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市职工教育办公室积极实施以“一一二三”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数以千计的企业管理人才、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一”是强化一种理念,即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提高企业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加强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个“一”是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规范有序的企业培训管理机构(职教办)、培训机构(院校、基地)和企业等多方参与、对接合作的培训互动网络体系,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互惠共赢。“二”是打造两大基地,即打造制造业培训和实习实训两大基地,以此为载体,推动人才培养,争取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三”是完善三种模式,即校企联合探索完善订单培养、资助合作、委托办学三种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引导
威海职教办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大力宣传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意义,宣传开展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省职工教育系统第一个设计制作并开通了职业成人教育网站,免费为企业宣传培训政策,介绍培训方法,推广先进经验,解决疑难问题,聘荐师资教材,提供咨询服务。广泛开展为企业送培训理念活动,提炼出“职工教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动力在于员工、员工的素质在于培训”等10多条培训观念,多方筹集资金8万多元印刷成册,无偿赠送企业。
协调服务
克服“不收职工教育基金,企业培训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的思想,坚持只予不取,真心实意办实事。围绕企业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抓协调服务,对企业力所能及的培训,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选聘教师教材、组织考核和评估,威海市职教办先后帮助东泰绣品等8家企业制订培训计划18项,赠送教材2000多册;对企业力不从心的培训,组织举办了管理技巧与实务、现代物流、品牌战略等方面的讲座、报告会和培训班,年内共举办培训班、报告会和专家讲座9批(次),培训干部职工3000多人。
企校合作
威海职教办深入制造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企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关于威海市企校合作的调查与思考》,为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被评为威海市2006年度调研成果一等奖。市职教办还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校企双方互相了解,联合办学,“把学校建在车间”,“把车间建在学校”,通过订单培养、资助合作、委托办学等模式,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召开校企联谊会、供需见面会,培养对口人才。在加强市内职业院校与本地制造业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与市外院校的合作,先后与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达成协议,在我市开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班和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班。联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市建立了5个技术开发中心,帮助清华大学在威海市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
基地建设
围绕威海市制造业五大产业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制造业培训和实习实训两大基地,支持建立了17处制造业培训基地和16处企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其中2处基地被山东省经贸委授予山东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督导有关部门加大对基地的投入力度,完善设施,努力创造良好的培训实训条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和“双师证”认定活动,提高培训实训的质量和能力。现在威海市已形成了初、中、高三级培训平台,每年能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人才1万多人。
分类培训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坚持脱产、半脱产和业余自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结合,长、中、短期相结合,切实加强以工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对技术工人和关键岗位工人,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通过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一”是强化一种理念,即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提高企业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加强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个“一”是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规范有序的企业培训管理机构(职教办)、培训机构(院校、基地)和企业等多方参与、对接合作的培训互动网络体系,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互惠共赢。“二”是打造两大基地,即打造制造业培训和实习实训两大基地,以此为载体,推动人才培养,争取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三”是完善三种模式,即校企联合探索完善订单培养、资助合作、委托办学三种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引导
威海职教办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大力宣传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意义,宣传开展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省职工教育系统第一个设计制作并开通了职业成人教育网站,免费为企业宣传培训政策,介绍培训方法,推广先进经验,解决疑难问题,聘荐师资教材,提供咨询服务。广泛开展为企业送培训理念活动,提炼出“职工教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动力在于员工、员工的素质在于培训”等10多条培训观念,多方筹集资金8万多元印刷成册,无偿赠送企业。
协调服务
克服“不收职工教育基金,企业培训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的思想,坚持只予不取,真心实意办实事。围绕企业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抓协调服务,对企业力所能及的培训,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选聘教师教材、组织考核和评估,威海市职教办先后帮助东泰绣品等8家企业制订培训计划18项,赠送教材2000多册;对企业力不从心的培训,组织举办了管理技巧与实务、现代物流、品牌战略等方面的讲座、报告会和培训班,年内共举办培训班、报告会和专家讲座9批(次),培训干部职工3000多人。
企校合作
威海职教办深入制造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企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关于威海市企校合作的调查与思考》,为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被评为威海市2006年度调研成果一等奖。市职教办还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校企双方互相了解,联合办学,“把学校建在车间”,“把车间建在学校”,通过订单培养、资助合作、委托办学等模式,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召开校企联谊会、供需见面会,培养对口人才。在加强市内职业院校与本地制造业合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与市外院校的合作,先后与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达成协议,在我市开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班和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班。联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市建立了5个技术开发中心,帮助清华大学在威海市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
基地建设
围绕威海市制造业五大产业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制造业培训和实习实训两大基地,支持建立了17处制造业培训基地和16处企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其中2处基地被山东省经贸委授予山东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督导有关部门加大对基地的投入力度,完善设施,努力创造良好的培训实训条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和“双师证”认定活动,提高培训实训的质量和能力。现在威海市已形成了初、中、高三级培训平台,每年能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人才1万多人。
分类培训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坚持脱产、半脱产和业余自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结合,长、中、短期相结合,切实加强以工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对技术工人和关键岗位工人,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通过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