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安排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活动是教学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有效的作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养成勤学好练、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学习品质和良好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安排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必须把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水平作为教育的重点,而优化作业的设计与安排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精心设计与安排语文作业,恰当地选择练习方法,充分发挥作业的整体功能,才能达到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作业设计的依据
  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凭借字、词、句、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而教材中的作业题也往往体现了教材的知识点、教育点、能力训练点等。例如《花钟》(三年级上册第13课)的课后练习题:
  教材设计这道练习,其目的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让学生在填空,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中,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依据这一练习,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
  通过这一道作业,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作业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为指导,发挥作业的良性功能。
  二、作业设计的内容
  作业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内容多样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的作业内容应该多样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因此,平时设计的作业既要有书面的作业,也要有口头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努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课后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第3课《爬天都峰》的课文后面对本组的综合性学习作了提示,一是督促学生继续做好课余生活的记录;二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阶段性的交流。通过记录课余生活这一形式,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使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还可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那么在学习《火烧云》(四年级上册)前,可让学生观察形态各异的火烧云,然后画下来,感受火烧云多变的形状、绚丽的色彩;很多学生喜欢仿写,那么在学习儿童诗《我想》(五年级下册)后,要求学生仿写一节小诗,展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通过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贯穿于作业活动中,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2. 内容社会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设计一些社会化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有的老师在完成《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上册)教学任务后,设计了采集树叶标本的作业;有的在完成古诗《秋思》(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后,设计了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并读一读的作业;有的在教学《长城》(四年级下册)后,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写《长城导游词》的作业……这些作业活动都是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 内容情感性
  作业的活动内容要注意情感目标(即教育目标),励志激趣。例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上册)后,笔者设计了一道思考作业:“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的?你准备怎样去读书?”这道作业的情感目标很明显,它能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又如学完《慈母情深》(五年级上册) 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了解你的母亲,为母亲做一件事,自制一张贺卡,写一句深情的问候语给母亲。”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学会尊敬母亲、感恩母亲。
  4. 内容个体性(层次性)
  新课程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接受能力不一样,作业的难度、数量对他们的影响较大,许多差生往往因作业太深或太多而产生厌学的心理。要他们都爱学、乐学,就需要在作业的设计方面花点心思,让他们尝一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作业的个体性(层次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巩固生字时,笔者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默写(优生);读拼音写词语(中等生);照着课本抄写(差生)。原则上是按这样的要求去完成,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再如预习作业时,中下生只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分段等;而对优生还增加了有感情朗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习题、围绕中心体会重点语句、写批注等作业。同时,每周笔者还坚持出一道思考题,让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激发他们进一步动脑筋。例如将歇后语补充完整、猜谜语、成语接龙等等。坚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习机会,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足,差生“吃”得消,如此细水长流,既培养了优生,又照顾了差生。
  三、作业的时间和评价安排
  1. 作业的时间安排
  作业活动需要耗费时间。一次作业的时间计算,一般应包括作业的布置、辅导、思考、完成、修正全过程的耗时量。因此,设计作业要考虑时间因素,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特别要考虑中下生做作业的耗时量。大部分作业应当在课堂上完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梳理。小学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同时务必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作业时间,让他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和自觉修正作业的良好习惯。
  2. 作业的评价安排
  学生的作业本,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它体现着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每次作业后,都应安排一个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
  老师的评价分为書面评和面评(集体面评和个别面评)。例如,某学生的作业字体工整,可以在他的作业本上写“字体好”三个字。发现存在问题大的,可以集中面评,做到逐个过关。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尤为重要,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形式,锻炼了他们的评价能力,加深了对某一知识的印象,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以上所谈的几点,都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又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好的作业设计与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思考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安排的有效性,力求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的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须予以重视,不断融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有效地优化教学。文章结合《可爱的动物》这一课例,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引学生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情
自1985年起,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最近一次是2019年,调研结果仍未出炉。根据第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体育教学处于“边缘化”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
摘 要:体育选修课展开得好与坏与学校对体育选修课的正视程度成正相关。小学开展体育选修课能够增加学生对更多体育项目知识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体育技术专业的提升。文章以沙湾镇中心小学体育选修课教学为例,分析了学校推广体育选修课的意义,探究了沙湾镇中心小学开展体育选修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体育选修课实效性的策略。  關键词:小学体育;体育选修课;课堂实效  体育选修课在小学阶段的展开,对体育
摘 要: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建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关键在于建设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重点在于规范教学实施,难点在于推进劳动教育评价。文章简要地罗列和分析当前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存在的问题,详细地从目标体系、课程板块、实施路径、评价模式四方面阐述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关键词:新劳动教育;课程建构;课程实施  2020年3月2
【摘 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审题是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写作的限制和要求。培养审题能力,使学生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手段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审题  一、审明写作题材  小学阶段的作文一般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题材可以分为写事、写人、状物、写景四大类。审题时要明确这方面的要求。如《我真后悔》、《野炊》是写事的,《我
每年的中秋节,吃月饼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乐事。虽说市场上的月饼品类繁多,但如果自己制作月饼却可以享受别样的乐趣。下面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制作方法,和孩子、家人一起来DIY吧!    需要准备    白面粉 咸鸭蛋黄 红豆沙馅 白糖浆 碱水 生油 鸡蛋    制作步骤    1将白糖浆、碱水、生油、面粉一点点地融合,和成面团。面粉、白糖浆、碱水、  2把和好的面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并擀成一个个面饼待用。
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孩子变得脆弱了,自杀、他杀、杀他、离家出走……一起起、一幕幕,那些年少的生命,就此逝去。是孩子出问题了,还是老师、家长出问题了?  像巧合,又像刻意安排,内容不同、理念却相似的教育专著同期出现了。《教育是没有用的》、《一岁就上常青藤》、《透析童年——让爱走向成熟》、《学习哪有那么难》提醒我们,教育不只是教育技术,它还需要互动、需要感受孩子的感受、需要爱,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让它
摘 要:古诗词韵律优美、寓意深刻,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篇目,对于理解能力尚浅的小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绘画引入课堂,用“画”激趣,借“画”入境,以“画”悟情,也可以运用歌唱的形式,使诗歌形象得以丰满,使诗歌意境得以升华,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开展诗词教学。运用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诗词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语文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文章从“学会观察,善于发现…‘着重构思,拟好提纲…‘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三方面分析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此为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现在,很多小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文难,都有一种“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的心理。他们觉得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如何
摘 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小学生认知世界、思维能力的提升、审美体验的获得有着良好的提升作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模块正是为教师提供阅读教学资源,为学生打开阅读兴趣的起点。因此,笔者基于第三学段学生“快乐读书吧”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教学案例  一、深入阅读的重要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