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顺应高教大众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潮流,按照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党建工作进公寓是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何在公寓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发挥公寓的强大育人功能,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公寓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龙头”作用。
关键词:学生公寓 党建工作 有效机制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休闲放松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课堂。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和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公寓的育人功能越来越突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公寓的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渠道,创新工作载体,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努力创设全环境考察、全过程教育的工作格局。
1 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必要性。
1.1 落实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需要。学生公寓是学生的“家”,是同学问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公寓内表现真实,这将使考察、培养、发展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得到充分的保证。有些党员在形式上入了党,而思想上却没有入党:入党前一个样,入党后一个样;院系、课堂一个样,公寓里面又是一个样。这根本不符合一名真正党员的形象。党员不仅在学院里、学习上是同学的模范,在公寓里、生活上更要是同学的楷模。考察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这对原本以学院为主流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在公寓中建立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院系一专业一班级”向“学生生活园区一公寓楼一寝室”倾斜,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1.2 后勤社会化后,党组织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是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增强了学校竞争力,但与此同时对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在后勤企业对公寓管理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日益强化其服务功能,而缺乏有意识的育人管理,不能形成有效的育人环境,无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8小时之外,使党组织和学生获得了零距离的接触,既是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又是全面造就发展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2 党建工作进公寓面临的困境。
2.1 思想上缺乏重视。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口号提出已有几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一些党建工作者对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意识上存在认识错误,认为这是大而全、小而全,搞重复建设。意识上重视不够,实践中投入不够,公寓党建办公室的设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寓党支部的工作往往只是登记学生党员、向该党员所在的学院党组织反馈在公寓的表现情况等,其影响力和渗透力十分有限,学生对公寓党组织意识模糊,行动上也不会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公寓党建工作很难占领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
2.2 机制上缺乏完善。学生公寓形成后便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课堂之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原来的以院系为核心建立的组织体系,很多工作学院难以企及和深入,这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出现“盲点”或“空白”。另外,随着后勤设施服务的不断完善,学生的很多活动就在公寓内完成,如何引导他们在公寓内有序、健康地开展活动对高校完善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互联网进公寓,其以独有的资源丰富、信息共享、交互性强、传播快捷等特点,占据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业余时间,同时一部分学生还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这对党的工作机制是一个严峻挑战。
2.3 管理上缺乏协调。公寓党组织的功能对象主要是学生,而这些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学生所在的院系执行,这样就存在着双重管理的问题,公寓党组织与学院党组织必须有充分的联系。然而,在主观上,一些党建工作者会缺乏沟通意识或懒于沟通,与其麻烦地去沟通不如按照学院原有的框架去执行,或者拱手相让于公寓党组织去完成全过程:在渠道上,日常工作中公寓与学院缺乏一种制度化、常规化的渠道进行联系,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合乎程序的沟通与交流。如何协调学生公寓党组织与各院系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何种渠道联系,值得一线工作者探讨与研究,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2.4 程序上缺乏统一。公寓党建工作面临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学院的党建工作在发展党员程序上又存在着差别,这对公寓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在学院提出申请,在公寓里进行培养、考察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者就得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院及时沟通,否则往往会在学生入党发展时间上出现问题,这样两极的工作就会误了学生。
2.5 人力物力上缺乏保障。公寓党建工作是一项基础,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开展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划拨一定金额的活动经费及配置相应的公寓活动场所与设施。没有充分的人力物力保障,公寓党建工作难以开展,更是难以深化推进。
3 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有效机制探讨。切实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让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氛围,促进学生个人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好公寓党建工作,建立公寓德育新机制,真正实现党建工作公寓版延伸。
3.1 端正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育人“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公寓作为一个育人阵地来抓,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后勤公司的管理工作相统一,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公寓党建工作不是在搞重复建设,公寓党组织与各院系的党组织不属纵向隶属关系,而是分工协作、职责互补的关系。公寓党组织考察、培养,学院党总支考核鉴定的党建模式,可有效地弥补学院党总支因远离公寓而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不足的缺陷。
3.2 完善组织,建立制度。坚持“组织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的党建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公寓党建工作。以团总支为党小组,以公寓为党支部,建立高校学生公寓党组织体系:由公寓辅导员担任公寓党支部书记,由公寓辅导员、高年级学生担任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建立公寓党员干部队伍体系:干部队伍成为公寓党组织的体系传播者、教育管理者。组织覆盖公寓生活,管理深入生活内部,充分发挥公寓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公寓内的带头模范作用。
3.3 增加联系,开辟渠道。联系需要载体,沟通需要渠道。通过学校定期与不定期的会议打通公寓工作与学院工作平行的局面;通过党员常规与非常规的活动增进公寓党建工作者与学院党建工作者的交流;通过网络开辟党建工作群,让一线的党建工作者可以实时、直接地接触,进行信息地交流、讨论与互换。
3.4 规范发展,统一程序。公寓党建工作起步不久,很多工作模式还处于摸索与探讨阶段,只有规范程序,合理 定位,公寓党建工作才能得到同学的认可,才能得到学院的认可。目前,一些学校公寓党建工作只有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权力,没有发展预备党员及党员的权力,前期在公寓,后期必然要转到学院,公寓党建工作只有做到规范程序,才能与学院有进行良好的交接,否则在交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尴尬的局面,而且还会误了学生。学校组织部统一各学院的党员发展程序,为公寓与学院党建工作的交接搭好平台。
3.5 开展活动,组织生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实行党员生活制度。公寓党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宣传“红色网站”;公寓中设立支部活动室,开展党小组之间的各类活动,使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成人格、知识、能力的提高;组织开展“学生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增强联系党员的组织观念、组织纪律;组织开展“树好以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办好~件事情,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活动,使原来仅在学院范围发挥的学生党员作用延伸进学生公寓。
通过建立公寓学生党组织,以党建带动团学建设、带动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以骨干队伍建设带动学风、校风建设;以制度为保障,以网络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使高校党建工作的触角能触及更深,使园区的育人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静萍,对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3)
2 谢俊才,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3)
3 梁忠厚,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4):388~389
4 潘从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探索与实践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15(1)
5 杨洁,谈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 李萍,学生公寓:当今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盐城工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3
7 吴春丽,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模式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
8 张志军,支部建在公寓中——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
关键词:学生公寓 党建工作 有效机制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休闲放松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课堂。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和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公寓的育人功能越来越突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公寓的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渠道,创新工作载体,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努力创设全环境考察、全过程教育的工作格局。
1 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必要性。
1.1 落实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需要。学生公寓是学生的“家”,是同学问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公寓内表现真实,这将使考察、培养、发展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得到充分的保证。有些党员在形式上入了党,而思想上却没有入党:入党前一个样,入党后一个样;院系、课堂一个样,公寓里面又是一个样。这根本不符合一名真正党员的形象。党员不仅在学院里、学习上是同学的模范,在公寓里、生活上更要是同学的楷模。考察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这对原本以学院为主流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在公寓中建立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院系一专业一班级”向“学生生活园区一公寓楼一寝室”倾斜,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1.2 后勤社会化后,党组织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是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增强了学校竞争力,但与此同时对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在后勤企业对公寓管理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日益强化其服务功能,而缺乏有意识的育人管理,不能形成有效的育人环境,无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8小时之外,使党组织和学生获得了零距离的接触,既是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又是全面造就发展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2 党建工作进公寓面临的困境。
2.1 思想上缺乏重视。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口号提出已有几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一些党建工作者对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意识上存在认识错误,认为这是大而全、小而全,搞重复建设。意识上重视不够,实践中投入不够,公寓党建办公室的设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寓党支部的工作往往只是登记学生党员、向该党员所在的学院党组织反馈在公寓的表现情况等,其影响力和渗透力十分有限,学生对公寓党组织意识模糊,行动上也不会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公寓党建工作很难占领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
2.2 机制上缺乏完善。学生公寓形成后便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为课堂之外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原来的以院系为核心建立的组织体系,很多工作学院难以企及和深入,这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出现“盲点”或“空白”。另外,随着后勤设施服务的不断完善,学生的很多活动就在公寓内完成,如何引导他们在公寓内有序、健康地开展活动对高校完善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互联网进公寓,其以独有的资源丰富、信息共享、交互性强、传播快捷等特点,占据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业余时间,同时一部分学生还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这对党的工作机制是一个严峻挑战。
2.3 管理上缺乏协调。公寓党组织的功能对象主要是学生,而这些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学生所在的院系执行,这样就存在着双重管理的问题,公寓党组织与学院党组织必须有充分的联系。然而,在主观上,一些党建工作者会缺乏沟通意识或懒于沟通,与其麻烦地去沟通不如按照学院原有的框架去执行,或者拱手相让于公寓党组织去完成全过程:在渠道上,日常工作中公寓与学院缺乏一种制度化、常规化的渠道进行联系,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合乎程序的沟通与交流。如何协调学生公寓党组织与各院系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何种渠道联系,值得一线工作者探讨与研究,处理不当,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2.4 程序上缺乏统一。公寓党建工作面临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学院的党建工作在发展党员程序上又存在着差别,这对公寓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对于在学院提出申请,在公寓里进行培养、考察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者就得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院及时沟通,否则往往会在学生入党发展时间上出现问题,这样两极的工作就会误了学生。
2.5 人力物力上缺乏保障。公寓党建工作是一项基础,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开展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划拨一定金额的活动经费及配置相应的公寓活动场所与设施。没有充分的人力物力保障,公寓党建工作难以开展,更是难以深化推进。
3 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有效机制探讨。切实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公寓,让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氛围,促进学生个人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好公寓党建工作,建立公寓德育新机制,真正实现党建工作公寓版延伸。
3.1 端正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育人“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公寓作为一个育人阵地来抓,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后勤公司的管理工作相统一,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公寓党建工作不是在搞重复建设,公寓党组织与各院系的党组织不属纵向隶属关系,而是分工协作、职责互补的关系。公寓党组织考察、培养,学院党总支考核鉴定的党建模式,可有效地弥补学院党总支因远离公寓而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不足的缺陷。
3.2 完善组织,建立制度。坚持“组织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的党建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公寓党建工作。以团总支为党小组,以公寓为党支部,建立高校学生公寓党组织体系:由公寓辅导员担任公寓党支部书记,由公寓辅导员、高年级学生担任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建立公寓党员干部队伍体系:干部队伍成为公寓党组织的体系传播者、教育管理者。组织覆盖公寓生活,管理深入生活内部,充分发挥公寓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公寓内的带头模范作用。
3.3 增加联系,开辟渠道。联系需要载体,沟通需要渠道。通过学校定期与不定期的会议打通公寓工作与学院工作平行的局面;通过党员常规与非常规的活动增进公寓党建工作者与学院党建工作者的交流;通过网络开辟党建工作群,让一线的党建工作者可以实时、直接地接触,进行信息地交流、讨论与互换。
3.4 规范发展,统一程序。公寓党建工作起步不久,很多工作模式还处于摸索与探讨阶段,只有规范程序,合理 定位,公寓党建工作才能得到同学的认可,才能得到学院的认可。目前,一些学校公寓党建工作只有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权力,没有发展预备党员及党员的权力,前期在公寓,后期必然要转到学院,公寓党建工作只有做到规范程序,才能与学院有进行良好的交接,否则在交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尴尬的局面,而且还会误了学生。学校组织部统一各学院的党员发展程序,为公寓与学院党建工作的交接搭好平台。
3.5 开展活动,组织生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实行党员生活制度。公寓党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宣传“红色网站”;公寓中设立支部活动室,开展党小组之间的各类活动,使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成人格、知识、能力的提高;组织开展“学生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增强联系党员的组织观念、组织纪律;组织开展“树好以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办好~件事情,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活动,使原来仅在学院范围发挥的学生党员作用延伸进学生公寓。
通过建立公寓学生党组织,以党建带动团学建设、带动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以骨干队伍建设带动学风、校风建设;以制度为保障,以网络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使高校党建工作的触角能触及更深,使园区的育人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静萍,对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3)
2 谢俊才,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3)
3 梁忠厚,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4):388~389
4 潘从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探索与实践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15(1)
5 杨洁,谈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 李萍,学生公寓:当今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盐城工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3
7 吴春丽,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模式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
8 张志军,支部建在公寓中——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