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语言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只要我们走出课文内容分析的误区,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束缚,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味训练,语文课才能讲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有望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语言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只要我们走出课文内容分析的误区,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束缚,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味训练,语文课才能讲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有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