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而工程项目中对技术和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和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技术中的诸多其他因素,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它处于基础的地位。因此,坚持贯彻并遵循我国在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基础技术政策和规定,科学的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管理,才能有效的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笔者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影响技术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大且工期长、难度高且复杂、高质量要求且限制严格和不安全因素较多等特点,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对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社会稳定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施工中加强对项目中所有技术质量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和控制,严格规范流程与操作程序,对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交工、避免不必要的财物浪费和损耗、保证工程的高质高效、实现施工人员的安全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企业管理制度缺陷、粗放经营和因传统用人观念导致多数员工专业知识和技术缺乏、水平不高等问题,推动加强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控制,已成为我国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在客观和主观上的必然要求。
一、相对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是工程建设的前提
建筑工程建设是以确保工程的有效稳定运转和工程技术质量的实现为根本目标的。因此,应当从具体工程项目的客观情况出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技术质量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规程和验收规范的要求,控制好每道工序,针对具体工程设重点、立难点、管控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做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管控。在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作业队之间建立权责明确、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技术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技术质量目标。
在具有隐蔽性工程的施工中,要对常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通病、易对施工产生较大影响的环节和位置等加强中间检查与技术复核;而对于已经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做到及时检查,严格验收,公正的进行技术等级的评定工作。对于工程作业的技术资料要保证齐全、真实,包括了既要确保工程中收集的资料与工程是同步的,又要保证竣工后的技术资料整体完整,以备用于对各部分工程的考核。
二、施工前技术质量控制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
1、图纸会审工作
建筑施工图纸是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供,并对该项目设计意图、特点和施工要求進行详细说明,然后由施工单位对该项工程中可能的问题、存在的技术难点、材料采购上、使用上的困难进行必要的提出、说明和沟通。可以说,施工图纸就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依据和重要技术资料,因此,工程施工前的图纸会审也就极为重要,这对于整个工程的后续工作起到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施工单位必须从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图纸的审查,并与设计和建设两方进行沟通协商,形成共识,以达到既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要求,又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损耗,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施工进展顺利的目的。同时,做好对三方会审后的详细记录,进行工程技术的归档,以作为日后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和依据。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制度
将图纸建筑在实际的地面进行建筑,是一项综合复杂又有着诸多变化的施工过程,因此作为技术含量高、设计面广、综合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指导实现这一过程重要的综合性文件。
3、技术交底制度
切实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在关键工序上的技术质量要求,并一一落实到位,充分让每个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和执行《操作规程》,对自己所负责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清晰明了。
三、强化技术质量的标准化控制,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必要且重要保障
1、实行建筑工程的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工作是工程师在工程开工前,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对所有参加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的技术措施的交底。要做到对“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这一现象的杜绝和纠正,还需要每个分项工程中的施工员尽职尽责的对单向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不厌其烦的反复交代,再将工人每天的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等由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按照PDCA循环过程,对技术管理活动要进行有秩序性的全面开展。其步骤包括:先对问题进行查找,然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明确导致该原因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执行,之后进行效果的检验,并作出经验总结,对剩下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后,由此形成一定的施工标准,最后在每个固定的时间段的技术分析会议后,在下期的工程中作为标准化进行全面执行。
在工艺施工上,也需制定一定的标准,这样可以确保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以及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从原料、操作工艺、流程及方案控制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标准控制,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措施。制定分项工程样板标准,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均要按验收要求,由作业层技术骨干做出样板,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2、技术复核
作为以严把各项技术质量关,对可能查找出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为目的的技术复核,它既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一般来说技术复核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建筑物定位:标准轴线桩、水准桩、龙门桩轴线和标高。
2.地基基础:土质、位置、轴线、标高、尺寸、预留孔洞、预埋件设置等。
3.模板:内容包括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预留孔洞、牢固程度、内部清理及湿润或涂刷隔离剂的情况。
4.钢筋:主要是品种、规格、数量、安装部位、连接情况。
5.混凝土:如配合比、骨料和外加剂材质、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
6.预制构件:位置、标高、构件吊装的抗裂度。
7.砖砌体:轴线位置、皮数杆、砂浆配合比、楼层标高、组砌方式、预留洞口位置尺寸。
3、建立原始资料和技术档案
作为对施工活动进行现场真实记录的施工原始记录,它既是对当前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和今后进行工程修、改、建的重要资料依据,又是实现对今后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技术积累、提高企业水平的实践资料。因此,在施工原始资料的态度上必须做到:客观记录、如实填写、妥善保管。对于工程的原始记录必须做到格式规范——按照合同要求,及时同步,数据可划改不涂改。而除此外的其他施工重要原始记录,虽各式上不受限制,但内容确保完整。在技术档案的管理上要做到专人管理,内容真实全面、数据准确可靠,并制订有收集、整理、归档、使用等制度。
4、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得以保障的又一必要因素
建筑工程质量离不开管理者和施工者质量意识作为保障,定期的加强对企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是客观而必要的。这更有利于保证在原料、机械和施工过程等各方面以及其相关因素的控制,从根本上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此,培养员工始终树立质量为根本、预防为主、服务客户、数据为标准的基本思想理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此外,通过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加强对具体施工人员的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来自多方面、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把质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根本,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与控,最终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彭慧军.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8(31).
[2]杨伟贤.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2009(11).
[3]许建平.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维修的规范化管理[J].河南科技,2010(22).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大且工期长、难度高且复杂、高质量要求且限制严格和不安全因素较多等特点,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对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社会稳定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施工中加强对项目中所有技术质量环节的科学化管理和控制,严格规范流程与操作程序,对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交工、避免不必要的财物浪费和损耗、保证工程的高质高效、实现施工人员的安全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企业管理制度缺陷、粗放经营和因传统用人观念导致多数员工专业知识和技术缺乏、水平不高等问题,推动加强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控制,已成为我国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在客观和主观上的必然要求。
一、相对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是工程建设的前提
建筑工程建设是以确保工程的有效稳定运转和工程技术质量的实现为根本目标的。因此,应当从具体工程项目的客观情况出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技术质量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规程和验收规范的要求,控制好每道工序,针对具体工程设重点、立难点、管控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做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管控。在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作业队之间建立权责明确、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技术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技术质量目标。
在具有隐蔽性工程的施工中,要对常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通病、易对施工产生较大影响的环节和位置等加强中间检查与技术复核;而对于已经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做到及时检查,严格验收,公正的进行技术等级的评定工作。对于工程作业的技术资料要保证齐全、真实,包括了既要确保工程中收集的资料与工程是同步的,又要保证竣工后的技术资料整体完整,以备用于对各部分工程的考核。
二、施工前技术质量控制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
1、图纸会审工作
建筑施工图纸是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供,并对该项目设计意图、特点和施工要求進行详细说明,然后由施工单位对该项工程中可能的问题、存在的技术难点、材料采购上、使用上的困难进行必要的提出、说明和沟通。可以说,施工图纸就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依据和重要技术资料,因此,工程施工前的图纸会审也就极为重要,这对于整个工程的后续工作起到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施工单位必须从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图纸的审查,并与设计和建设两方进行沟通协商,形成共识,以达到既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要求,又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损耗,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施工进展顺利的目的。同时,做好对三方会审后的详细记录,进行工程技术的归档,以作为日后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和依据。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制度
将图纸建筑在实际的地面进行建筑,是一项综合复杂又有着诸多变化的施工过程,因此作为技术含量高、设计面广、综合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指导实现这一过程重要的综合性文件。
3、技术交底制度
切实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在关键工序上的技术质量要求,并一一落实到位,充分让每个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和执行《操作规程》,对自己所负责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清晰明了。
三、强化技术质量的标准化控制,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必要且重要保障
1、实行建筑工程的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工作是工程师在工程开工前,遵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对所有参加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的技术措施的交底。要做到对“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这一现象的杜绝和纠正,还需要每个分项工程中的施工员尽职尽责的对单向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不厌其烦的反复交代,再将工人每天的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等由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按照PDCA循环过程,对技术管理活动要进行有秩序性的全面开展。其步骤包括:先对问题进行查找,然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明确导致该原因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执行,之后进行效果的检验,并作出经验总结,对剩下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后,由此形成一定的施工标准,最后在每个固定的时间段的技术分析会议后,在下期的工程中作为标准化进行全面执行。
在工艺施工上,也需制定一定的标准,这样可以确保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以及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从原料、操作工艺、流程及方案控制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标准控制,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措施。制定分项工程样板标准,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均要按验收要求,由作业层技术骨干做出样板,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2、技术复核
作为以严把各项技术质量关,对可能查找出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为目的的技术复核,它既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一般来说技术复核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建筑物定位:标准轴线桩、水准桩、龙门桩轴线和标高。
2.地基基础:土质、位置、轴线、标高、尺寸、预留孔洞、预埋件设置等。
3.模板:内容包括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预留孔洞、牢固程度、内部清理及湿润或涂刷隔离剂的情况。
4.钢筋:主要是品种、规格、数量、安装部位、连接情况。
5.混凝土:如配合比、骨料和外加剂材质、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
6.预制构件:位置、标高、构件吊装的抗裂度。
7.砖砌体:轴线位置、皮数杆、砂浆配合比、楼层标高、组砌方式、预留洞口位置尺寸。
3、建立原始资料和技术档案
作为对施工活动进行现场真实记录的施工原始记录,它既是对当前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和今后进行工程修、改、建的重要资料依据,又是实现对今后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技术积累、提高企业水平的实践资料。因此,在施工原始资料的态度上必须做到:客观记录、如实填写、妥善保管。对于工程的原始记录必须做到格式规范——按照合同要求,及时同步,数据可划改不涂改。而除此外的其他施工重要原始记录,虽各式上不受限制,但内容确保完整。在技术档案的管理上要做到专人管理,内容真实全面、数据准确可靠,并制订有收集、整理、归档、使用等制度。
4、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得以保障的又一必要因素
建筑工程质量离不开管理者和施工者质量意识作为保障,定期的加强对企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是客观而必要的。这更有利于保证在原料、机械和施工过程等各方面以及其相关因素的控制,从根本上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此,培养员工始终树立质量为根本、预防为主、服务客户、数据为标准的基本思想理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此外,通过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加强对具体施工人员的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来自多方面、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把质量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根本,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与控,最终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彭慧军.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8(31).
[2]杨伟贤.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2009(11).
[3]许建平.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维修的规范化管理[J].河南科技,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