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2007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4477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是《马克思论全球化》一书的导言。在全球化的主张中,没有清晰、一致的观点,本文介绍了不同的全球化论者从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不同角度对全球化所进行的阐释,以及对全球化的乐观者、悲观者、怀疑者和相信者的不同主张。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的主张,阐述了学者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球化问题上争论的来历。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以及这一进程对世界工人阶级解放运动的影响的看法是不断发展的。19世纪60年代以后,马克思力图克服社会主义运动和理论中的欧洲中心论,而20世纪的西欧马克思主义者却忽略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和中国学术界从为当代中园对外开放和纳入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合法性辩护的立场出发,有选择地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求解释全球化的理论依据,同时回避其中不符合现实实践的基本理论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为了为给党及其政策提供合法性论证,它同样是有选择地阐发马克思主义。这虽然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连续性,却也使这种连续性本身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文化产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政府的政策措施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政府所能采取的各项支持政策及其不足之处,并加以举例说明,最后介绍了经济学家们的看法。
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视角,阐述了社会公平与政府责任的关系,提出了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责任、保障公平的重要手段,进而探讨了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途径,即改革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由于新的历史条件的出现和时代特征发生了变化,使新时期我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根据新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及特点,正确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政企分开作为切入点,已经进行了20多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没能解决好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和国有企业的定位与功能。本文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出发,论述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出政企分开并非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随着中国的经济持续以将近两位数的增长率快速增长,中国观察家们不禁要问,在没有发生政治变革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取得了如此显著的经济成就?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中国最近20年的分权政策。这些政策推动了地方的改革,也为体制带来了灵活性,从面使体制能够对市场压力做出更灵敏的反应。在毛泽东之后的时期,中国的地方政府改革可以分为两种宽泛的类型: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行政机构改革。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最近的20多年与其他工业化社会没有区别。那些工业社会在同一个20年里经历了私有化和新公共管理的改革。虽然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党应在坚持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