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的大炮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核弹,这个史上最邪恶的武器,如今已经成为全人类的禁忌,被严加控制。除了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部队等这些轻易不会露面的神秘作战单位,其他地方根本不会出现它的身影。可是你知道吗?曾几何时,一名普通的炮兵就能手握若干枚核弹,轻易地挑起一场核战争!
  这一切的元凶就是原子炮——一种可以发射核弹的邪恶大炮。
  【小标题】内斗的产物
  究竟是谁头脑发热发明了“丧心病狂”的原子炮呢?说来好笑,这一切居然来自于美军内部的“争风吃醋”!
  1947年,美国空军从陆军中独立出来,从此垄断了核武器的投射工具——战略轰炸机。陆军对此十分眼红,于是干脆开始设计一种能够发射核弹的大炮,打算重新夺回核武器的控制权。经过几年研发,一门美国陆军史上口径最大的巨炮诞生了——这就是M65型原子炮。
  那么,用它打核弹,效果究竟怎么样呢?
  【小资料】M65档案
  别名:冷战魔炮
  全长:26米
  全重:85吨
  口径:280毫米
  最大射程:48千米
  公路机动速度:56千米/时
  射击准备时间:15分钟
  【小标题】原子炮的恐怖威力
  1953年5月25日,美国内华达州实弹射击场,体形巨大的M65型原子炮正式亮相。随着一声巨响,一枚相当于广岛原子弹四分之一当量的核炮弹呼啸着向北射出。19.2秒后,11千米外的目标上空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直冲向1.5万米高空。随后,热浪与尘土席卷了整个发射场,爆炸中心附近的标靶全部被摧毁,甚至汽化,恐怖的景象让许多经历了二战的老军官们也目瞪口呆。现场所有的人都惊呼,这样的一门巨炮,足以单挑一个装甲师!
  于是,试射成功后没多久,美军便将6门M65型原子炮部署到了冷战的最前线——西德的莱茵河地区。
  【小标题】好处不太多,缺点一大把
  拥有了原子炮这样一个大杀器,美军大概会牛气冲天好一阵子吧。可是事实上,当时许多美国大兵根本不买账!那么,他们究竟在抱怨什么呢?
  抱怨一:不安全。原子炮采用了传统的机械击发模式,在发射核炮弹时,巨大的撞击可能引爆核弹。此外,一旦炮弹哑火,退弹操作也是危险重重。
  抱怨二:太笨重。原子炮又大又重,必须使用专用公路,机动性极差。
  抱怨三:总挨打。原子炮目标过于明显,容易被对方锁定,因此必须在好几个步兵排的守卫下不停地更换射击阵地。
  抱怨四:自杀武器。如果目标距离太近,发射核炮弹几乎等于自杀。而且,一旦原子炮被对方缴获,也将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小标题】“邪恶兵器”的尴尬结局
  M65型原子炮从1953年列装到1963年退役,10年之中一炮未发,彻底沦为一个只能吓唬人的摆设。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威力实在太大了,已经远远超出了战术武器的范畴,一旦开炮,必将引发核战争——哪个前线指挥员敢承担这个责任啊!
  于是,美军转变思路,开始研发小口径、低当量的原子炮。可是,新问题很快又来了,口径变小,意味着炮弹射程变短,这样一来,大兵们就更不敢用这种“自杀武器”了。甚至,当一款射程只有4千米,当量只有10吨的袖珍原子炮被开发出来后,居然被所有的前线美军部队拒绝接收,弄得军方很没面子。
  就这样,因为各种可笑的原因,原子炮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这些核武器从不被使用,不正是我们全人类最大的幸运吗?
其他文献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朱德同志建国前的诗词
“飞毛腿”当骑兵也很出色  采访陈云忠,花了两个上午听他讲故事。生于1914年的陈老,按照中国人“男做进女做满”的“虚岁”说法,今年正好100岁。  陈老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宛如打开了最丰富的宝藏,里面有各种惊险和各种电影般的情节。他甚至中途不需要休息,据他说是因为年轻时当侦察兵和勤务兵练就的好体魄。故事就从飞夺泸定桥时陈云忠当侦察兵说起。  “我1935年2月参加红军,参军就到了侦察连,是中央红军
词学的尊体是一个不断诗化、雅化的历史过程,而这一过程,在具有词学“中兴”之称的清朝显得尤为突出。清代的词论家不但在题材上进一步消融了诗词的差异,而且在词的起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