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众多心理问题,其中自尊危机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强调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不容忽视。针对当前的高校学生中存在的自尊危机,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人都是重要的因素,各部分应该通力合作,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自尊观念,建设高水平的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高校;文化软实力;自尊危机
一、自尊的含义
自尊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也是个体基于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所产生的自我体验。
自尊是个体自我实现路上的必经之路,个体要想自我实现,就必须树立良好的自尊需要。自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认知,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下,我们还要兼顾他人的自尊,在人际关系中,更要注意尊重他人的自尊,不要做出有损他人自尊的事情,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反过来尊重自己,这样个体的被尊重的需要也就满足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由此而形成,这有这样才可以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社会关系、国家大众文化。
二、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自尊危机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自尊危机表现为两个方面:高自尊和低自尊。拥有这两种意识的学生,在对待大学生活与学习中表现为截然不同的倾向,拥有高自尊的学生积极的表现自己,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而拥有低自尊倾向的学生则不够积极的表现自己,不敢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与利益,总是躲在别人的后面。此外,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但是现实是这种工作的成果不太显著,高校没有为自己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整体细致的归纳,甚至许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部门,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也没有分门别类,没有将自尊、价值观、自信等分开,使得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口号较多,而实际工作开展不顺利,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只能从国家、高校两方面进行努力,将口号与实践结合,切实针对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现状做出具体的行为规划。
三、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自尊危机产生的原因
1.互联网的冲击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那些低自尊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求他人的认可与成就感,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对于网络的痴迷导致大学生与社会、家庭、朋友的日常生活脱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导致大学生低自尊现象的产生,这样的现象循环往复,导致大学生的自尊感、自信感越来越低。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以及今后的持续发展。
2.大学生自律的缺失
自尊既然是关于对自我的认知,那自尊就与自信、安全感、爱与信任有密切的关系,自尊自爱是现在大学校园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脱离了父母家庭、老师们的直接看护,极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大学阶段的学生们,身处大学这个类似社会的小社会中,缺乏老师、家长的指导,又由于大学生本身处于刚成年的年龄,外界社会对他们极强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
3.社会的影响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导致每个人的胜负欲增强,大学生也不例外。有些人一味地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深陷他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中如法自拔,这些人将自尊与他人的尊重混为一谈,甚至认为自己只要万事做的好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忽略了尊重的本质,那就是个人品德的高尚。这样的思想会使人变得好斗,争强好胜,这类的人是一种变相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因为害怕自己不被人重视而努力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生活在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中,个人始终受到社会环境与周围人群的制约,无法展现自己本身的面貌,导致自己的行动受到众多的限制。
四、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自尊危机的对策
1.国家、社会的对策
在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的应对方法是重要的因素。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自尊危机的现状,教育部多次联合多部门进行联合行动,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教育部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定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要求高校必须设置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针对今年来发生的多次大学生校园贷款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教育部联合银监会等金融部门对当前的校园贷款行为进行综合整治,杜绝此类悲剧再次上演。
2.学校的责任
学校应该有意识的增加对学生的心理干预,表现在教学工作中即为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基础教育,同时,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增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高校应培养学生进行积极归因,通过课程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感染学生,通过创设氛围熏陶学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从而提高自尊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脚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3.家庭因素的影响
关于高自尊与低自尊的形成更是与家庭环境与教育密不可分,父权社会下的男性似乎天生具有征服别人的欲望和诉求。这种倾向对大学生有重要的影响,男大学生更偏向于高自尊,而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具有低自尊,不敢积极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所以才会有种种关于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的报道,这都是中国数千年留下的妇女依附于男性的弊端带来的社会问题,所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自尊危机的教育中更应该关注女学生的自尊心理建设。
4.个人的自我调节
个体只有在充分认知自我各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成熟的价值评价。当个体全面认知自己后,发现自我优势。自身重要性,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充分接纳自己时,才能产生高自尊的价值感体验。无条件地充分接纳自身不足,自我价值感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加稳定,才能发展出高稳定性的高自尊。否则,个体只认识到自我价值,但并未完全或无条件接纳自我的各个方面,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时,当下的价值感会产生波动,个体因此而发展的高自尊是脆弱且不稳定的。
五、总结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当前大学生自尊危机给学生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只靠学校或者学生个人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将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人的力量结合,只有这几方面通力合作才可以建设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增强我国的高校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军、李殿霞,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孤独感、自尊的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周艳蕾、訾非,自尊與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基于自我意识的三成分[J],洛阳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6.4
[3]王楚、伍业光、张超,高校学生人际信任和情商与自尊的关联性分析[J],高教论坛,2016.7
[4]廖慧云、钟云辉、王冉冉、唐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自尊及羞怯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5
【关键词】:高校;文化软实力;自尊危机
一、自尊的含义
自尊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也是个体基于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所产生的自我体验。
自尊是个体自我实现路上的必经之路,个体要想自我实现,就必须树立良好的自尊需要。自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认知,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下,我们还要兼顾他人的自尊,在人际关系中,更要注意尊重他人的自尊,不要做出有损他人自尊的事情,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反过来尊重自己,这样个体的被尊重的需要也就满足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由此而形成,这有这样才可以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社会关系、国家大众文化。
二、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自尊危机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自尊危机表现为两个方面:高自尊和低自尊。拥有这两种意识的学生,在对待大学生活与学习中表现为截然不同的倾向,拥有高自尊的学生积极的表现自己,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而拥有低自尊倾向的学生则不够积极的表现自己,不敢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与利益,总是躲在别人的后面。此外,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但是现实是这种工作的成果不太显著,高校没有为自己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整体细致的归纳,甚至许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部门,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也没有分门别类,没有将自尊、价值观、自信等分开,使得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口号较多,而实际工作开展不顺利,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只能从国家、高校两方面进行努力,将口号与实践结合,切实针对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现状做出具体的行为规划。
三、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自尊危机产生的原因
1.互联网的冲击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那些低自尊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求他人的认可与成就感,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对于网络的痴迷导致大学生与社会、家庭、朋友的日常生活脱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导致大学生低自尊现象的产生,这样的现象循环往复,导致大学生的自尊感、自信感越来越低。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以及今后的持续发展。
2.大学生自律的缺失
自尊既然是关于对自我的认知,那自尊就与自信、安全感、爱与信任有密切的关系,自尊自爱是现在大学校园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脱离了父母家庭、老师们的直接看护,极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大学阶段的学生们,身处大学这个类似社会的小社会中,缺乏老师、家长的指导,又由于大学生本身处于刚成年的年龄,外界社会对他们极强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
3.社会的影响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导致每个人的胜负欲增强,大学生也不例外。有些人一味地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深陷他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中如法自拔,这些人将自尊与他人的尊重混为一谈,甚至认为自己只要万事做的好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忽略了尊重的本质,那就是个人品德的高尚。这样的思想会使人变得好斗,争强好胜,这类的人是一种变相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因为害怕自己不被人重视而努力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生活在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中,个人始终受到社会环境与周围人群的制约,无法展现自己本身的面貌,导致自己的行动受到众多的限制。
四、中国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自尊危机的对策
1.国家、社会的对策
在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的应对方法是重要的因素。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自尊危机的现状,教育部多次联合多部门进行联合行动,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教育部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定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要求高校必须设置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针对今年来发生的多次大学生校园贷款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教育部联合银监会等金融部门对当前的校园贷款行为进行综合整治,杜绝此类悲剧再次上演。
2.学校的责任
学校应该有意识的增加对学生的心理干预,表现在教学工作中即为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基础教育,同时,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增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高校应培养学生进行积极归因,通过课程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感染学生,通过创设氛围熏陶学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从而提高自尊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脚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3.家庭因素的影响
关于高自尊与低自尊的形成更是与家庭环境与教育密不可分,父权社会下的男性似乎天生具有征服别人的欲望和诉求。这种倾向对大学生有重要的影响,男大学生更偏向于高自尊,而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具有低自尊,不敢积极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所以才会有种种关于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的报道,这都是中国数千年留下的妇女依附于男性的弊端带来的社会问题,所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自尊危机的教育中更应该关注女学生的自尊心理建设。
4.个人的自我调节
个体只有在充分认知自我各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成熟的价值评价。当个体全面认知自己后,发现自我优势。自身重要性,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充分接纳自己时,才能产生高自尊的价值感体验。无条件地充分接纳自身不足,自我价值感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加稳定,才能发展出高稳定性的高自尊。否则,个体只认识到自我价值,但并未完全或无条件接纳自我的各个方面,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时,当下的价值感会产生波动,个体因此而发展的高自尊是脆弱且不稳定的。
五、总结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当前大学生自尊危机给学生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在今后的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只靠学校或者学生个人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将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个人的力量结合,只有这几方面通力合作才可以建设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增强我国的高校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军、李殿霞,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孤独感、自尊的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周艳蕾、訾非,自尊與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基于自我意识的三成分[J],洛阳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6.4
[3]王楚、伍业光、张超,高校学生人际信任和情商与自尊的关联性分析[J],高教论坛,2016.7
[4]廖慧云、钟云辉、王冉冉、唐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自尊及羞怯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