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明确指出,加强项目设置与国家重大科技规划的紧密结合,提升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协同衔接利于整合项目间的立项、执行、验收和成果等资源,同时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但目前国内自然科学基金与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衔接还比较欠缺,基础研究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应用.通过研究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协同衔接特点与现状,分析国内科技计划衔接存在的问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其他科技计划协同衔接提供参考.
【机 构】
: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300120;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3002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明确指出,加强项目设置与国家重大科技规划的紧密结合,提升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协同衔接利于整合项目间的立项、执行、验收和成果等资源,同时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但目前国内自然科学基金与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衔接还比较欠缺,基础研究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应用.通过研究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协同衔接特点与现状,分析国内科技计划衔接存在的问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其他科技计划协同衔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煤层气管柱结垢机理、规律及固体酸除垢,解决煤层气管柱结垢及垢下腐蚀的问题.采用EDS、XRD对煤层气井下垢样成分进行分析,通过Davis-Stiff饱和指数法对水质的碳酸钙结垢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以氨基磺酸为主的固体酸除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区块管柱的垢样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且含有少量腐蚀产物.水质有明显的碳酸钙结垢趋势,且随着开采的进行,矿化度不断升高,水质腐蚀性增强.水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导致结垢的主要因素.以氨基磺酸为主的固体酸对碳酸钙垢有较好的除垢效果,反应产物为可溶性盐,避免二次结垢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液一直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实验室师生的安全,而且严重关系着生态环境保护.在常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废液管理的困境和产生危害,提出了基于水质监测的高校危险化学品废液监控策略,构建完善的监控体系运行机制.通过实践证明,该策略不仅为废液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且有效强化了废液管理,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危化品废弃物管理提供方法和借鉴.
采用四点弯曲加载方式,在饱和H2 S溶液和模拟油田含H2 S/CO2共存条件下,分别对P110、N80和C110油管材料的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对比了3种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饱和H2 S溶液中,P110材料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N80和C110材料对应力腐蚀开裂不敏感.在模拟油田含H2S/CO2共存条件下(H2S含量5.30%,CO2含量1.66%,矿化度298708 mg/L),试验温度从80℃升至180℃时3种材料均未发生H2 S应力腐蚀开裂现象,对应力腐蚀开裂不敏感;但随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的静电风险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目前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均存在对静电防控的意识淡薄、防控措施较少的现象,这导致了静电的产生及聚集未及时解决,并可能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高校实验室相关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静电的特征与危害.首先对静电风险进行分析,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针对实验室静电风险进行全面的静电风险辨识,结合风险辨识结果制定实验室静电的防控措施,并将其严格落实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从而全面提高实验工作人员对静电安全的
通过对5种常见管道腐蚀风险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比选,确定出了适用于塔河油田的腐蚀风险预测方法.借助遗传算法对经典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优化,有效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管道腐蚀速率计算方法,根据腐蚀速率对管道腐蚀程度进行风险分级,结合塔河油田管道类型、H2 S含量、人口密集度、自然环境获得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分级,最终获得管道风险度和风险级别.识别出目前管道腐蚀穿孔泄漏安全风险在12区、环保风险在塔河油田TP区块.分别选取7个区块中的典型管线开展腐蚀风
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促进低碳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但是二氧化碳驱注采井管柱失效是每个油田面临的普遍问题,影响了二氧化碳驱工艺的大规模推广.结合江苏油田二氧化碳驱现场状况开展了注、采管柱失效机理研究,明确了压力、温度、氢致腐蚀开裂等因素与管柱失效的关联关系,从管材优选、管柱优化、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对钻完井、注入、采出全过程制定了预防对策,特别是压力、温度管控在管柱失效预防上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西北某油田三相分离器严重腐蚀问题,通过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细菌培养、腐蚀产物微观表征、腐蚀模拟实验、泥垢对腐蚀的影响及涂层性能测试等对三相分离器材质进行腐蚀失效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三相分离器水线以下内壁首先发生氧腐蚀,并且在由垢层产生的闭塞电池导致的自催化效应与细菌腐蚀的协同作用下,三相分离器水线以下罐体内壁发生快速腐蚀.由腐蚀对策研究成果可知,对三相分离器的材质进行优选,或改变分离器结构可有效改善腐蚀情况.
塔河油田某含硫湿气管道近年来集中发生腐蚀穿孔,基于现场失效管样和积液样本,通过管材理化性能测试、腐蚀形貌表征、腐蚀产物分析和细菌基因测序等手段,揭示管道腐蚀穿孔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失效管道材质各项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发生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管道低洼处和爬坡段形成积液,H2 S/CO2构成酸性腐蚀环境,其中H2 S腐蚀占主导.同时在腐蚀产物中培养出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等细菌,且腐蚀穿孔部位存在细菌代谢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对管道清出积液进行细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细菌类型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主,因此认为腐
国内某页岩气井管柱发生外表面腐蚀失效.采用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XRD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油管腐蚀机制.结果表明浅井段油管发生严重局部腐蚀,表面腐蚀产物中存在FeS;深井段油管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中未见硫化物,主要为FeCO3.页岩气井下管柱随井深变化展现出不同腐蚀特征,浅井段由于温度较低,硫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管柱出现细菌腐蚀;深井段由于环境温度高,有效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管柱主要呈现CO2造成的均匀腐蚀.建议重点针对浅井段细菌腐蚀开展杀菌
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结合服役工况,对注水井采油树测试阀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阀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满足API Spec 6A—2018标准要求;测试阀内壁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3、FeS、Fe2 O3和CaCO3组成.测试阀腐蚀为溶解氧腐蚀、CO2腐蚀和细菌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