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中的应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造的精神财富,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具有强大的激励教育功能。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和践行并不容乐观。文章立足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说理课堂、红色体验、助力校园文化、挖掘红色资源时代价值几个方面,探索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途径。
  [关键词] 红色资源;革命精神;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50-03
  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为大学生发挥潜能提供了无限的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巨大挑战。他们的精神状态受到社会复杂因素的影响很大,思想层次参差不齐,观念和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倾向,对社会问题的判断都有自己的想法。高校思政教育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承担着使其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同主流价值观,继承革命精神,践行时代精神等时代责任。形成于革命时期的革命故事、革命精神、革命遗迹等红色资源,不仅是革命时期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应立足于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教育资源,发掘红色资源的时代应用价值。
  一 厘清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中国特色的思想教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进程中留存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讲到红色资源要弄清两个关键问题。
  1 红色资源不等于革命历史知识
  历史是过去的时间,但过去的不全部都是历史,只有留下人类痕迹和影响的过去才是历史。红色资源不仅仅是革命历史时期发生的历史故事、红色旧居中的生活用品、武器枪支,中共领导人和革命军人创作的文字图片,以及战争遗迹等物质和非物质的遗留物,这些只能是红色历史知识,是红色资源的存在形式。其实,对于今天而言,红色资源更大的意义在于其丰富的教育功能,比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情感意志教育等。不管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这些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不应该随着痕迹的老化而消逝。全面开发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形式,对于提高大学生革命认同感,主动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 红色资源教育意义的非地域性
  根据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域先后或者同时进行着革命实践。而且,因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地理状况的差异性等原因,即使同一时期的革命在不同地域也表现迥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转战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发生很多感人的事迹,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些虽然具有地域性,但是革命精神的教育功能和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尤其在今天的网络时代,红色资源跨时空共享已经成为必然。
  二 大学生对革命精神认同态度的现状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历史时期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立场、政治信仰、工作作风等一系列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所依托的地理名词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正是从这些关乎中国共产党命运的地理名词开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星星之火点燃了,随之燃遍大江南北,最后取得彻底的胜利。这些地理名词并非简单地记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足迹,它们更蕴含了勇闯新路、意志坚定、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若非这些革命精神所发挥出的激励和价值引导作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不会取得胜利。如今、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阶段,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接踵出现,尤其在开放的网络环境里,各种价值观和态度随意传播,对大学生的革命史观必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考量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践行和认同态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观察、交谈和问卷等形式,了解到目前大学生革命精神认知认同态度整体上是好的,对革命精神是认同的,对历史虚无主义造谣生事的行径基本能够认清,但是部分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同态度存在偏颇,主要有两方面表现。
  1 实用主义
  革命精神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毛泽东说过,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经过应试教育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点了解,加上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媒体等途径对中国革命精神有粗浅的认识,他们也懂得革命精神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作用,但是一旦被问到“能否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革命精神在今天的表現”时,他们往往表示,革命精神是革命时期形成的,有当时历史条件的因素,今天再提革命精神已经不合时宜、或者没有必要,因为今天不用艰苦奋斗、不需要牺牲精神,至于如何服务群众,更是一头雾水。他们往往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考试的一项任务完成,根本没有也不会去深入挖掘内涵,更谈不上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体验,严重知行脱节。
  2 信念动摇
  信念是理想的坚强动力和精神力量,有了信念,一个人才会克服困难愈战愈勇;一个国家才会团结一心、攻克难关,实现远大理想。大学生在对革命精神的认识和认同态度上,信念仍不够坚定。受不良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报道的影响、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引诱、加上对“抗战神剧雷人剧情”产生反感情绪等原因,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进而怀疑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否定当前中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和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他们有些人的想法自私且偏激,道德观念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理想信念迷失。这些人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和认同仍止步于感性层面,还没有达到理性深度,对革命精神的学习和实践较为被动。
  三 激活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革命精神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用24年的时间使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凭借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增添了宝贵的红色资源。今天,不能让这些红色记忆遗忘在21世纪的繁华里,激活这些红色资源,使其既保留历史真实又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成为新时期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教育的优质素材。   1 把握深入人心的说理课堂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公共课程体系已经日趋完善,不仅规定了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内容,也规定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内容。因为教育的联系性和递进性,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安排中,学生会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接受一些国史、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在这些基础上,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上。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学知识讲授相比,帮助大学生端正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感显然更重要;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范学习和死记硬背相比,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然更重要。
  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源,并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列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数十年的时间和无数革命先烈的血汗乃至生命造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这段革命历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史料依据,理论灌输必须结合中国共产党数十年的革命实践才会有更好的效果。红色资源进课堂,这不仅是思政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提高思政说理课堂教育实效的正确选择。
  2 参与红色体验,感受革命精神
  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整体上认为有必要学习和弘扬革命精神,并且能够以标准答案式的内容回答简单的理论问题和识记问题。但是真正源于兴趣爱好而深入自学和探究的学生人数非常少,理工科学生尤其如此。出现这种现象,与大学生长期侧重接受式学习书本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体验分不开。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观点,主体通过感觉器官与对象接触后产生的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是对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和表面现象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关于对象本质、内在必然和规律性的认识。可见,不论是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还是实现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并且检验认识正确与否也要回归实践。
  社会生活本身就是实践,要想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真正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红色体验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一次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登过的山、挑过的担。当体验者们精疲力竭,大汗淋漓,仍不忘相互激励,相互帮助时,才可能深刻体验到当年红军革命和创业的艰苦,领悟到理想信念和团结互助的力量。
  “红色体验”教学法侧重学生身临其境、亲力亲为的体验过程和体验后的感受,借此加深对革命道路和革命思想的理解,通过自身思考和领悟,主动接受和认同革命精神,并使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精神品质。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激励自己,指引自己的奋斗方向。
  3 用红色资源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价值取向和整体精神状态,以及展现给外界的文化形象。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指学生活动。通常所指的校园文化就是校园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同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激励、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引入红色资源来提升活动的精神内涵和正能量。同时,红色资源也可以借助校园活动的平台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红色资源与校园活动结合,不仅让学生对红色资源加深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满信心。也让学生感到革命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生活中处处可以践行革命精神。
  第一, 通过开展红色演讲、红歌比赛、“手绘党史”、革命知识竞赛、学术研讨、访谈革命后代等活动,鼓励大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深入领会革命精神内涵。
  第二,通过校园媒体平台,比如广播、校报等,宣传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人物的事迹。确保校园里这些文化载体传播先进文化的方向。
  第三,使用好网络文化传播平台。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娱乐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逐渐离不开网络,在网络花费的时间几乎占据大学生课余全部时间。网络上每天都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的观点。比如,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通过网络走进大学生视野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仅仅依靠思政课堂恐怕收效甚微,学校可以建设一个能起到正本清源作用的红色网站,通过该网站传播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解答学生思想疑问,澄清网络谣传,引领校园文化等。
  4 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应用
  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道德和革命精神教育时,一要借助红色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对紅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又要做到多元化、大众化,还要兼顾共享性和可持续性,要将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人文熏陶、生态休闲等结合起来。二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喜好的时代特征。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对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和精神塑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新内涵,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三要创新红色资源传播载体。传统文化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以更主动积极的态度创新资源传播载体。通过网络、手机APP等新媒体宣传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特色资源,拓宽传播途径;制作多媒体记录片,打造由观众喜爱的实力派演员参演的“红色电影”或者“红色电视剧”,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表现手段再现真实的革命历史和历史人物;收集整理民间经典红色歌谣和故事,用这些留在群众心中的“红色印象”增强革命精神教育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德满.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2]黄波粼,刘霏.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力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1).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霞.红色文化资源也应发展和创新[N].光明日报.2014-11-22. http://epaper.gmw.cn/gmrb/html/
  [5]莫建成.发掘红色资源 加强党性教育.共产党员网[EB/OL].
  2013-07-09. http://jiaoliu.12371.cn/2013/07/09/
  ARTI1373356261234849.shtml.
其他文献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细节做的好,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细节做得不好,则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
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同时,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碉堡”.在学生写作的众多文体中,记叙文可以说是学生常常会写,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文体.那要
[摘 要] “1+1”人才培养模式是两年制专升本教育的一种新型尝试,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专升本教育从理论到理论、从学校到学校的封闭式人才培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完全学分制下的专升本教育以“基础知识够用、专业口径适宽、专业技能良好”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灵活的选课为手段,以丰富多样的校内选修课程、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践课程以及企业顶岗训练的实习课程为选课资源,搭建“三体系+五平台”的“1+1”人才
[摘 要] 近些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社会的就业岗位有限,岗位与人才的供需关系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用人单位的门槛随之水涨船高,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困境。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各所独立院校推进教育改革和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独立学院;就业
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还包括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文化传播和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启发。要
[摘 要] 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全程化即将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两年学习的全过程中,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横向上相互渗透,纵向上循序渐进,以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性地促进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全程化模式实质上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一种理念和操作路向,其实施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是基础,变革课程实施方式是关键,加强服务与考核是保障。  [关键词] 教育硕士;实
[摘 要]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当今时代和社会的普遍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对于行业特色院校,由于其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特色,尤其重视符合行业需求的多層次创新性人才培养,但其同时作为地方高校,得到的资源和政策扶助有限,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和规模。为此,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能机学院为例,阐述了行业特色院校面临的转型压力,同时依据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创新性的构建原则,给
提高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凯里学院部分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状况调查为契机,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特征这一现状,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
[摘 要] 良好的工作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能够在毕业时成功收获一份既适合自己又可以回报社会的工作,顺利地与社会对接,是迈向成功的一个良好开端。因此,高校学生应重视职业潜质的培养。主要应做到:尽快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着力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做好充分的就业前期准备工作。  [关键词] 高校;就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肩负食物供给、提供多样化需求、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和优化生态环境任务的涉农专业大学生,其就业质量尤其需要关注。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提高组织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本文从涉农专业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新形势出发,从现代人力资源视角剖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涵,围绕“培训开发、组织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