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为以徽派建筑为例,阐述地域性建筑的风格特征、空间特征和技术特征。通过对传统皖南民居的研究,阐述其对于新徽派建筑的启示作用,并从风格、空间、技术三个方面分类阐明新徽派建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当实践的创作方法。最后,作者运用方法论的原理,概括总结出地域建筑创作的四个基本手法。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徽派建筑、风格、空间、技术
1. 传统徽州建筑特征分析
谈到徽派建筑、皖南民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马头墙、粉墙黛瓦、天井这些词语,这里,我们将徽州传统建筑的特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即风格、空间、技术。
1.1风格特征
最能体现徽州民居特点的表象特征便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特点,这包括人们最为熟悉的对徽州建筑的形象认知:粉墙黛瓦、马头墙、门头等等。
1.1.1屋顶
徽州村落的屋顶形式是坡屋面,参差错落。房屋的屋顶和山墙的上缘均铺以青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徽州民居中的“黛瓦”。大,中型民居的主要厅堂脊头有做成龙,鸡等花饰。普通山墙为硬山式不出屋顶,厅堂等重要建筑的山墙用出屋顶的屏风墙,随着房屋进深的大小,有一山、三山和五山屏风墙的不同。
1.1.2墙面
与之前所阐述的屋顶一起,徽州“粉墙黛瓦”的说法早已为人熟知。古徽州的能工巧匠们刻画出墨色的屋顶与白色的墙面的对强烈比,就是这简简单单的白墙面,却有着极为理性与低调的美感。
1.1.3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在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设计师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千姿百态,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
1.1.4门头
徽州古民居的门,有大门、侧门、角门、后门、券门等。徽州民居的高墙门以门头为装饰重点,形成了简易的或者复杂的门楼装饰,在实用功能上,门楼主要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可以类比做现在的雨棚。门头也是建筑中最为讲究的精华部位,是房屋主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1.2空间特征
1.2.1建筑平面
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基本方整,绝大多数都以围绕扁平长方形天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的房屋呈三面或四面围合,轴线取中,两厢对称。徽州民居典型平面房一般面阔三间,明间临天井。两侧辟有厢房,可住人或起到调节起居的作用。
1.2.2天井
天井是皖南建筑必不可少的部分,四周高墙围护,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天井是堂屋的延长空间,是空间受限的徽州民居里唯一能感受到四季交替变化的空间,正是由于天井的突出作用,使徽州民居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体现着建筑的有机性。
1.2.3庭院
庭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明显的园林化、生态化特色。一年四季,庭院里总是水常流,鱼常游,花儿常开,香气常飘,使人一置身其间就顿感赏心悦目,为浓烈的园林化情调所陶醉而流连忘返。
1.3结构特征
皖南木结构的建筑的建筑特点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穿斗式的木结构形式:
(1)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分离机制——墙倒屋不塌。墙体只起围护作用,木构架为承重体系。这是充分发挥大木构架结构作用和土材围护作用的最佳构筑方式。
(2)抬粱构架与穿斗构架互补机制。这些穿枋斗枋都是穿过柱身形成纵横交错的框架,柱枋间嵌入板壁加强框架刚度,增强抗震抗风性。
2.新徽派建筑创作手法分析
这里,我将新徽派建筑的乡土地域性传承也概括为三种主要的方式:风格特征传承、空间特征传承与技术特征传承。
2.1风格特征元素传承
2.1.1屋顶
传统的屋面形式可以再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更加具有生命力。这里笔者将新徽派建筑的屋面造型手法归纳为三大类.
1)抽象简化。将坡屋顶化为面和边界线进行处理,同时经常将部分结构框架外露以获得边界,抽象表达了传统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
2)传统符号的提取拼贴。在万科第五园的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坡屋顶的符号,再重点配合中国传统庭院等元素的创造性运用,造就了一个现代感很强,但是又充满民族韵味的居住建筑精品。
3)隐喻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是继承传统屋面的造型特点与实际的视觉感受,通过其他构件或是特殊的空间来营造具有传统屋面意向的建筑形式。
2.2.2墙面
徽州建筑墙面精髓在于低调典雅,不喧宾夺主,烘托出居住群落的山水意境。
2.2.3马头墙
现代建筑通过对马头墙的形式进行抽象提炼,并在实际应用中应做极大的简化,马头墙更作为一种代表徽州文化的符号出现,起着一种象征的效果。
2.3空间特征传承
2.3.1天井
有着“四水归堂”的天井,是徽派建筑中最为有特色也是最主要的代表元素之一。在这里,我将天井这一空间原色的运用手法与作用大致分为三类来阐述。
(l)注意高度比尺度的把握。“井”与“院”的区别在高度比,相对于院落空间,天井更为高耸和封闭,这样才能表现“井”的光影效果及空间特性。
(2)对“井”的合理位置规划。天井设计在的一侧,这样当两个建筑体块对称拼接时,天井空间增大一倍,有利于节约用地。在建筑进深较大时,把天井设在两边,可解决了一侧的窗问题,从而避免暗房的出现。
(3)注重设计通风。传统徽派民居多采用大进深、小天井以组织穿堂风。现代建筑中可借鉴这一点。当建筑进深较大时,则设有两个以上的向内开敞的天井,其后天井做成楼井式,上部开通风气窗或者天窗。这样有利于通风,在保温节能上也是有很大贡献。 2.3.2庭院
庭院空间能够提高建筑整体的环境素质,使其从室内到室外的空间层次丰富多彩。在设计时,可将庭院置于建筑一侧,庭院设计应小巧灵活布局紧凑,把自然景观浓缩在建筑内部,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迭的效果。
2.4技术特征传承
徽派的斗拱,月梁,柱,凛,雀替等等木结构构件,已经渐渐的失去本来的的承重意义。所以在新徽派建筑中运用,更多的是做作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符号来表现。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方面,传统的砖、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的发展需求,所以在新徽派建筑的设计中,应当去抽象概括传统砖瓦等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传统建筑材料只作为辅助点缀材料,用的恰当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3.地域建筑创作手法总结
基于上述对于徽派建筑的传统传承以及创作手法的分析,将其范围推廣到地域性建筑与乡土建筑的创作中,笔者将乡土地域建筑创作手法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是对于地域性建筑风格特征的提炼升华。传承乡土地域建筑的表象特征,使得传统元素适应与当代建筑,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类型学的手法对地域传统元素进行提炼、精简、重构,从而传承并升华地域建筑的各种元素,维持地域性的建筑风貌特征。
其次是对于地域性建筑空间特点的把握。建筑的本质在于空间,建筑给人带来的内在精神感受也在于空间。所以对于地域建筑的传承,重点在于对于其空间本质特性的继承。
最后是对于地域性建筑技术的继承。传统的建造技术与建筑材料,是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与地域适应性创造手段。虽然往往传统的地域建造手法不适应当代建筑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改造,使其满足当代建筑适用、美观、安全的标准,同时有具有地域传统的建造特征。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等.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 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金乃林.传承徽派建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 梁琍.新徽派建筑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86-87.
[5] 高璐璐.论在现代小区规划中的徽派建筑的实践[J].安徽建筑,2009,(1):32-37.
[6] 聂玮.徽州古居的现代叙事—类型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 安徽建筑,2011,(1):28-30.
[7] 单德启.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J].问题研讨.2008,(3):30-33.
[8] 曹磊. 徽派建筑的传承与发展—生态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福建建筑,2011,(6):9-11.
[9] 崔森淼.新徽派建筑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10] 周蕾.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及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徽派建筑、风格、空间、技术
1. 传统徽州建筑特征分析
谈到徽派建筑、皖南民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马头墙、粉墙黛瓦、天井这些词语,这里,我们将徽州传统建筑的特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即风格、空间、技术。
1.1风格特征
最能体现徽州民居特点的表象特征便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特点,这包括人们最为熟悉的对徽州建筑的形象认知:粉墙黛瓦、马头墙、门头等等。
1.1.1屋顶
徽州村落的屋顶形式是坡屋面,参差错落。房屋的屋顶和山墙的上缘均铺以青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徽州民居中的“黛瓦”。大,中型民居的主要厅堂脊头有做成龙,鸡等花饰。普通山墙为硬山式不出屋顶,厅堂等重要建筑的山墙用出屋顶的屏风墙,随着房屋进深的大小,有一山、三山和五山屏风墙的不同。
1.1.2墙面
与之前所阐述的屋顶一起,徽州“粉墙黛瓦”的说法早已为人熟知。古徽州的能工巧匠们刻画出墨色的屋顶与白色的墙面的对强烈比,就是这简简单单的白墙面,却有着极为理性与低调的美感。
1.1.3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在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设计师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千姿百态,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
1.1.4门头
徽州古民居的门,有大门、侧门、角门、后门、券门等。徽州民居的高墙门以门头为装饰重点,形成了简易的或者复杂的门楼装饰,在实用功能上,门楼主要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可以类比做现在的雨棚。门头也是建筑中最为讲究的精华部位,是房屋主人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
1.2空间特征
1.2.1建筑平面
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基本方整,绝大多数都以围绕扁平长方形天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的房屋呈三面或四面围合,轴线取中,两厢对称。徽州民居典型平面房一般面阔三间,明间临天井。两侧辟有厢房,可住人或起到调节起居的作用。
1.2.2天井
天井是皖南建筑必不可少的部分,四周高墙围护,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天井是堂屋的延长空间,是空间受限的徽州民居里唯一能感受到四季交替变化的空间,正是由于天井的突出作用,使徽州民居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体现着建筑的有机性。
1.2.3庭院
庭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明显的园林化、生态化特色。一年四季,庭院里总是水常流,鱼常游,花儿常开,香气常飘,使人一置身其间就顿感赏心悦目,为浓烈的园林化情调所陶醉而流连忘返。
1.3结构特征
皖南木结构的建筑的建筑特点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穿斗式的木结构形式:
(1)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分离机制——墙倒屋不塌。墙体只起围护作用,木构架为承重体系。这是充分发挥大木构架结构作用和土材围护作用的最佳构筑方式。
(2)抬粱构架与穿斗构架互补机制。这些穿枋斗枋都是穿过柱身形成纵横交错的框架,柱枋间嵌入板壁加强框架刚度,增强抗震抗风性。
2.新徽派建筑创作手法分析
这里,我将新徽派建筑的乡土地域性传承也概括为三种主要的方式:风格特征传承、空间特征传承与技术特征传承。
2.1风格特征元素传承
2.1.1屋顶
传统的屋面形式可以再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更加具有生命力。这里笔者将新徽派建筑的屋面造型手法归纳为三大类.
1)抽象简化。将坡屋顶化为面和边界线进行处理,同时经常将部分结构框架外露以获得边界,抽象表达了传统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
2)传统符号的提取拼贴。在万科第五园的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坡屋顶的符号,再重点配合中国传统庭院等元素的创造性运用,造就了一个现代感很强,但是又充满民族韵味的居住建筑精品。
3)隐喻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是继承传统屋面的造型特点与实际的视觉感受,通过其他构件或是特殊的空间来营造具有传统屋面意向的建筑形式。
2.2.2墙面
徽州建筑墙面精髓在于低调典雅,不喧宾夺主,烘托出居住群落的山水意境。
2.2.3马头墙
现代建筑通过对马头墙的形式进行抽象提炼,并在实际应用中应做极大的简化,马头墙更作为一种代表徽州文化的符号出现,起着一种象征的效果。
2.3空间特征传承
2.3.1天井
有着“四水归堂”的天井,是徽派建筑中最为有特色也是最主要的代表元素之一。在这里,我将天井这一空间原色的运用手法与作用大致分为三类来阐述。
(l)注意高度比尺度的把握。“井”与“院”的区别在高度比,相对于院落空间,天井更为高耸和封闭,这样才能表现“井”的光影效果及空间特性。
(2)对“井”的合理位置规划。天井设计在的一侧,这样当两个建筑体块对称拼接时,天井空间增大一倍,有利于节约用地。在建筑进深较大时,把天井设在两边,可解决了一侧的窗问题,从而避免暗房的出现。
(3)注重设计通风。传统徽派民居多采用大进深、小天井以组织穿堂风。现代建筑中可借鉴这一点。当建筑进深较大时,则设有两个以上的向内开敞的天井,其后天井做成楼井式,上部开通风气窗或者天窗。这样有利于通风,在保温节能上也是有很大贡献。 2.3.2庭院
庭院空间能够提高建筑整体的环境素质,使其从室内到室外的空间层次丰富多彩。在设计时,可将庭院置于建筑一侧,庭院设计应小巧灵活布局紧凑,把自然景观浓缩在建筑内部,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迭的效果。
2.4技术特征传承
徽派的斗拱,月梁,柱,凛,雀替等等木结构构件,已经渐渐的失去本来的的承重意义。所以在新徽派建筑中运用,更多的是做作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符号来表现。
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方面,传统的砖、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的发展需求,所以在新徽派建筑的设计中,应当去抽象概括传统砖瓦等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传统建筑材料只作为辅助点缀材料,用的恰当更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3.地域建筑创作手法总结
基于上述对于徽派建筑的传统传承以及创作手法的分析,将其范围推廣到地域性建筑与乡土建筑的创作中,笔者将乡土地域建筑创作手法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是对于地域性建筑风格特征的提炼升华。传承乡土地域建筑的表象特征,使得传统元素适应与当代建筑,这就需要建筑师运用类型学的手法对地域传统元素进行提炼、精简、重构,从而传承并升华地域建筑的各种元素,维持地域性的建筑风貌特征。
其次是对于地域性建筑空间特点的把握。建筑的本质在于空间,建筑给人带来的内在精神感受也在于空间。所以对于地域建筑的传承,重点在于对于其空间本质特性的继承。
最后是对于地域性建筑技术的继承。传统的建造技术与建筑材料,是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与地域适应性创造手段。虽然往往传统的地域建造手法不适应当代建筑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改造,使其满足当代建筑适用、美观、安全的标准,同时有具有地域传统的建造特征。
参考文献
[1] 陆元鼎等.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 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金乃林.传承徽派建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 梁琍.新徽派建筑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86-87.
[5] 高璐璐.论在现代小区规划中的徽派建筑的实践[J].安徽建筑,2009,(1):32-37.
[6] 聂玮.徽州古居的现代叙事—类型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 安徽建筑,2011,(1):28-30.
[7] 单德启.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J].问题研讨.2008,(3):30-33.
[8] 曹磊. 徽派建筑的传承与发展—生态学下的新徽派建筑设计[J].福建建筑,2011,(6):9-11.
[9] 崔森淼.新徽派建筑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10] 周蕾.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及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