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同志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就首都师范大学新的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特别是中小幼校长、园长的意见,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大家座谈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首师大如何为首都教育培养、输送优质毕业生。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建教育强国的战略,令人振奋。十九大后不久,中央会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鼓舞人心。搞好教育,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好的教师队伍等于白说。我在办学中说过三句话: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一支好团队,凝聚一方好文化;一所好学校,开启一段好人生。说到底,搞好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好教师的问题。就像总书记说的,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学校的环境设施,只要有钱,就能在短期内改观,甚至变“最落后”为“最先进”。但是我敢说,要想在短时间内求得一个好教师,可不是花钱的事。学校花钱可以买培训,但是不等于买到了教师素质;学校花钱可以包装品牌,但是包装不出教师水平。
虐童事件、教育质量不均衡,说到底,是师资队伍的质量问题。若教师个个高素质、高水平,这些问题就都不会存在。远的不说,单说近几年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吧,文凭至少是本科,可是质量是不是高呢?还真不乐观。几年前,我接待了几个应聘语文教师的本科与硕士毕业生,四个人同时板书古诗,竟然把“离离原上草”的“离”写成篱笆的“篱”,把“一岁一枯荣”的“荣”写成容纳的“容”。再看粉笔字,有的歪歪扭扭,有的跟火柴棍搭的一样。我不能不感慨:写不好中国字的教师,怎么教好中国语文呢!
实事求是地讲,三十年前的我们虽然仅仅是中师毕业,但是,小学甚至中学的课都能教,而且是多面手。拿我自己来说,除去英语教不了(因为在农村长大,初中没有英语课),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样样不差。学生喜欢我们,因为我们不但教课,还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唱歌、打球、讲故事、排话剧……在他们眼中,我们老师就是万能的人,尤其是小学生佩服得不得了。那个时候,学校举办合唱节,不用音乐老师多费工夫,我们这些班主任就是导演,就是指挥,就能教唱。记得我接手的第一个班是五年级的一个班,我教语文、思品课,当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赶上全校文艺比赛,我这个语文老师给学生们排练了男生合唱《小瓜棚》。十几个男生唱不准,我就一遍一遍地教。最后,还获得了全校二等奖,同学们很受鼓舞!因为这个班从来没有获得过文艺方面的集体奖。现在,要是没有音乐老师给排练,许多学科老师只能发愁。作为一名好教师,应该在某个学科上有更深的造诣,但是,其他方面一定要做个杂家,做个多才多艺的人。
现在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忽视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培养。良好的表达、讲授与沟通能力、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的书写能力、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能力等,都被省略、忽视,甚至轻视了。而这些,是从第一天上班、第一次家访就需要具备的。记得几年前,我和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都提出了这些问题,建议增加实习与实践课程的时间。现在许多大学都增加了实习、见习的课程,但是,课程落实的效果还不能让人满意。
更重要的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招生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国家的政策还难以吸引一流的学生报考师范学院,学习好、素质高的学生大都想着考经济、金融、律师等专业。细细想来,三四十年前,师范生的质量是很高的,大都是各地区学习优秀、素质全面的学生报考,因为当时生活困难,师范生既可以“农转非”,又每月有伙食费,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我就是那个时代上的师范。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想,优先发展首先就要吸引更多一流的人才加入教师行列。
说来说去,教师质量是关键。一个学校都是高素质的教师,校长和家长就放心;一个地区都是高素质的教师,教育局长就放心;一个国家都是高素质的教师,党和政府就放心。怎么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一是政府应该加强正向引导,让全社会都以教师为荣,以教师为尊,让更多的优秀者想当教师。谈到这,我希望全社会,千万不要因为教师队伍中个别的“害群之马”,而把教育批臭,千万不要把广大教师搞得身心憔悴,尊严狼狈。广大教师还是在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工作的。一支打不起精神的教师队伍、一个个职业倦怠的人民教师,是无法完成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的。二是得从源头把好教师质量关。通过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整体提高队伍质量。近两年中小学职称改革设置了正高级,就是个很好的政策。设想,如果一位教师工作了三十年以上,一直属于优秀育人工作者,政府是否可以在他退休时另外奖励一大笔退休金?让优秀者人人想干教师,人人不断进取,人人乐教善育,那在戰略上就决定了民族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提高教师素质,各地区要在教师培养与培训上创新机制。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质,再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总而言之,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教育强国,师资为先。
编辑 _ 王雪莉 配图 _ 葛金胜
学校的环境设施,只要有钱,就能在短期内改观,甚至变“最落后”为“最先进”。但是我敢说,要想在短时间内求得一个好教师,可不是花钱的事。学校花钱可以买培训,但是不等于买到了教师素质;学校花钱可以包装品牌,但是包装不出教师水平。
虐童事件、教育质量不均衡,说到底,是师资队伍的质量问题。若教师个个高素质、高水平,这些问题就都不会存在。远的不说,单说近几年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吧,文凭至少是本科,可是质量是不是高呢?还真不乐观。几年前,我接待了几个应聘语文教师的本科与硕士毕业生,四个人同时板书古诗,竟然把“离离原上草”的“离”写成篱笆的“篱”,把“一岁一枯荣”的“荣”写成容纳的“容”。再看粉笔字,有的歪歪扭扭,有的跟火柴棍搭的一样。我不能不感慨:写不好中国字的教师,怎么教好中国语文呢!
实事求是地讲,三十年前的我们虽然仅仅是中师毕业,但是,小学甚至中学的课都能教,而且是多面手。拿我自己来说,除去英语教不了(因为在农村长大,初中没有英语课),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样样不差。学生喜欢我们,因为我们不但教课,还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唱歌、打球、讲故事、排话剧……在他们眼中,我们老师就是万能的人,尤其是小学生佩服得不得了。那个时候,学校举办合唱节,不用音乐老师多费工夫,我们这些班主任就是导演,就是指挥,就能教唱。记得我接手的第一个班是五年级的一个班,我教语文、思品课,当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赶上全校文艺比赛,我这个语文老师给学生们排练了男生合唱《小瓜棚》。十几个男生唱不准,我就一遍一遍地教。最后,还获得了全校二等奖,同学们很受鼓舞!因为这个班从来没有获得过文艺方面的集体奖。现在,要是没有音乐老师给排练,许多学科老师只能发愁。作为一名好教师,应该在某个学科上有更深的造诣,但是,其他方面一定要做个杂家,做个多才多艺的人。
现在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忽视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培养。良好的表达、讲授与沟通能力、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的书写能力、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能力等,都被省略、忽视,甚至轻视了。而这些,是从第一天上班、第一次家访就需要具备的。记得几年前,我和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都提出了这些问题,建议增加实习与实践课程的时间。现在许多大学都增加了实习、见习的课程,但是,课程落实的效果还不能让人满意。
更重要的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招生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国家的政策还难以吸引一流的学生报考师范学院,学习好、素质高的学生大都想着考经济、金融、律师等专业。细细想来,三四十年前,师范生的质量是很高的,大都是各地区学习优秀、素质全面的学生报考,因为当时生活困难,师范生既可以“农转非”,又每月有伙食费,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我就是那个时代上的师范。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想,优先发展首先就要吸引更多一流的人才加入教师行列。
说来说去,教师质量是关键。一个学校都是高素质的教师,校长和家长就放心;一个地区都是高素质的教师,教育局长就放心;一个国家都是高素质的教师,党和政府就放心。怎么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一是政府应该加强正向引导,让全社会都以教师为荣,以教师为尊,让更多的优秀者想当教师。谈到这,我希望全社会,千万不要因为教师队伍中个别的“害群之马”,而把教育批臭,千万不要把广大教师搞得身心憔悴,尊严狼狈。广大教师还是在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工作的。一支打不起精神的教师队伍、一个个职业倦怠的人民教师,是无法完成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的。二是得从源头把好教师质量关。通过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整体提高队伍质量。近两年中小学职称改革设置了正高级,就是个很好的政策。设想,如果一位教师工作了三十年以上,一直属于优秀育人工作者,政府是否可以在他退休时另外奖励一大笔退休金?让优秀者人人想干教师,人人不断进取,人人乐教善育,那在戰略上就决定了民族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提高教师素质,各地区要在教师培养与培训上创新机制。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质,再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总而言之,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教育强国,师资为先。
编辑 _ 王雪莉 配图 _ 葛金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