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创设成功的情景,能使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1 创设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的情景
在教学中,我重视物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注意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这一辩证关系。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纸哨、笔套、橡筋、纸盒等。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尽情地摆弄,想怎样玩就怎样玩,走进“声音的世界”,创设“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听、摸,动手做各种发声的实验,再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物理结论: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然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
如在“運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照物,对于这几个枯燥的概念,同学们很容易混淆,我创设如下问题情景:“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我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 创设实验让学生“卷入”科学的发现情景中
我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或对老师的观点提出批评,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以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探索活动是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但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的发现情景中。如在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提出可能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与实验方案,但故意不讲要采取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行判断、分析、实验。在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与论证的各个环节中,我自始至终做着引导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
“浮力”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答案,即 “物体的浮沉条件”。
3 创设生活实际情景,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有的学生感到电学部分难学,有的教师也说电学部分难讲,其实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没有规律。所以要创设生活实际情景,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解起题目来方可得心应手。拆除线路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则为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通过具体实验理解了欧姆定律的内容: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通过具体实验理解了电功定律的内容: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t,三者的乘积来计算电功。
物理教学源于日常生活,如:在《热现象》的复习课中,我用多媒体播放冰箱打开后看到白气、窗户上的冰花、樟脑球变小、下雪、灯泡用久钨丝变细灯泡变黑、湿衣服变干、舞台上的雾气效果等现象。让学生通过分类、把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现象归为一类,之后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类问题,让学生在复习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时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创设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的情景
在教学中,我重视物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注意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这一辩证关系。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纸哨、笔套、橡筋、纸盒等。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尽情地摆弄,想怎样玩就怎样玩,走进“声音的世界”,创设“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听、摸,动手做各种发声的实验,再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物理结论: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然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
如在“運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照物,对于这几个枯燥的概念,同学们很容易混淆,我创设如下问题情景:“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由此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我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 创设实验让学生“卷入”科学的发现情景中
我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或对老师的观点提出批评,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以形成自信、自强的个性,探索活动是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但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的发现情景中。如在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提出可能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与实验方案,但故意不讲要采取控制变量法,让学生自行判断、分析、实验。在进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和分析与论证的各个环节中,我自始至终做着引导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
“浮力”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们一定会被吸引住,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答案,即 “物体的浮沉条件”。
3 创设生活实际情景,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有的学生感到电学部分难学,有的教师也说电学部分难讲,其实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没有规律。所以要创设生活实际情景,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解起题目来方可得心应手。拆除线路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则为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通过具体实验理解了欧姆定律的内容: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通过具体实验理解了电功定律的内容: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t,三者的乘积来计算电功。
物理教学源于日常生活,如:在《热现象》的复习课中,我用多媒体播放冰箱打开后看到白气、窗户上的冰花、樟脑球变小、下雪、灯泡用久钨丝变细灯泡变黑、湿衣服变干、舞台上的雾气效果等现象。让学生通过分类、把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现象归为一类,之后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类问题,让学生在复习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时理解规律,把握关键。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