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复杂的问题,详细阐述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从学生本身的情况出发,总结出目前大学生自身所面临的四点就业问题。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毕业生 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思考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这也形成了“最难就业季”。前不久在济南一高校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上,200个岗位引来3000多名学生“疯抢”。[1]
作为一名在校大三学生,不得不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相信很多准毕业生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毫无头绪,焦虑。毕业在即,怎样去面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该如何看待和准备这一就业难的现象,是我们每一位准毕业生都应考虑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一名在校毕业生,我想谈谈自己对就业问题的思考。
1 不怕起点低微,只怕不愿攀登
大学生就业难,往往是难在对于起点的确认。大多大学生认为起点决定一生,因此在工作起点的选择上往往是认为越高越好,因此,大都市、大公司便成为首选,他们把自身所有的时间和准备放在了高起点的就业岗位,忽视了一些原本还不错的就业机会,他们思考的是毕业后怎样能够有一份体面高收入的工作,怎样能够做到一鸣惊人,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面对如此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起来恐怕难免力不从心,“面子”固然重要,但“里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无数大学生持此种就业观,所以这无疑人为制造了就业瓶颈。其实,起点并不决定顶点。起点的低微,并不影响顶点的辉煌。
有一位来自邵阳农村的同学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虽然多次投简历、参加招聘会,但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后来,他自筹创业资金,利用自己打工存的2万元,并向同学借款3万元,开始在母校卖“博士地瓜”品牌烤地瓜,生意火爆,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300只红薯,月收入超过1.5万元。目前已在长沙民政学院、湖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周围拥有10家店。
“烤红薯”这份工作,起点够低微甚至是够“寒酸”了。当众多大学生嫌弃工作不体面,而不愿意从最普通的“灰领”、“蓝领”做起,只将舒适、优越、安逸、高收入等作为事业的起点,怎不造成就业起点的拥堵?
这位同学没有拘泥于自己的专业,更没有因为大学生的身份而自视甚高,他选择了卖红薯这样看似“低贱”的工作,并获得了成功。他的经历,有力地证明了不管起点有多低,只要你肯于攀登,你就有机会登上成功的顶峰。
2 不怕岗位平凡,只怕甘于平庸
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是在意岗位是否平凡,总觉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很难做出突出的成就,我们希望把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回报给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而其实,真正的成功,并不由岗位决定,而取决于是否甘于平庸。
我们敬爱的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研究生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北京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大西北,在那里负责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早上带一个馒头上山,晚上下山回到驻地就吃一碗面条。在工作过程中他从没有因为图省事而定过‘遥控点’,总是坚持爬到测绘地,亲自素描,填图。面对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如此平庸的工作岗位,温总理总勉励自己,人要有甘愿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
大山深处搞测绘,冬顶寒风夏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这岗位平凡而艰苦,但温总理无悔的选择了它,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地质队工作,温总理看到农民为了买酱油和盐跑很远的路,拿几个鸡蛋来到地质队换钱,心里感到格外的沉重,觉得我们国家太贫穷了,我们的人民太辛苦了,于是“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有了这种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抛却了平庸的个人得失观,温总理从平凡的岗位上不辍进取,最终创造了人生的辉煌!温总理的经历,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思考。
3 不怕收入微薄,只怕盲目攀比
收入问题,无疑是大多大学生就业时极为重视的,但多少收入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恐怕答案就众说纷纭了。其实,收入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所需,就足以“安居乐业”了,盲目攀比只会带给自己不正确的就业观和生活观。
孔子曾经赞扬自己的弟子颜回,即便生活条件再怎么艰苦,颜回还是一如既往的快乐。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真正的乐观。颜回的收入无疑是微薄的,生活无疑是清苦的,但这并不妨碍颜回成为一位贤者,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恰恰是艰苦生活的磨砺,促进了他的向贤。“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校08级一毕业学长,毕业后选择到一家刚开办的软件公司上班,由于公司是新开办,经济效益不好,每个月只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资,仅够自己维持日常所需,虽然工资不高,生活拮据,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跳槽,在自己和公司人员的努力下,到如今该公司已打通了日本和印度的软件外包项目,他自己也成为年薪15万的“白领”。这位学长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就业,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应用,自己的职业专长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应一心钻进钱眼里,只计较收入的多少,只忙着比较物质的享有。在物质追求之外,应该有更高的职业追求和事业理想。
4 不怕无业可就,只怕就而不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就业范围也越来越广,只要你放下身段,不再纠结于工作地点是否在一线城市,工作收入是否属于“白领”,工作类型是否令人羡慕,你总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但发人深思的是,很多大学生往往有着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以至于不少的大学生在就业之后,往往因为对工作的不珍惜而重新“失业”。
一项权威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六成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另有34%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如此轻率的跳槽行为,只会使自己的专业技能难以得到伸展,使自己的工作经验难以得到有效加强。同时,众多的毕业生热衷于跳槽,也在无形中放大就业的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学生的信中说过,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希望我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不应斤斤计较于就业时岗位的光鲜与收入的丰裕,而应该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把每一个能够奉献自己才智的地方,当成我们最好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13年度调查报告[ E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http://www.hr.com.cn/.
[2]马晓玲.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及分析[J].价值工程,2011(22).
[3]闫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07).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毕业生 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思考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这也形成了“最难就业季”。前不久在济南一高校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上,200个岗位引来3000多名学生“疯抢”。[1]
作为一名在校大三学生,不得不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相信很多准毕业生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毫无头绪,焦虑。毕业在即,怎样去面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该如何看待和准备这一就业难的现象,是我们每一位准毕业生都应考虑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一名在校毕业生,我想谈谈自己对就业问题的思考。
1 不怕起点低微,只怕不愿攀登
大学生就业难,往往是难在对于起点的确认。大多大学生认为起点决定一生,因此在工作起点的选择上往往是认为越高越好,因此,大都市、大公司便成为首选,他们把自身所有的时间和准备放在了高起点的就业岗位,忽视了一些原本还不错的就业机会,他们思考的是毕业后怎样能够有一份体面高收入的工作,怎样能够做到一鸣惊人,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面对如此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起来恐怕难免力不从心,“面子”固然重要,但“里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无数大学生持此种就业观,所以这无疑人为制造了就业瓶颈。其实,起点并不决定顶点。起点的低微,并不影响顶点的辉煌。
有一位来自邵阳农村的同学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虽然多次投简历、参加招聘会,但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后来,他自筹创业资金,利用自己打工存的2万元,并向同学借款3万元,开始在母校卖“博士地瓜”品牌烤地瓜,生意火爆,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300只红薯,月收入超过1.5万元。目前已在长沙民政学院、湖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周围拥有10家店。
“烤红薯”这份工作,起点够低微甚至是够“寒酸”了。当众多大学生嫌弃工作不体面,而不愿意从最普通的“灰领”、“蓝领”做起,只将舒适、优越、安逸、高收入等作为事业的起点,怎不造成就业起点的拥堵?
这位同学没有拘泥于自己的专业,更没有因为大学生的身份而自视甚高,他选择了卖红薯这样看似“低贱”的工作,并获得了成功。他的经历,有力地证明了不管起点有多低,只要你肯于攀登,你就有机会登上成功的顶峰。
2 不怕岗位平凡,只怕甘于平庸
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是在意岗位是否平凡,总觉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很难做出突出的成就,我们希望把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回报给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而其实,真正的成功,并不由岗位决定,而取决于是否甘于平庸。
我们敬爱的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研究生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北京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大西北,在那里负责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早上带一个馒头上山,晚上下山回到驻地就吃一碗面条。在工作过程中他从没有因为图省事而定过‘遥控点’,总是坚持爬到测绘地,亲自素描,填图。面对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如此平庸的工作岗位,温总理总勉励自己,人要有甘愿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
大山深处搞测绘,冬顶寒风夏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这岗位平凡而艰苦,但温总理无悔的选择了它,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地质队工作,温总理看到农民为了买酱油和盐跑很远的路,拿几个鸡蛋来到地质队换钱,心里感到格外的沉重,觉得我们国家太贫穷了,我们的人民太辛苦了,于是“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有了这种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抛却了平庸的个人得失观,温总理从平凡的岗位上不辍进取,最终创造了人生的辉煌!温总理的经历,值得每一位大学生思考。
3 不怕收入微薄,只怕盲目攀比
收入问题,无疑是大多大学生就业时极为重视的,但多少收入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恐怕答案就众说纷纭了。其实,收入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所需,就足以“安居乐业”了,盲目攀比只会带给自己不正确的就业观和生活观。
孔子曾经赞扬自己的弟子颜回,即便生活条件再怎么艰苦,颜回还是一如既往的快乐。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真正的乐观。颜回的收入无疑是微薄的,生活无疑是清苦的,但这并不妨碍颜回成为一位贤者,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恰恰是艰苦生活的磨砺,促进了他的向贤。“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校08级一毕业学长,毕业后选择到一家刚开办的软件公司上班,由于公司是新开办,经济效益不好,每个月只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资,仅够自己维持日常所需,虽然工资不高,生活拮据,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跳槽,在自己和公司人员的努力下,到如今该公司已打通了日本和印度的软件外包项目,他自己也成为年薪15万的“白领”。这位学长给我的启发是很大的,就业,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应用,自己的职业专长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应一心钻进钱眼里,只计较收入的多少,只忙着比较物质的享有。在物质追求之外,应该有更高的职业追求和事业理想。
4 不怕无业可就,只怕就而不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就业范围也越来越广,只要你放下身段,不再纠结于工作地点是否在一线城市,工作收入是否属于“白领”,工作类型是否令人羡慕,你总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但发人深思的是,很多大学生往往有着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以至于不少的大学生在就业之后,往往因为对工作的不珍惜而重新“失业”。
一项权威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六成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另有34%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如此轻率的跳槽行为,只会使自己的专业技能难以得到伸展,使自己的工作经验难以得到有效加强。同时,众多的毕业生热衷于跳槽,也在无形中放大就业的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学生的信中说过,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希望我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不应斤斤计较于就业时岗位的光鲜与收入的丰裕,而应该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把每一个能够奉献自己才智的地方,当成我们最好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13年度调查报告[ E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http://www.hr.com.cn/.
[2]马晓玲.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及分析[J].价值工程,2011(22).
[3]闫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