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加频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设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为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竞争奠定基础。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走出去 制度
1 当前全球经济的趋势分析
1.1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整体发展势头不容乐观 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经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软、欧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路燕,2011)①。
1.2 西方发达经济体处境堪忧 美国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政悬崖”。“财政悬崖”由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提出,意指2012年末,美国政府减税优惠措施到期,同时美国国会也将启动减赤字机制,2013年美国财政赤字将会如悬崖般陡然直线下降,税务负担和医疗支出则会上升。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
1.3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力军 随着经济的危机蔓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2011年继续领导全球经济的复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重心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在经济复苏中领先于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
1.4 二十国集团催生“全球经济治理”时代 八国集团的局限性和新兴大国参与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被各国的专家学者所认同。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和地区性大国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对于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互相影响,进而催生全球治理,所谓“全球治理”是指对于全球问题需要以共同目标为支撑,采取相互协调的方式,将不同层次上的各类行为体联结在一起,在营造共识的基础上实行“各种路径的综合治理”(徐崇利,2006)②。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全球经济治理的含义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提出了全球治理理论,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创新政治概念和政治行为方式,承认主权国之间的合作,强调全球市民社会的力量,提倡一种包括非政府组织(NGOs)、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等多种国际行为体在内的综合治理模式,为解决全球公共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李杰豪、张心雨,2011)③。从内涵来看,全球经济治理包含三种含义:第一,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为重建国际经济秩序加强合作,承载着时代变化的历史。第二,在描述2008年下半年的G20合作机制时,全球经济治理用于国际合作和协调的制度框架。第三,全球经济治理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构想。通过上述分析,所谓全球经济治理是指在部分或全体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和共治,这种合作和共治一方面包含了合作行为和行动,另一方面包含了创立和运行合作机制,以及各种理念和构想(周宇,2011)④。
2.2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研究 目前,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中国参与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代表性研究有《中国参与世界》一书,在书中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森伯格阐述了中国参与世界、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与军备控制、中国能源业的外国参与等内容,通过回顾,对中国参与各个领域的世界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在《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一书中,对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过程,哈罗德·乔伯森、米歇尔·奥森伯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在《全球化:全球治理》一书中国内学者俞可平指出,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和谐外交理论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一方面对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进行反映,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张幼文、伍贻康在《新棋局:参与全球经济的中国》一书中,对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分别从国际生产要素、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和金融一体化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
3 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进行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扩大全球治理的多边参与,进而使得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有效、平等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是现有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未来的主导者。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二是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三是境外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11年底已经超过了50%,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⑤。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背景下,我们在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与和挑战,表现在:第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受世界经济震荡的影响。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总共吸引外资只有900.3亿美元,虽然在名次上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同比却下降了2.6%。第二,保障机制不健全,在开放型的经济中,缺少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在经济规模方面,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不健全,并且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偏高,内需疲软,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面临挑战。一些重要能源和资源产品的供应和定价受制于人,制约了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第四,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我国产业处于最底层,缺乏内生的技术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大部分产业处于中低端,缺乏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第五,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国际化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全球化配置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国际化人才;研发能力弱,投入偏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⑤。 4 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设计
在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制度设计建议,如下:第一,重新定位国家角色,培育和增进国家能力。加强与非国家行为体的机制化联系。建立社会规制型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第二,健全体制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维护和发展国家根本利益,做好开放型经济的顶层设计。第三,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之间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整合产业链,发展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的协同效应,形成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第四,加快产业布局,提升对外投资效率。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或重组,进而获取其核心的技术、营销渠道,以及品牌等资源。第五,加快国际人才培养。一是加快国际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快引进海外人才。
注释:
①路燕.《2012年世界经济大势展望》,《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第4期,第38页.
②徐崇利.跨政府组织网络与国际经济软法,《环球法律评论》,
2006年第4期,413-424.
③李杰豪,张心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5月,第47-50页.
④周宇.《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的参与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第26-32页.
⑤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1期,第3-14页.
参考文献:
[1]程永林.全球失衡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基于SWOT分析框架[J].国际经济战略,2012(7).
[2]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J].经济研究参考,2012(31),第3-14页.
[3]霍建国.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新机遇[J].国际经济评论,2012(5).
[4]李杰豪,张心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P:47-50.
[5]路燕.2012年世界经济大势展望[J].今日观察,2011.P:38-42.
[6]曲博.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J].外交评论,2010(6).
[7]张慧君,黄秋菊.后危机时代转型国家的治理模式变革与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0(3).
[8]周宇.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谢璇(1984-),广东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亚太国际关系、青年国际政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走出去 制度
1 当前全球经济的趋势分析
1.1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整体发展势头不容乐观 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经历一个由较快增长到明显减速的变化。世界经济在未来两年受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软、欧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路燕,2011)①。
1.2 西方发达经济体处境堪忧 美国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政悬崖”。“财政悬崖”由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提出,意指2012年末,美国政府减税优惠措施到期,同时美国国会也将启动减赤字机制,2013年美国财政赤字将会如悬崖般陡然直线下降,税务负担和医疗支出则会上升。2011年美国经济虽未脱离正轨,但复苏乏力,复苏速度之慢前所未有。
1.3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力军 随着经济的危机蔓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2011年继续领导全球经济的复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重心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在经济复苏中领先于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
1.4 二十国集团催生“全球经济治理”时代 八国集团的局限性和新兴大国参与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被各国的专家学者所认同。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和地区性大国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对于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互相影响,进而催生全球治理,所谓“全球治理”是指对于全球问题需要以共同目标为支撑,采取相互协调的方式,将不同层次上的各类行为体联结在一起,在营造共识的基础上实行“各种路径的综合治理”(徐崇利,2006)②。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全球经济治理的含义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提出了全球治理理论,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创新政治概念和政治行为方式,承认主权国之间的合作,强调全球市民社会的力量,提倡一种包括非政府组织(NGOs)、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等多种国际行为体在内的综合治理模式,为解决全球公共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李杰豪、张心雨,2011)③。从内涵来看,全球经济治理包含三种含义:第一,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为重建国际经济秩序加强合作,承载着时代变化的历史。第二,在描述2008年下半年的G20合作机制时,全球经济治理用于国际合作和协调的制度框架。第三,全球经济治理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构想。通过上述分析,所谓全球经济治理是指在部分或全体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和共治,这种合作和共治一方面包含了合作行为和行动,另一方面包含了创立和运行合作机制,以及各种理念和构想(周宇,2011)④。
2.2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研究 目前,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中国参与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代表性研究有《中国参与世界》一书,在书中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森伯格阐述了中国参与世界、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与军备控制、中国能源业的外国参与等内容,通过回顾,对中国参与各个领域的世界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在《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一书中,对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过程,哈罗德·乔伯森、米歇尔·奥森伯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在《全球化:全球治理》一书中国内学者俞可平指出,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和谐外交理论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一方面对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进行反映,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张幼文、伍贻康在《新棋局:参与全球经济的中国》一书中,对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分别从国际生产要素、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和金融一体化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发展战略。
3 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进行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扩大全球治理的多边参与,进而使得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有效、平等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是现有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未来的主导者。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二是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三是境外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11年底已经超过了50%,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⑤。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背景下,我们在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与和挑战,表现在:第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受世界经济震荡的影响。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总共吸引外资只有900.3亿美元,虽然在名次上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同比却下降了2.6%。第二,保障机制不健全,在开放型的经济中,缺少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在经济规模方面,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不健全,并且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偏高,内需疲软,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面临挑战。一些重要能源和资源产品的供应和定价受制于人,制约了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第四,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我国产业处于最底层,缺乏内生的技术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大部分产业处于中低端,缺乏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第五,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国际化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全球化配置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国际化人才;研发能力弱,投入偏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2012)⑤。 4 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制度设计
在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制度设计建议,如下:第一,重新定位国家角色,培育和增进国家能力。加强与非国家行为体的机制化联系。建立社会规制型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第二,健全体制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维护和发展国家根本利益,做好开放型经济的顶层设计。第三,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之间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整合产业链,发展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的协同效应,形成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第四,加快产业布局,提升对外投资效率。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或重组,进而获取其核心的技术、营销渠道,以及品牌等资源。第五,加快国际人才培养。一是加快国际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快引进海外人才。
注释:
①路燕.《2012年世界经济大势展望》,《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第4期,第38页.
②徐崇利.跨政府组织网络与国际经济软法,《环球法律评论》,
2006年第4期,413-424.
③李杰豪,张心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5月,第47-50页.
④周宇.《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的参与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第26-32页.
⑤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1期,第3-14页.
参考文献:
[1]程永林.全球失衡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基于SWOT分析框架[J].国际经济战略,2012(7).
[2]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J].经济研究参考,2012(31),第3-14页.
[3]霍建国.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新机遇[J].国际经济评论,2012(5).
[4]李杰豪,张心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P:47-50.
[5]路燕.2012年世界经济大势展望[J].今日观察,2011.P:38-42.
[6]曲博.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J].外交评论,2010(6).
[7]张慧君,黄秋菊.后危机时代转型国家的治理模式变革与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0(3).
[8]周宇.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谢璇(1984-),广东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亚太国际关系、青年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