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不同于理工科毕业生,不能打包批量安置,就业任务更加艰巨。我国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以及专业对口率低。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解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关键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就业现状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高职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也随之实现了长足的进展。虽然,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还不多,尚未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还是不少,也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了大批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实用型、应用性人才。
于此同时,问题也在逐步体现。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校不能安置学生对口就业,学生所学知识不适宜就业岗位的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1 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1 就业率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其中就湖南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9749人比2009年增加3162人。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69.15%,2010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1.2 就业质量不高
由于“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论普遍流行,毕业的时候盲目投简历,以先安顿为目标,不少毕业生盲目就业,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就业岗位所提供的工作收入、地点、环境及个人发展前景等与毕业生个人预期严重不符;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能为毕业生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岗位,对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1.3 专业对口率低
日前,麦可思调查公司发布了《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有关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状况调查》,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均较上届下降4个百分点。数据表示,当前有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与2008届的本科(71%)和高职(61%)相比,专业对口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就业市场上专业对口岗位数量较少,部分毕业生只好在非专业岗位就业。
1.4 解决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要解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订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开设受市场欢迎的课程,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1)确立素质教育与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设计或相关设计职业的能力。我国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应该形成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类)、专业知识(美术设计类)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不过多地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掌握工艺美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便于其迅速就业。
(2)加强引进和培训,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具备扎实艺术功底及丰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人才,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进修和培训,自主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在校教师在职攻读艺术设计类硕士学位,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研修和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设计团队及整个设计过程,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设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企业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并能在企业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如创建电脑美术设计实习基地、家居装饰实习基地、雕刻艺术实习基地、民间美术绘画实习基地等,使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更趋于完善。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广阔市场。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渠道。具体做法有:首先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网站,与国内多家人才网站链接,指导学生上网获得招聘信息;其次联络校友协会,通过校友提供人才招聘信息。另外经常回访企业,进入企业推荐毕业生,并把企业请进学院,介绍人才培养情况,给双方充分选择的机会。
(5)用人单位全程参与教育教学,与校方共同进行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前沿、实用的知识保证。
为培养适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学生培养方案。用人单位可参与培养目标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确定、实习实训等环节。对课程进行改革,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关键技能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6)实现就业指导对象的全程化和就业指导责任的全员化,加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培训。
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各个阶段,在大学生进校后,就要以其各阶段的特点为切入点,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开展相应的指导,将就业指导拓展到整个大学过程。其次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应当是高校全员的责任,不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各个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都应该注意融合就业意识;再次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训,让学生具备创业渴望和创业勇气与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必须要各个部门紧密合作,把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当作高职院校使命。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定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使艺术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站得稳、立得牢,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建蓉,徐海青.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当前教育论坛,2008(4).
[2] 张宏.刘京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当前教育论坛.2008(4).
关键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就业现状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高职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也随之实现了长足的进展。虽然,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还不多,尚未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还是不少,也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了大批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实用型、应用性人才。
于此同时,问题也在逐步体现。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校不能安置学生对口就业,学生所学知识不适宜就业岗位的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1 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1 就业率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其中就湖南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9749人比2009年增加3162人。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69.15%,2010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1.2 就业质量不高
由于“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论普遍流行,毕业的时候盲目投简历,以先安顿为目标,不少毕业生盲目就业,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就业岗位所提供的工作收入、地点、环境及个人发展前景等与毕业生个人预期严重不符;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能为毕业生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岗位,对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1.3 专业对口率低
日前,麦可思调查公司发布了《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有关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状况调查》,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均较上届下降4个百分点。数据表示,当前有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与2008届的本科(71%)和高职(61%)相比,专业对口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就业市场上专业对口岗位数量较少,部分毕业生只好在非专业岗位就业。
1.4 解决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要解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订单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开设受市场欢迎的课程,培养能够胜任工作要求的毕业生,实现学校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1)确立素质教育与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设计或相关设计职业的能力。我国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应该形成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类)、专业知识(美术设计类)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不过多地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掌握工艺美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便于其迅速就业。
(2)加强引进和培训,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具备扎实艺术功底及丰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人才,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进修和培训,自主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在校教师在职攻读艺术设计类硕士学位,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研修和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设计团队及整个设计过程,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设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企业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并能在企业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如创建电脑美术设计实习基地、家居装饰实习基地、雕刻艺术实习基地、民间美术绘画实习基地等,使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更趋于完善。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广阔市场。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加强与企业联系的重要渠道。具体做法有:首先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网站,与国内多家人才网站链接,指导学生上网获得招聘信息;其次联络校友协会,通过校友提供人才招聘信息。另外经常回访企业,进入企业推荐毕业生,并把企业请进学院,介绍人才培养情况,给双方充分选择的机会。
(5)用人单位全程参与教育教学,与校方共同进行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优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前沿、实用的知识保证。
为培养适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与用人单位共同商讨学生培养方案。用人单位可参与培养目标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确定、实习实训等环节。对课程进行改革,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关键技能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6)实现就业指导对象的全程化和就业指导责任的全员化,加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培训。
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各个阶段,在大学生进校后,就要以其各阶段的特点为切入点,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开展相应的指导,将就业指导拓展到整个大学过程。其次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应当是高校全员的责任,不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各个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都应该注意融合就业意识;再次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训,让学生具备创业渴望和创业勇气与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必须要各个部门紧密合作,把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优秀技能人才当作高职院校使命。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定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使艺术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站得稳、立得牢,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建蓉,徐海青.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当前教育论坛,2008(4).
[2] 张宏.刘京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当前教育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