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设计对城市广场动态感的塑造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城市广场的地形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广场形态的完整、功能的合理及景观的美化。科学合理的认识地形,利用地形可以大量的节省工程时间、金钱、人力和物力。本文通过广场地形对于广场平面布局的规划、广场的剖面形式的分析说明其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规划;广场地形;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Q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91-01
  一、引言
  人们通常把城市广场,称为城市的“客厅”,而地形是景观造景的骨骼。城市广场被有意识地作为城市活动的焦点,城市广场通常作为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组织集会、组织居民游览休闲、组织商业贸易等。景观实体的四大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水、植物、建筑及构筑物。地形起伏变化是其他诸要素的依托基础和底界面,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地形布置和设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他要素合理性。
  二、城市广场地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1.从整体出发。广场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或者是一个空地的利用,而是与城市设计与规划相挂钩的。广场设计应考虑周围的地形环境、整个城市的地形环境。
  2.强化地理特征。设计中应采取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处理模式与地方材料的运用,体现出地方山水景观的效果。利用地势的高差布局,在布局上采取阶梯、平台、阶地、斜坡等手法,突出层次感,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在此感受到广场中的动态感,又可以欣赏广场中的立体景观。
  3.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在进行地形设计时应从地形的现状出发,结合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等条件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在广场设计中利用地形的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并通过其他造景元素的配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且能过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公共场所。
  4.因地制宜,顺其自然。贵州属于多坡地地区,而广场的选择与造景深受地形影响,地形的高低变化赋予了坡地特有的景观意味,坡地轻松的轮廓线与建筑严谨硬朗的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软化了建筑硬朗的线条给人带来的生硬和紧张感,层次感的增加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心理感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从视觉、空间和情感等多方面获得场所体验。
  三、黎平县侗族文化广场现状分析
  怎样在民族系列元素中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广场,是本次研究的重点。设计区域内的现有植被、地形、景观建筑都是文化广场修建所运用的弥足珍贵的元素。由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多山地,所以堪舆文化中“风水依靠”、“建筑裹山”的依山布局规划,在贵州各地比较常见,黎平县城内有南泉山这一地标性山地,在广场的修建中借这一景观元素,利用地形的层叠感,营造高山仰止的文化氛围。侗族特色元素在广场设计中的运用。在广场原址上曾修建过的风雨桥,这一最具有代表性的侗族建筑,在规划设计中是可重点利用。小剧场的修建,要在地域文化特色元素基础上,为城市广场的造景中塑造建筑小品的“民族性”,进行地域特色景观的塑造。广场周围多山地地形,是群山围绕的的中间地带,位于居民区、两所学校的附近,附近居民的使用率比其他地方的人们要高,所以广场应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融合,贴近百姓的需求。广场与景区的连接过渡作用。黎平县侗族文化广场地处县城的郊区,在南泉山景区山角,坐拥美丽的南泉山,广场作为到达南泉山的过渡区域,有供游人集散、休息,车辆停泊的作用。利用地形的导向性作用,来引导游人从这一区域到达另一区域,可由封闭区引向开阔区域,或是由低处区域引向高处区域。
  四、黎平城市广场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主题性”因素。“主题”是城市广场设计的灵魂,“山地文化”与传统少数民族的元素相融合,可以增加广场的厚重感,同时对民族元素的设计运用也体现出城市广场的时代感。现有的广场原址上有侗族建筑物风雨桥与鼓楼,在中心部分的修建中,可以借助风雨桥与鼓楼的建筑风格,运用地形优势,做出独具地方特色的舞台模式。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而历史文化、宗族制度、伦理道德、美丽的传说故事都是通过歌声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有“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表演,“坐月歌”琵琶歌的演奏,作为侗族文化广场这一承办表演功能是必须具备的,历史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是灵魂,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中是打造城市特色的不可缺失元素。
  (二)地形因素。广场的地形是广场设计的首要因素,原址为坡地地形,背靠着南泉山,群山围绕。所以在平面布局规划中要突出其鲜明的地理特征,需要景观师,建筑师进行探讨商定的。广场的剖面形式是缓坡式的向着前方增高,中心表演广场的修建采用下沉式,作为中心景观进行塑造。在广场景观塑造中,遵循广场地形的一般设计原则,尽量采取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处理模式与地方材料的运用,体现出地方山水景观的效果。贵州黎平县侗族村寨,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中,屋顶的深色砖瓦,是一片古朴宁静感。在这样的原始景观中怎么与时代元素相平衡,山文化的历史厚重感下,宁静中会表达出不一样的,崇尚自然的中国山水观,还是以人为中心的西方山地观,坡地景观通过有效组织竖向空间变化形式创造出有地域及时代特点的、令人愉悦的、利于人们休息的、便于识别的景观空间。山地城市广场的地形优势:(1)因地制宜的利用现有土地类型,可以减少对于土壤的破坏,保护水土;(2)起伏变化的地形充满流动感,立体式布局区别于一般的平面化城市广场样式;(3)周围多山地地形,采用有落差变化的地形设计与周围地理环境特征相融合;(4)在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坡地地形的有效利用对于解决用地慌的问题是很有启发性的。
  (三)导向性因素。由于该广场位于南泉山风景区,所以在交通组织上要首先考虑人们参观、浏览、交往以及休闲娱乐的目的。地形因素的流动性运用,广场交通的停车、道路和内部人流组织,内部的道路组织配以具有导向性的景观进行引导,引导人们前进方向。具有起伏变化的道路设计更有指向性,只要坡度落差把握在合理的范围内,便是适宜各种人群样式特征。道路的流动性可以使广场更具有活力,可以引发行人步行的意愿。
  五、总结
  一个城市的个性是按照什么来创造的呢?那就是地形和风土,还有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灵气;而城市广场就是一个融合各种地方特色,向世人展现其时代感与文化底蕴的“窗口”。
  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规划方案的实现,平面规划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地形因素又是制约其平面规划的首要因素。地形特征与现有的景观要素相结合、地理环境特点与地域民俗特色的结合,同时在户外环境的每一部分都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城市的每一处地形设计到最小的细部处理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作者简介:姓名:朱文婷、姓别:女、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其他文献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文坛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之一,他潜心文学创作几十载,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意象书写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他在作品中选取与建构了一系列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映了作家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彰显出曹文轩的独特审美追求和艺术趣味,可以成为我们解读曹文轩文学世界的一把钥匙。基于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对“意象”的概念界定,本文以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为切入点,分析曹文轩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叙事功能、精神指向和生成原因,来把握曹文轩小说的创作特点。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摘要: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空缺,其背后隐含的是老年人需求指向与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为此,本文将杭州市主城区设为重点研究对象,拟对此地区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情况进行研究,探究养老机构如何经过自身的定位调整与入住的不同类型的老人实现双向的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供需匹配效果。  关键字:养老机构;机构养老;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飞快,但是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生相较于高职生来说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中职学生本身成绩就变不好,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再加上年龄小,认知能力差,纪律松懈,让老师很头疼。而根据他们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各方面的课外活动,能促进其积极性,让管理工作变得容易。  关键词:中职生;管理工作;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59-01  一、写作目的  金佩庆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所著《寻找做老师的感觉》一书是相当受人追捧的。我是一名大三的师范专业学生,今年九月我将要踏上实习岗位,明年我将正式成为一名教师。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做老师的启发和灵感。  二、摘要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本分,授业是基础,传道是根本。教师
期刊
顾太清,又名西林春,是晚清著名闺秀文人代表之一,著有诗集《天游阁集》、词集《东海渔歌》、小说《红楼梦影》及两部戏剧。她一生共存诗828首,词335阕,其中唱和诗词共有246首,占其诗词作品的五分之一。清代夫妇唱和及女性结社之风盛行,顾太清与丈夫及社中女性友人也留下不少往来酬唱之作。作为晚清满族闺秀文人的代表,她的唱和诗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唱和诗词是太清诗词作品中较有意义的部分,而至今对其唱和诗词的研究成果尚不充分。本文以她的唱和诗词为切入点,运用个案研究、量化统计、文化分析等方法,主要探讨了顾太清的交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一种以现代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勃然兴起。物质条件的丰富与文化消费的高度发展使大众文化不断衍生出新的类型和样态,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备受压抑的“快感”得到了解放,对“快感”的追逐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的突出特征。
  由于后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对大众文化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本文选择从大众文化的受众视角出发,将大众文化与其受众置于现实社会的语境之中,在理解受众在后工业时代的真实处境的基础上,对受众在接受大众文化过程中产生的“
摘要:预习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内容,对新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理解,并且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过程。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能及时发现自己哪方面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哪些知识是薄弱环节,有利于听课时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走。这样,也便于他们对听课内容有较强的选择性,利于学生知晓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当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有效方法后,他们的学习行为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学习效率也能随之得到很大的提
期刊
摘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也一样。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让学生善于积累素材,从日常发生的身边最熟悉的新鲜事、真情事中熟练地掌握选材的方法,紧跟时代步伐,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创作出精彩的感人至深的佳作。  关键词:作文;写作能力;素材;积累;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83-01  曾经有一幅
期刊
1970-80年代,对于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1975年出狱后的他,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新殖民主义对台湾的宰制,另一个是中国大陆“文革叙述”的冲击。对于第一个问题,陈映真对其采取揭露和批判的态度。对于第二个问题,一方面,“文革叙述”让陈映真陷入思想的困顿,另一方面,因为陈映真在1960年代已经具有左翼思想雏形,而七年的狱中学习坚定了他的“中国民族主义”立场,因此,他选择在深沉的思想苦闷中,努力重建理想。
  本文结合“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和“山路”系列小说,将陈映真在1970-80
摘要:聂树平《你唱过的歌长成树》在内容上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结合:以旧为新的学术积累与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的结合;对乡土故里的拳拳深情与冷静理性的学术眼光的结合,这正是作者作为古代文学研究者,长寿文化研究者,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三种身份叠加之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聂树平;长寿文化;重庆工商大学;辅导员;文学作品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