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在生产生活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总是作为每一学期的教学重点而出现。可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正确是计算的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就丧失了计算的意义。
但实际计算中,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小学阶段的计算是以两类计算为基础的,这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与相应的除法。换句话说,小学计算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低年级阶段的计算是整个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对于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首先分析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1、认知方面原因。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定律没掌握好,而致使运算错误。
2、注意力方面原因。(1)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对抽象的运算符号、单调的练习方式感到厌倦,注意力分散,有把" "看成"×"的,有把"×"看成" "的,有把" "看成"-"的,或笔算时抄错数字等。还有的同学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还有的干脆提笔就抄错数,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如,有的学生计算把"4"写成"9",又如有的学生把"0"写出了头。回头来又把它误为"6"。 (2)注意力分配不协调。在计算时需要眼看、心想、脑记、手写协调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便会出差错。
3、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话说的"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等。
4、负迁移影响。在运算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过去所用的方法不合理地移用到新的运算中,把两个类似的概念或知识混淆,从而出现明显的运算错误。
5、非智力因素影响。主要是学习态度方面,一是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如由于写字潦草;题目看错抄错;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不能口算的全部口算,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错误的机率。二是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三是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不想检验。
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对于小学生,比起好玩的游戏,卡通漫画和好看的电视来说,数学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学好它呢?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可以在教学中渗入游戏、数学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利用直观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 在小学一年级时,学生们对数是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老师在教学时从数东西开始,简单的加减也是先从实物或某些故事情节开展的。如:从摆小棒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等。
4、持之以恒,多种形式练习。(1)设定目标堂堂练。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形式变换多种练。学生方面如: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 教师方面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5、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6、及时为差生补漏。在计算错误中,属于认知原因的错误占一定比率,对待这些少数差生,在抓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缺漏,加强个别辅导,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对他们的作业先实行低起点,降低作业要求,再逐步提高要求,同时相对提高评价,培养差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基本计算水平。
7、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進行培养和训练。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要用新理念进行计算教学,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技巧,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实际计算中,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小学阶段的计算是以两类计算为基础的,这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与相应的除法。换句话说,小学计算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低年级阶段的计算是整个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对于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首先分析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1、认知方面原因。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定律没掌握好,而致使运算错误。
2、注意力方面原因。(1)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对抽象的运算符号、单调的练习方式感到厌倦,注意力分散,有把" "看成"×"的,有把"×"看成" "的,有把" "看成"-"的,或笔算时抄错数字等。还有的同学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还有的干脆提笔就抄错数,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如,有的学生计算把"4"写成"9",又如有的学生把"0"写出了头。回头来又把它误为"6"。 (2)注意力分配不协调。在计算时需要眼看、心想、脑记、手写协调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便会出差错。
3、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话说的"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等。
4、负迁移影响。在运算过程中,学生往往将过去所用的方法不合理地移用到新的运算中,把两个类似的概念或知识混淆,从而出现明显的运算错误。
5、非智力因素影响。主要是学习态度方面,一是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如由于写字潦草;题目看错抄错;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不能口算的全部口算,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错误的机率。二是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三是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不想检验。
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对于小学生,比起好玩的游戏,卡通漫画和好看的电视来说,数学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学好它呢?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可以在教学中渗入游戏、数学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利用直观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 在小学一年级时,学生们对数是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老师在教学时从数东西开始,简单的加减也是先从实物或某些故事情节开展的。如:从摆小棒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等。
4、持之以恒,多种形式练习。(1)设定目标堂堂练。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形式变换多种练。学生方面如: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 教师方面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5、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6、及时为差生补漏。在计算错误中,属于认知原因的错误占一定比率,对待这些少数差生,在抓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缺漏,加强个别辅导,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对他们的作业先实行低起点,降低作业要求,再逐步提高要求,同时相对提高评价,培养差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基本计算水平。
7、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進行培养和训练。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要用新理念进行计算教学,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技巧,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