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列选段,完成习题。
(一)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去地三尺许。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之,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县①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逐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而蜘蛛复县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乃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吮其脑,果腹而去。
夫物之大小强弱有定,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選自《庸庵笔记》)
【注释】①县:通“悬”,悬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地三尺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B.一大蛇过其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若将逐蛇者/若士必怒
D.如是者三四/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
3. 蛇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蜘蛛能“吮其脑,果腹而去”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②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汩(ɡǔ):搅乱,扰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盖汝好学 / 盖大苏泛赤壁云 B.千里从师 / 齐师伐我
C.即是自不好学 / 是故谋闭而不兴 D.然今遣汝者 /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能 奋 然 勇 为 力 改 故 習 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三)子产论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崔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选自《左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产有疾/不以疾也 B.子必为政/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夫火烈/荷担者三夫。 D.故鲜死焉/ 芳草鲜美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水 懦 弱 民 狎 而 玩 之 则 多 死 焉 故 宽 难
3.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
(四)鲁恭重德化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①,不任刑罚。袁安②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③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②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③雉(zhì):野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阴使人往视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B.儿言雉方雏/有朋自远方来
C.不任刑罚/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久留徒扰贤者耳/徒以有先生也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 蝗 不 犯 境 一 异 也 爱 及 鸟 兽 二 异 也
3.选文结尾处,官差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
(五)清太祖躬行节俭
(清)陈康祺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①,恐草上浮雪沾濡②,撷③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法耳。”自是八旗臣民,无敢以瞉衣④华服从事者。
(选自《郎潜纪闻》)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沾濡:沾湿。③撷:摘取。④瞉(kòu)衣:华丽衣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祖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B.侍卫辈私语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躬行节俭/ 躬耕于南阳 D.汝等正当效法耳/恐托付不效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吾 岂 无 衣 而 惜 之 吾 常 以 衣 赐 汝 等 与 其 被 雪 沾 濡 何 如 鲜 洁 为 愈
3.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六)孔子相卫
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①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②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③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释】①跀(yu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②恶(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③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吾罪当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然方公之狱治臣也/方七百里,高万仞
C.孔子相卫/ 惠子相梁
D.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所以动心忍性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及 狱 决 罪 定 公 憱 然 不 悅 形 于 颜 色 臣 见 又 知 之
3.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
(七)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①素琴一张,弦徽②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释】①畜:通“蓄”。②徽:系琴弦的绳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引凄异 B.或载酒肴而往/ 或异二者之为
C.而畜素琴一张/ 素面朝天 D.但识琴中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3.文中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八) 苟变①食人二鸡子
子思②言苟变于卫侯③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④,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孫子,名伋,字子思。③ 卫侯:指卫慎公。 ④ 二鸡子:两个鸡蛋。⑤ 杞和梓,两木皆良材。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
A.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B.公再拜曰/子墨子起,再拜
C.然变也尝为吏 /诚以王吏之攻宋 D.其才可将五百乘/公与之乘
2.请用四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子 思 曰 夫 圣 人 之 官 人 犹 匠 之 用 木 也 取 其 所 长 弃 其 所 短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子思用才观点的理解。
(九)苻融验走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选自宋·郑克《折狱龟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冀州牧/以牒为械 B.莫知其孰是/孰视之
C.可二人并走/几欲先走 D.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有 老 姥 于 路 遇 劫 喝 贼 路 人 为 逐 擒 之 贼 反 诬 路 人
3.苻融断案采用的方法对你有何启示?
(十) 海大鱼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无③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④,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城薛:修筑薛地的城墙。②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官吏。③通“无”,不要。④ 齐阴,齐国的保护。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肉食者鄙 B.靖郭君谓谒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C.犹之无益也/香远益清 D.乃辍城薛/辍耕之垄上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齐 人 有 请 者 曰 臣 请 三 言 而 已 矣 益 一 言 臣 请 烹
3.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齐人进谏有何巧妙之处。
【参考答案】
(一)蜘蛛杀蛇
1.D(A.左右/答应;B. 下面/下车;C.像/如果。D 这样)
2.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
3.①蜘蛛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
②蛇只要疏忽一时,也会被弱者制服。
(二)与长子受之
1.D(A.如果/表推测句首语气词;B.老师/军队;C.判断动词 是/指示代词,这;D但是)
2.能奋然勇为/力 改 故 习/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3.①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②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影响父子关系;③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每点1分,多角度答题) (三)子产论为政宽猛
1.B(A病/ 快;B 第二人称,你;C发语词,用在句首/男子;D 少/鲜艳)
2.水 懦 弱/民 狎 而 玩 之/ 则 多 死 焉/ 故 宽 难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四)鲁恭重德化
1.D(A.暗地里/北面;B正当/地方;C.采用/责任;D. 只是)
2.今 蝗 不 犯 境/一 异 也/爱 及 鸟 兽/二 异 也
3.①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②差吏考察目的已达到。
(五)清太祖躬行节俭
1.C (A 听说/名声;B.私下/偏爱;C.亲自;D.效仿、学习/实现,成功)
2.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
3.启示: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厉行;②上行下效,作为上级或长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答对两点即可)
(六)孔子相卫
1.C (A 本来/顽固;B.当…的时候/方圆;C.当相国;D. …的原因/用来 )
2.及獄决罪定/ 公憱然不悦/ 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
3.①跀危认为自己确实有罪,应该受到处罚。
②跀危认为子皋有仁爱之心。子皋在断案时,反复对照法令,为跀危找出轻判的理由;依法处罚了犯人之后,子皋显出不安和同情的神色。
(七)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D(A连接,属文,写作/连续;B.有时/或许;C.不加修饰的;D.只)
2.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3.不是,他只是做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八)苟变食人二鸡子
1.B (A带领/大将 B第二次 C、官吏,名词/派官吏,动词
D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乘,“辆”或“量词”/乘车)
2.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3.答案示例:子思用才的观点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如生活中与别人相处时,要理解每个人都有着缺点和优点,要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要要求太高,这样才容易和人友好相处。(可多角度分析,言之有理皆可)
(九)苻融驗走
1.C(A.担任/当作;B.哪一个/通“熟”,仔细;C 跑 ;D.擅长/好的)
2.有 老 姥 于 路 遇 劫/喝 贼/路 人 为 逐 擒 之/贼 反 诬 路 人
3.答案示例:对貌似复杂的问题,只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就可迎刃而解。(可多角度分析,言之有理皆可)
(十) 海大鱼
1.D(A.谦称/目光短浅、见识浅陋;B.对…说/称谓;C.益处/更加;D.停止)
2.齐人有请者曰 / 臣请三言而已矣 / 益一言 / 臣请烹
3.①齐人先设置悬念,激发靖郭君的好奇心,以赢得继续说话的机会;
②再巧设比喻:以海大鱼为喻(类比),形象而巧妙地说明靖郭君与齐国的“鱼水关系”,让靖郭君幡然悔悟,放弃了“城薛”之举。
(一)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去地三尺许。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之,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县①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逐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而蜘蛛复县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乃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吮其脑,果腹而去。
夫物之大小强弱有定,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選自《庸庵笔记》)
【注释】①县:通“悬”,悬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地三尺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B.一大蛇过其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若将逐蛇者/若士必怒
D.如是者三四/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
3. 蛇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蜘蛛能“吮其脑,果腹而去”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②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子大全》)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汩(ɡǔ):搅乱,扰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盖汝好学 / 盖大苏泛赤壁云 B.千里从师 / 齐师伐我
C.即是自不好学 / 是故谋闭而不兴 D.然今遣汝者 /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能 奋 然 勇 为 力 改 故 習 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朱熹让儿子离家“千里从师”的原因。
(三)子产论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崔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选自《左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产有疾/不以疾也 B.子必为政/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夫火烈/荷担者三夫。 D.故鲜死焉/ 芳草鲜美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水 懦 弱 民 狎 而 玩 之 则 多 死 焉 故 宽 难
3.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
(四)鲁恭重德化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①,不任刑罚。袁安②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③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②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③雉(zhì):野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阴使人往视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B.儿言雉方雏/有朋自远方来
C.不任刑罚/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久留徒扰贤者耳/徒以有先生也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 蝗 不 犯 境 一 异 也 爱 及 鸟 兽 二 异 也
3.选文结尾处,官差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
(五)清太祖躬行节俭
(清)陈康祺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①,恐草上浮雪沾濡②,撷③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法耳。”自是八旗臣民,无敢以瞉衣④华服从事者。
(选自《郎潜纪闻》)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沾濡:沾湿。③撷:摘取。④瞉(kòu)衣:华丽衣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祖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B.侍卫辈私语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躬行节俭/ 躬耕于南阳 D.汝等正当效法耳/恐托付不效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吾 岂 无 衣 而 惜 之 吾 常 以 衣 赐 汝 等 与 其 被 雪 沾 濡 何 如 鲜 洁 为 愈
3.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六)孔子相卫
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①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②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③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释】①跀(yu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②恶(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③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吾罪当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然方公之狱治臣也/方七百里,高万仞
C.孔子相卫/ 惠子相梁
D.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所以动心忍性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及 狱 决 罪 定 公 憱 然 不 悅 形 于 颜 色 臣 见 又 知 之
3.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
(七)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①素琴一张,弦徽②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释】①畜:通“蓄”。②徽:系琴弦的绳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学善属文/ 属引凄异 B.或载酒肴而往/ 或异二者之为
C.而畜素琴一张/ 素面朝天 D.但识琴中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3.文中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八) 苟变①食人二鸡子
子思②言苟变于卫侯③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④,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孫子,名伋,字子思。③ 卫侯:指卫慎公。 ④ 二鸡子:两个鸡蛋。⑤ 杞和梓,两木皆良材。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
A.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B.公再拜曰/子墨子起,再拜
C.然变也尝为吏 /诚以王吏之攻宋 D.其才可将五百乘/公与之乘
2.请用四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子 思 曰 夫 圣 人 之 官 人 犹 匠 之 用 木 也 取 其 所 长 弃 其 所 短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子思用才观点的理解。
(九)苻融验走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选自宋·郑克《折狱龟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冀州牧/以牒为械 B.莫知其孰是/孰视之
C.可二人并走/几欲先走 D.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有 老 姥 于 路 遇 劫 喝 贼 路 人 为 逐 擒 之 贼 反 诬 路 人
3.苻融断案采用的方法对你有何启示?
(十) 海大鱼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无③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④,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城薛:修筑薛地的城墙。②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官吏。③通“无”,不要。④ 齐阴,齐国的保护。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肉食者鄙 B.靖郭君谓谒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C.犹之无益也/香远益清 D.乃辍城薛/辍耕之垄上
2.请用三条“/”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齐 人 有 请 者 曰 臣 请 三 言 而 已 矣 益 一 言 臣 请 烹
3.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齐人进谏有何巧妙之处。
【参考答案】
(一)蜘蛛杀蛇
1.D(A.左右/答应;B. 下面/下车;C.像/如果。D 这样)
2.而相制之机则无定/得其机则小可以制大/弱可以制强/盖斗智不斗力也
3.①蜘蛛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
②蛇只要疏忽一时,也会被弱者制服。
(二)与长子受之
1.D(A.如果/表推测句首语气词;B.老师/军队;C.判断动词 是/指示代词,这;D但是)
2.能奋然勇为/力 改 故 习/一 味 勤 谨/ 则 吾 犹 可 望
3.①担心儿子在家里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②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儿子,影响父子关系;③担心儿子在家里没有朋友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每点1分,多角度答题) (三)子产论为政宽猛
1.B(A病/ 快;B 第二人称,你;C发语词,用在句首/男子;D 少/鲜艳)
2.水 懦 弱/民 狎 而 玩 之/ 则 多 死 焉/ 故 宽 难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四)鲁恭重德化
1.D(A.暗地里/北面;B正当/地方;C.采用/责任;D. 只是)
2.今 蝗 不 犯 境/一 异 也/爱 及 鸟 兽/二 异 也
3.①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及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②差吏考察目的已达到。
(五)清太祖躬行节俭
1.C (A 听说/名声;B.私下/偏爱;C.亲自;D.效仿、学习/实现,成功)
2.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
3.启示: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厉行;②上行下效,作为上级或长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答对两点即可)
(六)孔子相卫
1.C (A 本来/顽固;B.当…的时候/方圆;C.当相国;D. …的原因/用来 )
2.及獄决罪定/ 公憱然不悦/ 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
3.①跀危认为自己确实有罪,应该受到处罚。
②跀危认为子皋有仁爱之心。子皋在断案时,反复对照法令,为跀危找出轻判的理由;依法处罚了犯人之后,子皋显出不安和同情的神色。
(七)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D(A连接,属文,写作/连续;B.有时/或许;C.不加修饰的;D.只)
2.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3.不是,他只是做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八)苟变食人二鸡子
1.B (A带领/大将 B第二次 C、官吏,名词/派官吏,动词
D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乘,“辆”或“量词”/乘车)
2.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3.答案示例:子思用才的观点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如生活中与别人相处时,要理解每个人都有着缺点和优点,要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要要求太高,这样才容易和人友好相处。(可多角度分析,言之有理皆可)
(九)苻融驗走
1.C(A.担任/当作;B.哪一个/通“熟”,仔细;C 跑 ;D.擅长/好的)
2.有 老 姥 于 路 遇 劫/喝 贼/路 人 为 逐 擒 之/贼 反 诬 路 人
3.答案示例:对貌似复杂的问题,只要抓住关键环节,让事实说话,就可迎刃而解。(可多角度分析,言之有理皆可)
(十) 海大鱼
1.D(A.谦称/目光短浅、见识浅陋;B.对…说/称谓;C.益处/更加;D.停止)
2.齐人有请者曰 / 臣请三言而已矣 / 益一言 / 臣请烹
3.①齐人先设置悬念,激发靖郭君的好奇心,以赢得继续说话的机会;
②再巧设比喻:以海大鱼为喻(类比),形象而巧妙地说明靖郭君与齐国的“鱼水关系”,让靖郭君幡然悔悟,放弃了“城薛”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