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怀战友温元著同志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54177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元著同志是我的亲密战友,尽管他和我们永别已有两年多,但只要想起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感念万分。
  元著同志剧河北省沧县人,192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缺吃少穿的艰苦日子里成长到14岁,正好是“七·七”事变的第二年——1938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他的家乡也一们被敌人占领,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遭受蹂躏的惨状,使他忍无可忍,怀着满腔仇恨逃离家乡,投奔了一直和敌人拚杀,由肖华率领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参军不久,被送到冀鲁边区军政学校举习,以后分配到政治部宣传队工作,他年龄虽小,却非常勤奋好学,进步很快,1939年2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月又被评为青年模范。1940年3月中旬,根据一一五师师都指示,恢复三四三旅番号,将鲁西地区我军统一整编,独立旅与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机关部队合并为三四三旅并兼鲁西军区,这时把我从冀鲁边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五支队调到军区后勤部政治处任教育干事,正好温元著同志在政治处任青年干事,行军作战总在一起,逐渐就成了知交好友,无话不谈。
  遗憾的是,1941年7月,鲁西、冀鲁豫两个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温元著同志被送到陆军中学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使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分道扬镳,但仍然常有联系。
  ]942年,是敌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太平洋战争,巩固其战略后方,接连不断的对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清剿”、“扫荡”,冀鲁豫边区就处在这样严重的困难之中。9月27日,日本华北派遣军以济南驻屯军为主力,纠集津浦、平汉、陇海铁路沿线及当地日伪军约万余人,分兵8路向我濮、范、观中心区进行合围,“扫荡”,妄图消灭我边区党、政军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这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抗日根据地。尽管我军有所准备,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先敌转出外线,但仍有少数非战斗单位受到严重损失。
  陆军中聿实际上就是抗大一分校二校,9月27日拂晓发现敌情后,随即紧急集合向东转移,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陷入了敌人合围的中心,火力越来越猛,以致部队无祛统一指挥,人们只好分散行动,南冲北突,形成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经过一整天展转突围,陆军中学学员队和校机关大部分人员先后脱险,但也有不少同志牺牲、负伤、被俘,温元著同志也是被俘的一个。
  第二天,这些被俘人员被分批装上汽车,押到郓城,关进一个破破烂烂的院子里,大家挤在一起相互鼓励叮嘱,不论遇到什么情况,绝不能暴露自己和其他同志的身份,只要有机会就一定坚决逃跑归队,这可以说,成了他们共同对付敌人的“公约”。
  几天来,大家没有吃、没有喝,紧张劳累到了极点。就这样,从郓城押解到挤宁,从济宁押解到济南,关到一个靠车站不远的外国石油公司的房子里,门上挂着“临时俘虏收容所”的牌子。几天后,敌人宪兵队军官进行了唯一的一次“审讯”,他说:“谁是党员、干部,自己说出来,会更加优待”。但大家不管他如何玩弄“怀柔政策”,除了坚持原来的“口供”外,—直保持沉默。不久,敌人按照被俘人员的编号,叫出100多人,送进了伪新民会的“救国训练所”,大部分仍然关在“收容所“。大家都知道,不管是“训练所”、“收容所”还是监狱,都是无法活着出来的“死牢”,因此,暴动、越狱就成了难友们的共同心愿和斗争目标。
  一天早晨,人们上厕所,看管他们的20几个日本鬼子正在出操,枪架在一边。温元著看在眼里,想在心里,“难道不能把这20几个鬼子干掉逃跑归队吗?”。走在一起的陆军中学老红军罗少维也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个问题。他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再约两三个同志成立一个“临时行动委员会”,发展组织,准备暴动。“人同此心”,整个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很快就发展到60多人。 11月17日,由罗少维等5位老战士首先在白天发起抢枪暴动;12月13日,温元著等十几位同志又夺枪越狱成功,以后还不断有人组织越狱外逃……。这—群优秀的共产党员,充分体现了他们英勇、无畏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虽几经风险,仍然安全地回到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不仅受到冀鲁豫军区党委的表扬,还号召全军区指战员学习他们忠贞不二、坚强勇敢的革命精神。
  元著同志返回边区后,一直从事政治工作,还参加过一些战斗、战役,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嫉恶如仇、爱护干部,关心群众。就在“文革”时期,都敢于为维护党的原则、荣誉,不顾个人安危,救助了不少被造反派诬陷、整治的好同志。
  元著同志1984年3月离休。离休后,他特别关心全国最贫困的几个省、区,尤其是西藏,到现在连条铁路都没有。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打必要给中央写一封信,建议从青海省格尔木往西藏修一条铁路,叶剑英看后觉得有道理,便批交给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解决。现在青藏铁路已经引始动工修建,也可以告慰元著同志在天之灵了。
  元著同志一生忠于党,中心于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虽然不是理论工作者,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开始,一直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对马克思非常崇敬。正好他的女儿在英国留学深造,使他产生了到伦敦瞻仰马克思墓地的思想,经过一再考虑,1996年7月,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不仅在伦敦北部找到了马克思的墓地,深沉地向马克思鞠躬致敬,还在墓地照了几张照片,又在墓前矗立了很久,才慢慢离开。
  1997年的一天,我刚从香港探亲回到北京,温元著同志到我家来,我谈起在广州见到老战友马冰山,问我有没有要出版书籍的打算,元著同志停了一下,就提山了想出一本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言论选编的设想。我听了,认为在目前马列主义陷入低潮的情况下,出这种书籍很有必要,便又一起找其他几个老战友研究,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为了保证质量,还聘请我们俩的老领导,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姜思毅为顾问,人民大学的专家高放为学术指导。就这样,我们就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选出一些精辟并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和警句编在一起。这当然是一项艰巨而又浩大的工程,有20多位分散在京、津两地的同志参加了初选,最后由几位专家进行精选,把编选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元著同志作为整个工程的统帅,不仅多次往返京津,还亲自参加初选和精选。最后,为了这本书能够早日出版还拿出了 他一生的积蓄6万多元,使这本《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于2004年面世,胜利地实现了他的追求和愿望,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呕心沥血,为弘扬马克思主义做出的无私奉献,但因为操劳过度,又延误了癌症的诊治,竞于 2000年5月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是我们参加编选《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的战友们最感痛心的事情。
其他文献
在贵州省平塘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经常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进进出出,打扫卫生,整理桌凳,清理书报……他就是平塘县的离休干部蔡维先。  蔡维先今年77岁,是1986年从平塘县副县长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刚离休时,他身心显得轻松,可渐渐地他感到无聊起来,感受到没事做也是一种痛苦。于是,他常常跑到离退局读书看报,帮离退局做事,并表示不要一分报酬。从那时起,离退局便成了他离体后的新单位,他俨然成了离退局不领
期刊
最近,71岁的诸暨农行离休干部楼宇然撰写的《笔耕不懈献余热》一文,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中华优秀论文。楼宇然50年来,真可谓是勤奋写作志不移,他已在各类报刊台累计发表各类文搞1500余篇。  他在1997年1月10日写的《请鲁迅“三谈香港”》一文,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1995年7月15日撰写的《浅议国民经济信息化》文章,被编人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编辑、中央文献出版杜出版的大型文献丛书
期刊
本刊讯 贵州省军区后槽干休所的离休老红军、老八路,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传播精神文明,坚持不懈奉献余热和爱心,10多年来,作革命传统报告400场次,听众达26万人次,被群众誉为“新时期的播火者”。  他们坚持深入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与青年一代谈理想、话人生、赞改革,以自己的赤诚、热情、知识和经验,帮助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八爱”、“五远离”、“三不”、“三
期刊
贵阳市人事局今年已继续订1000份《晚晴》杂志,将分别免费赠送给该市市属机关、事业单位70岁以上的退休干部阅读,丰富他们日益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他们延年益寿,身心健康。该局此举早桩全国引为美谈。本刊于去年10月曾赠予锦旗,以表示本刊编委会对该局的敬意。  今年积极订刊的还有省军区各干休所和沿河县离退休局。    读应昌老来稿感百  林钟美    新年伊始,接读湖南何应昌老先生寄给编辑部的《赠
期刊
韶山日出照东方,桔子州头启首航。  五井杜鹃红烂漫,延安灯塔放光芒。  进京西柏双约法,立国中南四海扬。  百十诞辰寰宇庆,天骄一代万年芳。
期刊
(一)承恩老丈著《西游》,树我猴王美誉留。不负先生深刻意,刀山火海愿相酬。  (二)紧箍咒令老孙愁,师父回心把咒收。顾虑全消勤奉献,澄清王宇誓方休。  (三)甲中轮值老孙来,喜见鲜花遍地开。祝我中华奔富路,全民幸福暖胸怀。  (四)重到当年火焰山,葡萄美酒佐丰餐。何需再借芭蕉扇,大道轻车任往还。  (五)猿声两岸已无闻,不见川江狭谷深。喜我儿孙迁福地,移民政策暖俺心。  (六)台湾属我大中华,两岸
期刊
怀念伟人毛泽东,导航掌舵指前程。  三山推倒兴华夏,万象更新百业隆。  传统继承颂毛公,雄文五卷记心中。  与时俱进谱新篇,锦绣江山万代红。
期刊
母亲60多岁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不讲吃不讲穿,惟一的爱好就是下跳棋,那五彩斑澜的世界好像一个磁场,以其特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母亲。在母亲的眼中,它远离了尘世,带给人们的是一份静谧与和谐。一旦进入了这个世界,便会忘记红尘中的一切烦恼和杂念。每次与母亲对弈,我都惊诧母亲的那份专注之情。她总是凝神于每一个棋子,仿佛那是她的全部。  说起母亲下跳棋的历史,已有好些年头了。那还是 80年代初,一次,父
期刊
新春瞭望  杜必成    羊去猴来新里程,  神州大地遍欢腾。  奔康致富蒸蒸上,  除困图强日日兴。    港澳回归天地广,  台弯别扭瓮中挣。  荒唐台独吱吱叫,  力扫尘埃势必行。    水谓歌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李 馨    漫漫夜长路,回首几千冬。雄鸡一唱惊晓,点染旆旌红。舵手灯塔指引,北战南征告捷,浴血铸丰功。华夏谱新页,旭日正瞳瞳。  东方艳,凯歌越,国昌隆。雨风几度
期刊
此生已登临了全国的一些名山大岳,如泰山、黄山、庐山、华山、衡山、峨嵋山等等。若要问我攀登哪座山足以炫耀于人,那么,我的回答是近日方才攀登的我黔中大地的梵净山。  在长假里,二儿子一家三口自驾车旅游,邀我同行,主要目的地是距省城400多公里的梵净山。我作为已经退休的老爷子和刚上小学的小孙女,一个63岁,一个6岁,一老一小能潇洒走一回吗,就连我自己也没有充分的把握。此前早知登临此山之难,近又从互联网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