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香港IPO临考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ux1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8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路演,公司创始人王健林率领众高管现身香港,到场的投资者达数百人。
  “万达商业地产,男,15岁,金牛座,朝气蓬勃,牛气冲天。” 万达集团的微信公众号当日发文章给自己助阵,但香港投资者对其的开价要明显低于预期。

筹资额将低于预期


  三个月前,万达刚刚递交上市申请,市场预测其募资将达100亿美元,随后一度下调至60亿美元。
  “最终可能在这个价格上再打6折。”上周在香港,一位参与询价的潜在基石投资者告诉《财经》记者,“并非对万达不感兴趣,但是对价格有异议。”
  一位资深的香港本地商业地产高管告诉《财经》记者,万达“以售养租”的商业模式凭借万达强大的执行力,快速在国内复制并取得阶段性成功,但考虑到中外文化差异,能否得到国际投资者的认可还很难说。
  12月8日更新的聆讯文件显示,万达商业地产本次共计划发行6亿新股,招股价在41.8港元至49.8港元之间,其中5.7亿股为国际配售,公开发售约3000万股占5%,算上15%超额配股权,总计募资达288.42亿至342.24亿港元。
  这个数字的确比预计的60亿美元(465亿港元)缩水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经济减速和地产走弱,内地房企在香港资本市场越来越难得到好的估值,大部分企业的股价都低靡不振。根据最新数字,雅居乐(03383.HK)市净率仅为0.2,富力地产(02777.HK)市净率为0.31,而首创置业(02868.HK)为0.141。
  虽然万达的模式独树一帜,但与住宅相比,受到电商冲击的商业资产和不明前景的旅游地产更加令投资人担忧。
  万达商业在启动路演前夕将今年的预测核心盈利调高了8.1%至143亿元人民币,并且在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中做出多项调整,以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提升股价。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人寿保险、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奥氏资本管理和荷兰退休基金APG在内的11名基石投资者,确认投资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
  如果一切顺利,万达最终将于12月15日确定发行价,并于12月22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调整资产包


  为了迎合投资者的口味,万达于近日做出上市资产篮的调整。
  9月间,万达与腾讯和百度高调合作的“腾百万”项目没有被放入上市资产包,颇令市场诧异,而现在看来,O2O的电商概念最终还是被置入上市公司。
  根据12月8日的最新聆讯资料,万达商业地产已与王健林全资拥有的万达投资控股(Wanda investment holding Co.Limited)成立了万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Wanda Information holding Co.Limited),用以持有拟成立的电子商务合营企业70%的股权(下称万达电商)。
  万达电商将作为万达、腾讯和百度三方合作的载体,全力发展O2O电子商务模式。
  聆讯资料显示,万达信息正在与百度及腾讯磋商拟成立电子商务合营企业,但尚未做出任何投资。预计2017年之前,对该电子商务公司的资本投入将不超过人民币17.5亿元。
  王健林的秘书刘春公开称,“腾百万”并非酝酿已久的战略构想,只是王健林和马化腾、李彦宏碰面时的偶然念头,“觉得这事可以做,就凑到一起了。”
  在深圳举办的“腾百万”项目发布会上,王健林还在就公司的名称是“智能”还是“智慧”跟马化腾展开讨论。由此可见,这个合作还只停留在初期阶段,未来的实施方案还没有细化。
  聆讯材料表示,万达的商业投资物业是黄金地段的实体店,它们将和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互补;并凭借电子商务合资企业的支持,收集深入的客户信息,为万达未来的经营提供基础。
  这应是万达商业的杀手锏。万达商业地产此次纳入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的商业物业开发租赁、开发和销售物业及酒店经营三大板块,这是万达集团目前盈利能力和收入水平最好的三大板块。
  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腾百万”的项目比庞大的零售和住宅业务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房地产市场渐趋饱和,但是如果万达与百度和腾讯联手,将线下庞大的资源和数据盘活,由此带来的盈利前景极为可期。
  2013年,万达广场客流量为12亿人次,其中会员3000多万。业内预测,电商平台运营后,会员数量有望超过1亿,万达业务线广,变现渠道充足。
  除了在资产中加入更具诱惑力的电商概念,万达商业还剔除了如西双版纳旅游、大连金石滩项目部分股权和青岛游艇产业园等三个旅游项目。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称,这些旅游项目投入大,回报期长,盈利水平又不确定,投资者不会青睐。不如剥离给集团,用来回收资金让上市公司的报表更好看。
  资料显示,西双版纳等三个项目总土地面积4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9万平方米,其中已经竣工的建筑面积仅为四分之一。
  如上资产的调整都为投资者所喜闻乐见。目前,内地房企在港均受冷遇,万达现在上市在估值上肯定会面临压力,因此诸多妥协亦属无奈。这其中既有现实的考虑,也有历史的因素。

波折上市路


  万达有着迫切的融资需求。
  万达最普遍的“以售养租”模式其实是第三代万达广场的业态,该模式重在打造一个巨大的城市综合体,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步行街、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继而通过销售住宅,公寓、写字楼等物业回笼资金,用以支持购物中心的开发与运营,解决现金流问题。
  而随着地产市场转冷,销售业务的下滑,这个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招股书显示,万达商业地产直到2013年时的资产扩张速度和经营业绩都可圈可点。2011年至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07.72亿元、590.91亿元和867.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7.79亿元、273.10亿元和245.81亿元,营业收入稳步上升,但净利润在2013年开始出现下滑。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2.51亿元,净利润49.65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公司预计2014年的商业地产净利润仅为132亿元(后有调整)。
  万达商业地产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物业销售,201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同比下滑三成。
  这说明,在今年楼市进入下行和电商挤压的背景下,商业地产的销售和盈利面临严峻压力。
  相应的,公司资金链也在抽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从2011年的359亿元连年跌至2014年上半年的负89.5亿元人民币。同时,万达的投资力度却没有减弱。
  巨额资金缺口只能靠融资解决。2012年,融资资金净流入是185.51亿元人民币,2013年,融资资金净流入379亿元,2014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351亿元。公司流动负债自2011起分别为1238.79亿元、1571.29亿元、1802.77亿元和2193.60亿元。
  王健林的秘书刘春公开表示,万达的资金链有压力,上市可以拥有更加充足的资金。他将资金链比作一条绳子,绷得紧才使得上劲,但是万达上市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钱,因为万达通过贷款和私募融资不是问题。
  此次赴港上市,万达拿出了15%的股份,他说这是港交所的最低标准。“万达可以拿出更多,但不需要。”
  但是,贷款和私募、信托等融资方式有着明显劣势,就是审核繁琐和资金成本过高。
  更重要的是,在融资之外,万达上市也是财务投资人退出的需要。
  《财经》获得一份2009年5月的万达商业地产私募信息备忘录,万达在备忘录中向投资人承诺,公司拟于2009年9月底或之前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计划于2010年在国内A股挂牌上市。
  王健林回忆说,万达早在2005年就请JP摩根、摩根士丹利做好框架去香港上市,结果被麦格理“忽悠”去做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2006年7月,国家部委联合下发严格限制境外公司收购内地物业的“171号”文件,REITs计划被迫搁浅。
  2008年万达重新发力A股IPO,结果赶上政府调控之下房地产企业上市闸门关闭,之后一直到2013年初,大连万达商业地产仍在初审状态。
  2014年,A股IPO市场重新开闸。此时,正值地产市场由盛及衰,而包括建银投资等数家财务投资人已入股万达五年,也理应给投资人一个选择变现和分享增值的机会。
  然而,顺理成章的A股上市,却在7月初因为万达商业地产“未更新申报材料已终止审核”。
  据接近万达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万达之所以毅然放弃A股,是因为排队时间太长,公司等不及,王健林的意思是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影院两个目标公司都要在2014年内实现上市。
  9月16日,万达商业地产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这已经不是最好的上市时点。在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投资者关注的是企业的土地储备、开发数目和周转率等等,那是随便一家房企就能把故事讲得好听的年代;而到了白银时代,投资者更谨慎,更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持续盈利能力和资金的安全。
  “但是现在对于王健林来说,修复现金流比保持估值更重要。”一位房地产分析师如是评价。
  据市场计算,万达至少筹得32亿美元,仍是香港今年以来最大的IPO,超过上周中国广核集团(CGN) 31.6亿美元的筹资额,王健林的股权将于上市后摊薄至51.3%左右,个人财富将达到9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其他文献
12月4日,一则“银监会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股市”的消息给本已炙热的股票市场火上浇油。事后证明,这只不过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而已。他们误读了银监会12月1日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此次误读影响之大足见银行理财业务的举足轻重。银行理财业务始于2004年,其在2009年以后迎来了狂飙突进的时代,在短短的五年时间规模从1万亿元蹿升至15万亿元。  
期刊
1834年,一名叫做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的美国人,把直流电机装配在汽车上,使其可以在环形带电轨道上驶动。时隔半个世纪,第一辆商用电动汽车就在1897年以出租车的形象,出现于纽约街头。很快,1900年,电动汽车占领美国公路车市场28%的份额;1912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3万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及其所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大量廉价石油供给到世界各地,
期刊
在现阶段,城市充电难问题几乎无解。  充电站不可能像加油站那样遍布城市每个角落。在快充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之前,最快的充电也得30分钟,这会让习惯5分钟内就加满油走人的私人购车者不满,习惯加油站丰厚利润的经营者亦不会经营效益低下的公共充电站,囿于土地的压力和充电站的使用效率,政府也不允许城市充电站过多铺开。  理想的充电场所是目的地停车库和固定的自有停车位。在商场、在CBD、在餐馆、在影院,人们滞留
期刊
远景能源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风机领域的行业新贵。该公司大力提倡“能源互联网概念”,赚取了大量眼球,也招来了质疑。   近日在上海,《财经》记者与远景能源董事长兼CEO张雷进行了一次对话,张雷详细讲述了他的企业战略。   《财经》:有人认为,“能源互联网”是远景为上市讲的故事。   张雷:不是这样的。远景两年内不考虑上市。媒体和公众应少从上市角度来看远景的创新尝试,不要把这当成是炒作。为什么中
期刊
2014年的数据是否说明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起飞?目前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电动车市场在今年迎来了井喷。  工信部12月3日发布数据,2014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728辆,同比增长10倍,今年1月-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67万辆,同比增长5倍。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58万辆,同比增长近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36万辆,同比增长近25倍,燃料电池乘
期刊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经济新常态定义为中长期趋势,表明中国经济正式迎来中速增长时代。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宏观调控组合拳符合此前人们预期,不过会议也同时提出了关于积极财政要有力度和稳健货币要松紧适度的新表述,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需要预留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  就目前而言,新常态更多是一种趋势判断,尚未定型,最终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稳定状态还需要时间检验。如何稳妥过渡到新常态,平顺中国经济换挡的过
期刊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要强化政府引导。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的重大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构想体现了在坚持全球经济开放、自由、合作主旨下,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新理念,也揭示了中国和亚洲经济合作进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区域、带动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思路,更是中国站在全球经济繁荣的战略高度,推进
期刊
除了无休止地弃风限电扯皮之外,中国风电行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重大新闻了。与投资活跃、创新辈出的光伏行业相比,同属于新能源产业的风电早已不再性感,昔日的明星企业跌落谷底,海上风电毫无起色,风电已经褪变为保守和无聊的制造业。   这一切,因一家企业的横空出世而有所改变。短短七年间,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下称远景能源)就已从一个初创的民营小公司,成长为中国年出货量排名前三的风机制造商。   远景能
期刊
现在想来,避世的念头本就奇怪。普通人不应想着去逃避。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会喜欢去市集、咖啡馆和百货店一类拥挤的场所。一切发明,从书写到电话乃至其他,目的都是让人们能够更紧密地联系、不断地对话。逃离一切,去过离群索居或沉默不语的生活,在过去往往会让人觉得奇怪,须加以解释。  在很早的那些世纪里,人们几乎根本不会萌生逃离人群的念头。那时能够迫使人们离开的只有疾病、恶徒或者当权者。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变
期刊
人民币国际可兑换可提高国民福利。  在我国经济历经36年改革开放发展,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和由调控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变的今天,在历经入世15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砥砺洗礼,正在进行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由速度经济向效益经济和由规模经济向质量经济转变并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在我国对外宣传确立和平发展道路,弘扬树立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大国外交理念并倡导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