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建筑行业的工程价值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同样存在着一些漏洞,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提出一些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控制;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在投资的时候,与工程造价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对投资方的经济效益等是有着好处的。因此,将建筑工程造价重视并做好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的费用包括很多方面,如建筑安装时需要投入的费用,购买工程所需的工器具投入费用,以及工程施工的其他开销等。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只有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经济管理,才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没有做好,对于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来说具有直接的影响。建筑项目的工程规模较大,建设时间长,技术复杂,对人力、物力及财力消耗比较大,加上投入使用之后的经济效益诸多因素,如果决策出现失误的话,那么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从而合理的确定造价,保证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是各部门之间对定额的要求及掌握尺度不同,因此在执行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矛盾,从而导致定额使用单位很难适从,相关的主管部门也难以仲裁。
2. 2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建设施工市场竞争没有得到规范,供求关系失衡。现在建设施工的企业越来越多,资质上高低不一,导致供求失衡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像是压价承包等,这些对于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有不利影响。
2. 3工程管理水平落后
管理体系的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导致工程造价的管理不足。因为各部门之间或者部门内部之间涉及的工程造价制度和措施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协调的机制,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整体效率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4管理过程缺乏监控
现在的建筑市场管理相对混乱,出现很多的不正当竞争,这些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对工程的一个有效的监控,很容易出现像是盲目压低造价或者加大工程造价等问题的出现。
2. 5业主行为缺乏约束
现今,很多业主在工程发包时多为肢解工程多方发包,而很少从工程整体利益出发,或者依靠特权垄断发包。这些都是我国投资体制和责任机制缺乏规范法制管理所致。所以,业主的行为也对建筑市场的运行有影响。
3、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3.1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从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从而使成本控制实现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使目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企业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应该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建立一个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施工技术、企业经营、财务、材料、安全、质量、核算、定额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3.2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很重要的,应该推行设计招标,并选择一个好的设计单位。积极推进施工方案和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式,招标时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绿化、维护等综合进来,邀请多家参标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评比,不仅能够选出好的设计单位,还能够使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上的开拓创新,使其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开展限额设计控制造价,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者应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再通过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
通过使用合同措施来控制造价,现在我国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浅的,在进行设计变更的时候更是随心所欲,因此在制定合同经济条款时,应该增加设计变更和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
3.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时,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的编制标底,所谓标底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如果建设单位没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表,如果有条件的话,那么最好是自行编制。编制标底应该和市场的实际变化相符,做到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确保标底编制的质量,将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二是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对着这一点,业主可以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通过适合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不过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发包时应该引进竞争机制进行招标,才能够让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避免出现议标或变相议标。三是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若是想让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能夠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那么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是必须采用的方法。因此在招投标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放心,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四是慎重选择施工队伍,在挑选施工单位的时候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及技术要求认真选择。如果是工程规模大而且复杂的工程,应该选择有实力的施工单位,而一些小型项目就可以选择规模小的施工单位,这样才能够避免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报高价,甚至是做小项目是不重视工程质量的状况。
3.4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着诸多的因素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像是政策性的变动、市场供求的波动、施工周期延长及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等,因为涉及到的面比较广,而且工作量大,导致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变得复杂。所以要想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来进行,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需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对施工期间出现的设计变更应该严格控制,严格规范变更程序,如果工程确实要进行变更的话,那么应及时的进行工程量造价的变更分析。二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施工预算,需要定期对实际施工进度及施工图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如果出现超出设计预算的部分,应该与各施工部门沟通找出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及时的修改造价控制计划,从而对施工阶段的造价做到动态控制。
3.5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如实反映建设项目产品价格的阶段,属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和保修阶段的中间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是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一个检验环节,同时也能够看出投资使用是不是合理。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严格审核工程量、审核分项内容、审核项目单价、审核取费。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工程造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对于企业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更是应该被企业重视起来,在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中,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建设资金的流失,保证能够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述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朱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系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姜早龙. 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 M] .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建筑工程;控制;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在投资的时候,与工程造价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对投资方的经济效益等是有着好处的。因此,将建筑工程造价重视并做好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的费用包括很多方面,如建筑安装时需要投入的费用,购买工程所需的工器具投入费用,以及工程施工的其他开销等。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只有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经济管理,才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没有做好,对于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来说具有直接的影响。建筑项目的工程规模较大,建设时间长,技术复杂,对人力、物力及财力消耗比较大,加上投入使用之后的经济效益诸多因素,如果决策出现失误的话,那么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从而合理的确定造价,保证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我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是各部门之间对定额的要求及掌握尺度不同,因此在执行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矛盾,从而导致定额使用单位很难适从,相关的主管部门也难以仲裁。
2. 2市场供求关系失衡
建设施工市场竞争没有得到规范,供求关系失衡。现在建设施工的企业越来越多,资质上高低不一,导致供求失衡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像是压价承包等,这些对于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有不利影响。
2. 3工程管理水平落后
管理体系的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导致工程造价的管理不足。因为各部门之间或者部门内部之间涉及的工程造价制度和措施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协调的机制,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整体效率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4管理过程缺乏监控
现在的建筑市场管理相对混乱,出现很多的不正当竞争,这些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对工程的一个有效的监控,很容易出现像是盲目压低造价或者加大工程造价等问题的出现。
2. 5业主行为缺乏约束
现今,很多业主在工程发包时多为肢解工程多方发包,而很少从工程整体利益出发,或者依靠特权垄断发包。这些都是我国投资体制和责任机制缺乏规范法制管理所致。所以,业主的行为也对建筑市场的运行有影响。
3、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3.1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从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从而使成本控制实现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使目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企业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应该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建立一个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施工技术、企业经营、财务、材料、安全、质量、核算、定额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3.2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很重要的,应该推行设计招标,并选择一个好的设计单位。积极推进施工方案和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式,招标时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绿化、维护等综合进来,邀请多家参标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评比,不仅能够选出好的设计单位,还能够使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和建筑造型上的开拓创新,使其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开展限额设计控制造价,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者应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再通过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
通过使用合同措施来控制造价,现在我国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浅的,在进行设计变更的时候更是随心所欲,因此在制定合同经济条款时,应该增加设计变更和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
3.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时,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的编制标底,所谓标底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如果建设单位没有条件的话可以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表,如果有条件的话,那么最好是自行编制。编制标底应该和市场的实际变化相符,做到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确保标底编制的质量,将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二是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对着这一点,业主可以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通过适合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不过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发包时应该引进竞争机制进行招标,才能够让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避免出现议标或变相议标。三是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若是想让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能夠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那么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是必须采用的方法。因此在招投标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放心,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四是慎重选择施工队伍,在挑选施工单位的时候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及技术要求认真选择。如果是工程规模大而且复杂的工程,应该选择有实力的施工单位,而一些小型项目就可以选择规模小的施工单位,这样才能够避免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报高价,甚至是做小项目是不重视工程质量的状况。
3.4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着诸多的因素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像是政策性的变动、市场供求的波动、施工周期延长及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等,因为涉及到的面比较广,而且工作量大,导致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变得复杂。所以要想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来进行,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需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对施工期间出现的设计变更应该严格控制,严格规范变更程序,如果工程确实要进行变更的话,那么应及时的进行工程量造价的变更分析。二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施工预算,需要定期对实际施工进度及施工图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如果出现超出设计预算的部分,应该与各施工部门沟通找出原因并进行深入分析,及时的修改造价控制计划,从而对施工阶段的造价做到动态控制。
3.5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如实反映建设项目产品价格的阶段,属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和保修阶段的中间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是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一个检验环节,同时也能够看出投资使用是不是合理。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严格审核工程量、审核分项内容、审核项目单价、审核取费。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工程造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对于企业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更是应该被企业重视起来,在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阶段中,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建设资金的流失,保证能够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述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朱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系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姜早龙. 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 M] .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