景有些许犹豫地举起了手,流畅顺利地背了出来,太不起了!抓住这个契机,我隆重地表扬了景。放学前还特意奖励他一个面包(别的孩子发的面包三口两口吃掉了,景则是以托举的方式带回了家)。从此,一向不喜欢做语文作业的他,越来越喜欢做了。课堂上学习的生字也能全部会读了。每次作业都认真、工整。期末考试,以97分的成绩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景爸却电话老师,觉得孩子太不像他了,他小时候一直都是第一,景学习太缺少责任心了。我不得不告诉景爸,很多时候,真正能走得最远的孩子,不一定是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而是那些踏实、认真又刻苦的孩子。景已经很用心了,他需要多肯定,多鼓励。
三、了解原因,关爱孩子心灵成长
轩是个鬼灵精怪的孩子,有着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一段时间都让我误认为情商高,善于表达感情。如下课后,会紧紧地拥抱你,小嘴若抹了蜂蜜般:“老师,你这节课讲得太好了,我太喜欢你了!”真挚得让人心暖暖的,莫名感动。后来渐渐发现,轩的表现有极大的表演成分,尤其是在老师面前。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非常自我。桌子不一会儿便会大幅度偏离,纸屑随时散落一地,随时随地逗弄甚至影响他人,写作业,也仅仅是腿半靠在椅子上……私自拿同学的牛奶、糕点、字典,私自进入办公室,拿走老师印章……找他谈话,让他分析自己的行为,他都非常快地认错,小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问题还是会出现。
轩的反复无常,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在轩把班级垃圾铲踩坏的时候,我约家长到学校。了解到轩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很震惊,很坚决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家长陪同孩子购买了垃圾铲和印章,也加强了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在一次又一次的进一步的沟通中,我逐步了解到。轩爸幼时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他有孩子后也很自我,基本上不管对轩的教育。偶尔轩吵闹到他,或者说是故意引起他的注意,他会很凶地吼叫,批评。与父母连接是每个孩子的渴望。缺爱的,没有与父母很好连接的轩爸,塑造了缺爱的轩,缺爱的轩于是穷尽所有的方法来引起爸爸的注意、关注,以期能与父母,尤其是父亲连接。而越连接不上,孩子的内心就越渴望,就会出现更多的非常规行为,甚至是问题行为。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啊!当孩子内在的问题没解决,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不但无法满足任何其他人的情绪情感需求,还会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疯狂索取。一如他不断地在家里或学校里想方设法地引起别人注意,就是不断地在用孩子独有的方式呐喊——我在这里!给轩爸打电话,不接。又及时和轩妈沟通,一同约定,先处理关系,再追求效果,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只有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在学校里,科任老师也一起根据轩的情况,多关注、关爱,强化他的正向表现,弱化他的负面行为。渐渐的,轩能坐下来写作业了,虽然极认真的书写依然能显露出内心的浮躁,但他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在逐步增长,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的时间也在逐步延长。令人惊喜的是,期末考试他以语文97分,数学100分的成绩圆满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爱与归属,它们就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空虚沮丧。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只有当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满足了,孩子才能更好地发展成长。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最好的爱就是教育。很多时候一个生命不需要指导、劝慰、帮助、代劳,只需要拥有另一个生命的倾情关注、全然接纳,安安静静地陪伴和倾听,获得一份同理心。 而那种能因人因事因时进行变通的爱就是最好的爱。
参考文献: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