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在行业报处在一个强弱分明、起伏不定的时期,谁能提供一副“灵丹妙药”,来驱动所有行业报向高端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本文提出的观点,丝毫没有指点迷津的意思。只是从个人的角度、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对目前一些行业报的处境和现象做些探讨。其核心不是说目前的行业报“无路可走”或日“办不下去”了,更不针对那些“如雷贯耳”、“火”得让人眼红的报纸。而是以一孔之见,抛砖引玉。
许多行业报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若按照传统轨迹向前运行,实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若维持现状,以图自保,似也难以为继。要生存、要发展,余下的只有“左冲右突”,冲开一条生路。
这条路,也许是布满荆棘的蹊径,也许是犬牙纵横的山道。行路者,要的是结果,这就是:路必须要走得通。
大多数行业报原都是行业领导部门的机关报。与领导机关“脱钩”后,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撑和依靠,有的感到茫然,似乎无路可走。这种心态和情绪是不能责备的。但这种心态和情绪决不能波及和影响对“出路”的寻觅。
处在困境中的行业报,出路究竟在哪里?愚以为:不在脚底下,而在理念上。
找准了定位不等于找到了市场
媒体定位,即媒体相对应的受众、服务对象或行业。寻找与本媒体最近的、最贴切的受众、服务对象和产业,是许多行业报办报的准则。经过许多年的打磨,找不准定位的行业报应该说少之又少,或者是基本没有。有的行业报也许在某一时段对某一行业的某一产业宣传有所取舍或有所侧重,但还不至于严重到改变定位的程度。
那么,同是行业报,何以有的日趋兴盛,有的则走下坡路呢?原因是,供求关系错位失衡,报纸的信息供给与受众的需求“不对称”。
首先,行业(受众)需要的是可用信息,或者说是“有用产品”。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和信息载体,每天向行业(受众)提供的不应当是全行业行为的全方位“扫描”,也不应当是行业某一环节如生产、销售、运输、储存、市场等日常工作的“白描”,而是能带来经济效益、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信息,也就是能满足行业需求的真正“产品”。一张报纸能否得到行业的认可,关键是看这张报纸对报业有什么“价值”。
报纸的“价值观”,也就是报纸的“生存观”。报纸的价值大小,决定报纸的生存空间。一份报纸的主办者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办报纸对行业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不懂得行业对报纸的真实需求是什么,那么,这份报纸“失宠”、“走下坡路”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报纸的“价值”需要不断“增值”。“增值”的过程,实质上是报纸不断适应行业需求的过程。例如,过去许多行业报是部委机关报,其主要职能是“引导”、“指导”。其“指导”、“引导”的效果如何,是这份报纸当时的“价值”;报纸与部委“脱钩”后,行业报的主要职能由“指导”、“引导”变成了“暇务”,“服务”质量的高低就成了这份报纸的“价值”。报纸职能的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倚合行业的需求。但是这很不够,这不过是低层次的“价值保持”,而不是高层次的“价值增值”;这只是对行业的“跟进”,而不是对行业的“超越”;这只是主观地以自身变化去被动地适应行业,而不是行业“迫不急待”地需要报纸这么做。这就需要报纸脱胎换骨地对自身进行改造,使报纸成为本行业最有价值的舆论工具。换句话说,千方百计使报纸成为能给报业带来最佳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用载体。
要使报纸“增值”,必须找准报纸存在的问题,存力、报思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是要果断根除办报时弊,切寥把脉行业需求。有些报纸把“定为”和“服务”看成是重中之重,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什么是“定位”,何以才是“眼务”,把它虚化了。例如,所办的是养牛行业的一份报纸,认为报纸只要瞄准牛、不脱离牛,对牛的一举一动都进行全方位扫瞄,这就是“定位准了”;再比如,对牛不厌其烦地唱赞歌,对牛及其养牛之人的重要性一味拔高夸大,这就是“服务行业”了;再则是,只要“牛”能给予报纸一点微薄的经济支持,对“牛”的缺点、问题就再不敢批评监督了,等等。这种虚化了的定位和服务,带来的后果是:报纸天天报道行业,行业却看不到最想看的东西;行业最急迫的信息需求,却被大批人人皆知、不看也罢的稿件所代替。在行业眼中,没有“可用价值”,因此,行业摒弃所谓的“行业报”,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这是行业报“走下坡路”的原因所在。
“有所不为”,就是行业需求以外的东西,报纸可以不去顾及。如领导及领导机关与行业和产业无关或关系不甚紧密的日常活动。这类报道别说挤占版面太多,即使一篇,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已知的公众信息、已在其他媒体颁布的行规法典,大可不必再去重新发布;友好协作单位的稿件、尤其是与行业无关宏旨的照顾性稿件多了,无异于自砸形象,其价值势必在行业眼里丢分。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
报纸生存与发展的支撑点到底是什么
支撑点,即关键点,它是一份报纸运行的“车轮”。报纸运行快与慢,取决于“支撑点”。
目前一些行业报(这里指一些不太景气的报纸),之所以面对困境不得要领,要害在于在理念上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资源被“瓜分”,“地头蛇”被“强龙”所压。这是以偏概全。“强龙”与“地头蛇”,大型综合媒体与行业报,显然在气势上“强龙”更胜一筹。“强龙”有“强龙”的弱点,即对行业、产业并不像行业那么精通;“地头蛇”也有它的“强势”,即天天把脉行业、产业、专业,对行业了如指掌。这就可以促成强与弱的转化。遗憾的是,有些行业报看不到这种转化,只是把眼光盯在“蛋糕”上,对“蛋糕”被人分切痛心疾首,束手无策。这种心情我们说可以理解,但束手无策就显得过于“忠厚”了。
这里可以断言:在现阶段,资源不是重中之重。就现有的行业报所面对的行业而言,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养不起一张报纸的行业。一个小小的织毛衣群体,据说养活了一种发行量不菲的媒体,其广告收入不下几千万元;化妆、棋牌、证券等小行业、小“蛋糕”比比皆是,据说养活的媒体也自自在在,甚至比大行业的报纸日子过得还要滋润。其中道理并不深奥。
误区之二:“断奶”即“断路”。行业报与领导机关“脱钩”,使大多数的行业报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持,一些行业报尤其是一些社会性不强的报纸陷入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由此主办者表现的焦虑心态也是不足为怪的。问题是,焦虑不是解决出路的心态。出路不是继续“找奶”,而是惮精竭虑全力“造奶”。《中国黄金报》的“造奶”范例值得借鉴;《中国计算机报》一开始就无“奶”可吃,全凭自身功能,成为报界的“东方不败”。这里 虽然有它得天独厚、别人难以相比的优势,但其不断创新的理念使其能够平稳并持之以衡地运行,其中必有值得学习的经验。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报纸,原本就无“奶”可供,全靠自收自支走到今天。当然,有的“走”得较为平稳,有的出现危机。出现危机的肯定有教训值得总结。
“找奶”与“造奶”,“造奶”的工程显然艰巨。但它不是一项无望的工程。这项工程造得好,报纸就“生”,这项工程造不好,报纸就“死”。因此,一定要找到报纸生存的“支撑点”——人才。
有了人才,用好人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发;资本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换句话说,人才就是一份报纸的资源,就是一种媒体的资本。没有人才,或人才使用不当,什么优势都可以丧失。一些举步维艰的行业报,究其原因,决不是把人才用到了极致,恰恰相反,就像做豆腐,只有粒饱肉圆的豆子,才能做出味美质高的豆腐。
人才办报,必然会使其思想、理念等体现到报纸上,由此显现出一份报纸的品位、格调、水平和层次。因此说,发行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光明的行业报,一定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那里辛勤耕耘;不是人才的人员虽然也可以做到勤勤恳恳,但决不可能创造出人才荟萃的媒体所创造的那种效果和效益。
这里,暂且只对一些发展势头不畅的行业报的人才结构和现象做一辨析,不难得出这样的教训。
一是“外行领导内行”。一种观点认为,行业报的主管,只要懂行业就行,不必懂新闻;“懂新闻业务更好,不懂新闻业务会管理也行”。也就是说,“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外行领导内行创出高效益的实例并不是没有,然而,这不过是特殊现象。“外行领导内行”偶然因素较多,“内行领导内行”才能游刃有余。
行业报要走出低谷,必须内行领导内行。只有对新闻内行、对行业内行,才能有效地捕捉行业需求,不失时机地用传媒手段表现出来,才能使新闻更有价值,使行业、企业获取有效信息,以获得或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外行难以做到的。
二是“做新闻无须大才”。一些行业报吸纳或招聘人员,只看学历和文字水平,忽视新闻专业背景。因而,一些人员上岗后,只会写一些表述性的或常规性的文章,却不知消息、通讯为何物,分不清评论、政论与体会文章的界线;甚至不知何谓述评、何谓杂谈;写经济类报道只是对企业的“白描”,上岗一年竟不会写消息导语。无论效益多好的报纸,若长此以往,势必降低报纸质量,最终使报纸失去“价值”。
三是“靠天吃饭”而非“靠人吃饭”。媒体的创收人才,决不是一般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一般的企业营销人才。而从目前的一些行业报看,创收部门的人才观相当薄弱。有的是把编辑部门的淘汰人员,或者是根本不懂新闻、不懂营销的富余人员安排到创收部门,使其只能承担一些收收发发、听听电话、接接客户、回答一些咨询等低级劳动,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创收部门的吸纳功能,在客户心目中树立的是一个“要钱部门”的形象。无疑加大了创收部门的成本。其创收手段也只是仰仗行业的兴衰获取效益。这种“靠天吃饭”,而不是“靠人吃饭”的状况是十分危险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报纸的人才价值,就是这份报纸的存在价值。报纸的路靠人“走”。不注意吸纳高效能的人才’单靠惯性运行,虽然也能使报纸运转起来,但毕竟不会有生命力。
走出“围城”的路不在脚下
路不在脚下在哪里?在产品、在市场、在理念、在雄心。因此,扎扎实实自我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抓好基础建设,才是明智之举。
抓产品。报纸是产品。报纸的新闻、信息都是产品。要使产品得到好的销售,就必须切实摸准行业的需求,使产品不断增值、升值。报纸发展到今天,已不单纯是发布新闻和行业信息的平面媒体。它的附属如网络、电子信息、IT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作为行业报,并不意味着一齐追求这些“新事物”就能壮大自己,就能有好的收益;更不能指望自己在办了报纸的同时再办网络、公司、房地产、出租汽车就能成为“航母”。因为这不是“新闻业”,而是“新闻工业”。偏离了主干,势必要担当莫大的风险,是不可取的。一句话,千头万绪,办好报纸,使报纸成为行业丢不下、舍不去的“阵地”,才是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抓市场。市场即报纸的发行空间,报纸没有一定的发行量,就没有生存空间。报纸发行量的大小,是与企业(受众)投放广告的回报率成正比的。没有回报率的广告载体,谁也不会去花冤枉钱。相反,“一条新闻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一条信息打开一个产品的出路”的报纸,其生存空间才是“天有多大它多大”。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报纸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以图在发行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惜大幅降低报纸定价,甚至成本已达每份一元的报纸0.5元就零售了。比卖废报纸价格还要低。结果,报纸未到读者手中就被小贩卖到废品收购站了。想得市场反而丢了市场。
更新理念。尤其作为身陷经济困境的行业报,更新理念应“新在哪里”?不应仅仅把目光放在如何“艰苦奋斗”上(当然,开源节支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而应放在人才的选拔和自身潜力的发掘上。选对将能带强一军,选对帅能安邦定国。而“会抓老鼠的猫”推出的“抓鼠措施”、“抓鼠机制”,促使报纸摆脱困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潜力”就是财富。
放开雄心。行业报作为一个行业风向标,不可能永远如日中天,也不可能永远“身沉低谷”。岳鹏举说“用兵之妙,以权济变,存乎一心”,用在办报上,也未尝不合。行业每月每年都在变,若行业报不随“变”而变,自我封闭,其包袱必会累及长远。只有知新而学新,学新而不唯新,脚下才有出路。
作者系《中国食品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庞春燕
许多行业报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若按照传统轨迹向前运行,实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若维持现状,以图自保,似也难以为继。要生存、要发展,余下的只有“左冲右突”,冲开一条生路。
这条路,也许是布满荆棘的蹊径,也许是犬牙纵横的山道。行路者,要的是结果,这就是:路必须要走得通。
大多数行业报原都是行业领导部门的机关报。与领导机关“脱钩”后,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撑和依靠,有的感到茫然,似乎无路可走。这种心态和情绪是不能责备的。但这种心态和情绪决不能波及和影响对“出路”的寻觅。
处在困境中的行业报,出路究竟在哪里?愚以为:不在脚底下,而在理念上。
找准了定位不等于找到了市场
媒体定位,即媒体相对应的受众、服务对象或行业。寻找与本媒体最近的、最贴切的受众、服务对象和产业,是许多行业报办报的准则。经过许多年的打磨,找不准定位的行业报应该说少之又少,或者是基本没有。有的行业报也许在某一时段对某一行业的某一产业宣传有所取舍或有所侧重,但还不至于严重到改变定位的程度。
那么,同是行业报,何以有的日趋兴盛,有的则走下坡路呢?原因是,供求关系错位失衡,报纸的信息供给与受众的需求“不对称”。
首先,行业(受众)需要的是可用信息,或者说是“有用产品”。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和信息载体,每天向行业(受众)提供的不应当是全行业行为的全方位“扫描”,也不应当是行业某一环节如生产、销售、运输、储存、市场等日常工作的“白描”,而是能带来经济效益、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信息,也就是能满足行业需求的真正“产品”。一张报纸能否得到行业的认可,关键是看这张报纸对报业有什么“价值”。
报纸的“价值观”,也就是报纸的“生存观”。报纸的价值大小,决定报纸的生存空间。一份报纸的主办者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办报纸对行业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不懂得行业对报纸的真实需求是什么,那么,这份报纸“失宠”、“走下坡路”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报纸的“价值”需要不断“增值”。“增值”的过程,实质上是报纸不断适应行业需求的过程。例如,过去许多行业报是部委机关报,其主要职能是“引导”、“指导”。其“指导”、“引导”的效果如何,是这份报纸当时的“价值”;报纸与部委“脱钩”后,行业报的主要职能由“指导”、“引导”变成了“暇务”,“服务”质量的高低就成了这份报纸的“价值”。报纸职能的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倚合行业的需求。但是这很不够,这不过是低层次的“价值保持”,而不是高层次的“价值增值”;这只是对行业的“跟进”,而不是对行业的“超越”;这只是主观地以自身变化去被动地适应行业,而不是行业“迫不急待”地需要报纸这么做。这就需要报纸脱胎换骨地对自身进行改造,使报纸成为本行业最有价值的舆论工具。换句话说,千方百计使报纸成为能给报业带来最佳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用载体。
要使报纸“增值”,必须找准报纸存在的问题,存力、报思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是要果断根除办报时弊,切寥把脉行业需求。有些报纸把“定为”和“服务”看成是重中之重,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什么是“定位”,何以才是“眼务”,把它虚化了。例如,所办的是养牛行业的一份报纸,认为报纸只要瞄准牛、不脱离牛,对牛的一举一动都进行全方位扫瞄,这就是“定位准了”;再比如,对牛不厌其烦地唱赞歌,对牛及其养牛之人的重要性一味拔高夸大,这就是“服务行业”了;再则是,只要“牛”能给予报纸一点微薄的经济支持,对“牛”的缺点、问题就再不敢批评监督了,等等。这种虚化了的定位和服务,带来的后果是:报纸天天报道行业,行业却看不到最想看的东西;行业最急迫的信息需求,却被大批人人皆知、不看也罢的稿件所代替。在行业眼中,没有“可用价值”,因此,行业摒弃所谓的“行业报”,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这是行业报“走下坡路”的原因所在。
“有所不为”,就是行业需求以外的东西,报纸可以不去顾及。如领导及领导机关与行业和产业无关或关系不甚紧密的日常活动。这类报道别说挤占版面太多,即使一篇,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已知的公众信息、已在其他媒体颁布的行规法典,大可不必再去重新发布;友好协作单位的稿件、尤其是与行业无关宏旨的照顾性稿件多了,无异于自砸形象,其价值势必在行业眼里丢分。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
报纸生存与发展的支撑点到底是什么
支撑点,即关键点,它是一份报纸运行的“车轮”。报纸运行快与慢,取决于“支撑点”。
目前一些行业报(这里指一些不太景气的报纸),之所以面对困境不得要领,要害在于在理念上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资源被“瓜分”,“地头蛇”被“强龙”所压。这是以偏概全。“强龙”与“地头蛇”,大型综合媒体与行业报,显然在气势上“强龙”更胜一筹。“强龙”有“强龙”的弱点,即对行业、产业并不像行业那么精通;“地头蛇”也有它的“强势”,即天天把脉行业、产业、专业,对行业了如指掌。这就可以促成强与弱的转化。遗憾的是,有些行业报看不到这种转化,只是把眼光盯在“蛋糕”上,对“蛋糕”被人分切痛心疾首,束手无策。这种心情我们说可以理解,但束手无策就显得过于“忠厚”了。
这里可以断言:在现阶段,资源不是重中之重。就现有的行业报所面对的行业而言,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养不起一张报纸的行业。一个小小的织毛衣群体,据说养活了一种发行量不菲的媒体,其广告收入不下几千万元;化妆、棋牌、证券等小行业、小“蛋糕”比比皆是,据说养活的媒体也自自在在,甚至比大行业的报纸日子过得还要滋润。其中道理并不深奥。
误区之二:“断奶”即“断路”。行业报与领导机关“脱钩”,使大多数的行业报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持,一些行业报尤其是一些社会性不强的报纸陷入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由此主办者表现的焦虑心态也是不足为怪的。问题是,焦虑不是解决出路的心态。出路不是继续“找奶”,而是惮精竭虑全力“造奶”。《中国黄金报》的“造奶”范例值得借鉴;《中国计算机报》一开始就无“奶”可吃,全凭自身功能,成为报界的“东方不败”。这里 虽然有它得天独厚、别人难以相比的优势,但其不断创新的理念使其能够平稳并持之以衡地运行,其中必有值得学习的经验。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报纸,原本就无“奶”可供,全靠自收自支走到今天。当然,有的“走”得较为平稳,有的出现危机。出现危机的肯定有教训值得总结。
“找奶”与“造奶”,“造奶”的工程显然艰巨。但它不是一项无望的工程。这项工程造得好,报纸就“生”,这项工程造不好,报纸就“死”。因此,一定要找到报纸生存的“支撑点”——人才。
有了人才,用好人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发;资本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换句话说,人才就是一份报纸的资源,就是一种媒体的资本。没有人才,或人才使用不当,什么优势都可以丧失。一些举步维艰的行业报,究其原因,决不是把人才用到了极致,恰恰相反,就像做豆腐,只有粒饱肉圆的豆子,才能做出味美质高的豆腐。
人才办报,必然会使其思想、理念等体现到报纸上,由此显现出一份报纸的品位、格调、水平和层次。因此说,发行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光明的行业报,一定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那里辛勤耕耘;不是人才的人员虽然也可以做到勤勤恳恳,但决不可能创造出人才荟萃的媒体所创造的那种效果和效益。
这里,暂且只对一些发展势头不畅的行业报的人才结构和现象做一辨析,不难得出这样的教训。
一是“外行领导内行”。一种观点认为,行业报的主管,只要懂行业就行,不必懂新闻;“懂新闻业务更好,不懂新闻业务会管理也行”。也就是说,“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外行领导内行创出高效益的实例并不是没有,然而,这不过是特殊现象。“外行领导内行”偶然因素较多,“内行领导内行”才能游刃有余。
行业报要走出低谷,必须内行领导内行。只有对新闻内行、对行业内行,才能有效地捕捉行业需求,不失时机地用传媒手段表现出来,才能使新闻更有价值,使行业、企业获取有效信息,以获得或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外行难以做到的。
二是“做新闻无须大才”。一些行业报吸纳或招聘人员,只看学历和文字水平,忽视新闻专业背景。因而,一些人员上岗后,只会写一些表述性的或常规性的文章,却不知消息、通讯为何物,分不清评论、政论与体会文章的界线;甚至不知何谓述评、何谓杂谈;写经济类报道只是对企业的“白描”,上岗一年竟不会写消息导语。无论效益多好的报纸,若长此以往,势必降低报纸质量,最终使报纸失去“价值”。
三是“靠天吃饭”而非“靠人吃饭”。媒体的创收人才,决不是一般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一般的企业营销人才。而从目前的一些行业报看,创收部门的人才观相当薄弱。有的是把编辑部门的淘汰人员,或者是根本不懂新闻、不懂营销的富余人员安排到创收部门,使其只能承担一些收收发发、听听电话、接接客户、回答一些咨询等低级劳动,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创收部门的吸纳功能,在客户心目中树立的是一个“要钱部门”的形象。无疑加大了创收部门的成本。其创收手段也只是仰仗行业的兴衰获取效益。这种“靠天吃饭”,而不是“靠人吃饭”的状况是十分危险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报纸的人才价值,就是这份报纸的存在价值。报纸的路靠人“走”。不注意吸纳高效能的人才’单靠惯性运行,虽然也能使报纸运转起来,但毕竟不会有生命力。
走出“围城”的路不在脚下
路不在脚下在哪里?在产品、在市场、在理念、在雄心。因此,扎扎实实自我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抓好基础建设,才是明智之举。
抓产品。报纸是产品。报纸的新闻、信息都是产品。要使产品得到好的销售,就必须切实摸准行业的需求,使产品不断增值、升值。报纸发展到今天,已不单纯是发布新闻和行业信息的平面媒体。它的附属如网络、电子信息、IT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作为行业报,并不意味着一齐追求这些“新事物”就能壮大自己,就能有好的收益;更不能指望自己在办了报纸的同时再办网络、公司、房地产、出租汽车就能成为“航母”。因为这不是“新闻业”,而是“新闻工业”。偏离了主干,势必要担当莫大的风险,是不可取的。一句话,千头万绪,办好报纸,使报纸成为行业丢不下、舍不去的“阵地”,才是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抓市场。市场即报纸的发行空间,报纸没有一定的发行量,就没有生存空间。报纸发行量的大小,是与企业(受众)投放广告的回报率成正比的。没有回报率的广告载体,谁也不会去花冤枉钱。相反,“一条新闻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一条信息打开一个产品的出路”的报纸,其生存空间才是“天有多大它多大”。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报纸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以图在发行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惜大幅降低报纸定价,甚至成本已达每份一元的报纸0.5元就零售了。比卖废报纸价格还要低。结果,报纸未到读者手中就被小贩卖到废品收购站了。想得市场反而丢了市场。
更新理念。尤其作为身陷经济困境的行业报,更新理念应“新在哪里”?不应仅仅把目光放在如何“艰苦奋斗”上(当然,开源节支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而应放在人才的选拔和自身潜力的发掘上。选对将能带强一军,选对帅能安邦定国。而“会抓老鼠的猫”推出的“抓鼠措施”、“抓鼠机制”,促使报纸摆脱困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潜力”就是财富。
放开雄心。行业报作为一个行业风向标,不可能永远如日中天,也不可能永远“身沉低谷”。岳鹏举说“用兵之妙,以权济变,存乎一心”,用在办报上,也未尝不合。行业每月每年都在变,若行业报不随“变”而变,自我封闭,其包袱必会累及长远。只有知新而学新,学新而不唯新,脚下才有出路。
作者系《中国食品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庞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