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的豫南大地,骄阳似火,记者一行前往驻马店市西平县,在县水产工作站站长徐伟民的引领下,来到位于专探乡双河村的双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基地,探寻西平现代渔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秘诀。
作为全国无公害产品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双河水产养殖基地已小有名气。“高温季节鱼塘缺氧可以做到提前预警,全自动供氧预警系统可有效应对鱼类缺氧。只要打开视频监控,就算管理员不在现场,鱼塘的每个角落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仅省去了技术人员来回奔波的麻烦,也使得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准确!”养殖基地管理人员欣喜地对记者说。
柳叶河是贯穿西平东西的主要河道,双河水产养殖基地背靠柳叶河水域,沿河农户对水产养殖有着娴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双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围绕草鱼无公害养殖这一主推技术,制定了详细的养殖技术规程,按照水深3米,鱼池浆砌、设施配套、排灌分离的基本要求,开展草鱼高密度分层混养、甲鱼混养和精养鱼池高效健康养殖,年产成鱼30万斤以上,年创效益50万元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双河水产养殖基地是西平县现代渔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西平县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年水产品产量6800吨,养殖品种10余个。已创建农业部水产养殖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河南省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6处,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拥有河南省农业厅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0个;水产专业养殖有限公司及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达23家。
西平县水产业生产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2013年以前,水产养殖多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滞后,缺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2013年以来,国家作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渔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和部署,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因势利导,以发展培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协会为突破口,把众多分散的水产养殖经营者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规范从业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他们抱团发展,告别了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据西平县水产站站长徐伟民介绍,在技术推广上,他们充分利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开展的有利时机,重点推广了池塘高产养殖、鱼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着力推进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在养殖模式优化方面形成了几大亮点,其中最具特色和规模的有黄鳝、中华鳖、泥鳅生态养殖,高密度草鱼分层混养,河道微流水网箱养殖大闸蟹、美国加州淡水鲈鱼、家庭庭院立体养殖观赏龟等。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实施前,西平县水产养殖基本上处于半精养和靠天放养状态,不注重资源保护,不控制放养密度,不重视投饵管理和水质调控,养殖效益不高,一般亩产1000斤以下,亩平均产值不足5000元。2013年项目实施后,当年11月,全縣仅四大家鱼产量就达38.6万斤,其中有670亩坑塘亩产超过2000斤。尤其是双河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草鱼高密度混养模式的推广,使西平的水产养殖环境大为改善,套养的鲢鳙鱼长势喜人,引来全县200多户养殖户来双河基地“取经”。去年,县水产站在全县重点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使主推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落实到户。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督查指导协会积极做好内部制度建设工作,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坚持实施协会理事带动会员、会员带动辐射户的帮扶措施,努力做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营销,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水产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打造诚信协会服务平台。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优势,组织指导协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积极开展渔业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活动。在养殖密集的乡镇开展水产科技下乡活动,现场提供水产科技服务,并在县电视台举办水产科技专题讲座。组织会员到水产养殖先进省市参观考察,重点围绕水质调控技术、渔业投入品监管、新型增氧技术进行学习并加以推广。充分利用水产科技示范基地鱼病快诊网络系统,大力推广实时鱼病快诊,解决了渔业养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经过农业水产部门及协会社员的共同努力,协会运作以来,渔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渔业专业合作影响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协会吸纳了50余个会员,养殖水面达3000多亩,年产水产品70多万斤,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协会的养殖技术服务几乎覆盖了全县所有的水产养殖户和水产科技示范户,同时还为漯河、周口、舞钢、安阳及河北省的养殖户和客商提供便捷的信息、技术服务。
谈到今后几年的发展,徐伟民告诉记者,他们将紧密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水产项目,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培育、扶持新型渔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西平现代渔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无公害产品基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双河水产养殖基地已小有名气。“高温季节鱼塘缺氧可以做到提前预警,全自动供氧预警系统可有效应对鱼类缺氧。只要打开视频监控,就算管理员不在现场,鱼塘的每个角落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不仅省去了技术人员来回奔波的麻烦,也使得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准确!”养殖基地管理人员欣喜地对记者说。
柳叶河是贯穿西平东西的主要河道,双河水产养殖基地背靠柳叶河水域,沿河农户对水产养殖有着娴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双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围绕草鱼无公害养殖这一主推技术,制定了详细的养殖技术规程,按照水深3米,鱼池浆砌、设施配套、排灌分离的基本要求,开展草鱼高密度分层混养、甲鱼混养和精养鱼池高效健康养殖,年产成鱼30万斤以上,年创效益50万元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双河水产养殖基地是西平县现代渔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西平县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年水产品产量6800吨,养殖品种10余个。已创建农业部水产养殖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河南省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6处,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拥有河南省农业厅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0个;水产专业养殖有限公司及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达23家。
西平县水产业生产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2013年以前,水产养殖多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滞后,缺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2013年以来,国家作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渔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规划和部署,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因势利导,以发展培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协会为突破口,把众多分散的水产养殖经营者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规范从业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他们抱团发展,告别了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据西平县水产站站长徐伟民介绍,在技术推广上,他们充分利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开展的有利时机,重点推广了池塘高产养殖、鱼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着力推进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在养殖模式优化方面形成了几大亮点,其中最具特色和规模的有黄鳝、中华鳖、泥鳅生态养殖,高密度草鱼分层混养,河道微流水网箱养殖大闸蟹、美国加州淡水鲈鱼、家庭庭院立体养殖观赏龟等。在基层水产推广补助项目实施前,西平县水产养殖基本上处于半精养和靠天放养状态,不注重资源保护,不控制放养密度,不重视投饵管理和水质调控,养殖效益不高,一般亩产1000斤以下,亩平均产值不足5000元。2013年项目实施后,当年11月,全縣仅四大家鱼产量就达38.6万斤,其中有670亩坑塘亩产超过2000斤。尤其是双河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草鱼高密度混养模式的推广,使西平的水产养殖环境大为改善,套养的鲢鳙鱼长势喜人,引来全县200多户养殖户来双河基地“取经”。去年,县水产站在全县重点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使主推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落实到户。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督查指导协会积极做好内部制度建设工作,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坚持实施协会理事带动会员、会员带动辐射户的帮扶措施,努力做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营销,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水产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打造诚信协会服务平台。
西平县农业局水产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优势,组织指导协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积极开展渔业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活动。在养殖密集的乡镇开展水产科技下乡活动,现场提供水产科技服务,并在县电视台举办水产科技专题讲座。组织会员到水产养殖先进省市参观考察,重点围绕水质调控技术、渔业投入品监管、新型增氧技术进行学习并加以推广。充分利用水产科技示范基地鱼病快诊网络系统,大力推广实时鱼病快诊,解决了渔业养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经过农业水产部门及协会社员的共同努力,协会运作以来,渔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渔业专业合作影响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协会吸纳了50余个会员,养殖水面达3000多亩,年产水产品70多万斤,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协会的养殖技术服务几乎覆盖了全县所有的水产养殖户和水产科技示范户,同时还为漯河、周口、舞钢、安阳及河北省的养殖户和客商提供便捷的信息、技术服务。
谈到今后几年的发展,徐伟民告诉记者,他们将紧密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水产项目,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培育、扶持新型渔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西平现代渔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