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传播科技正在使大众传播媒体走向融合与汇流,新媒体环境给新闻传播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当下的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转型;优势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有:①交互性。交互性就是媒体和受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性。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双向交流。②即时性。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内容,为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提供便利。③多样性。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表现过程也比较丰富。传播者和受众能做到即时、无限地扩展内容,更具个性化。④虚拟性。是指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它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⑤海量性。各种新闻资讯、社会思潮、不同阶层群体的自由表达等通过新媒体形成海量的数字信息。⑥共享性。互联网尊重了信息主体,认同了传播自由,共享技术变得更空前开阔。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前,专业媒介组织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传统“单向议程设置”现象普遍存在。首先,议程设置的主体主要是传统媒体。因为其掌握独有的媒介资源,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集中在少数专业媒介组织受众。专业媒介组织完全有能力对议题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排序,受众则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自主性的发挥不过是从常接触的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去选择。其次,议程设置的关系主要是传——受支配型。传统媒介环境下,专业组织媒介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受众一直处于支配被动地位。网络媒介环境下,当受众被“解放”后,议程设置理论更加难以回答到底是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还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这样的问题。
三、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发布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四、新媒体新闻传播模式转型的分析
(一)模式向度上转向网状模式。尽管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以后进入双向模式,该模式免不了具有一种理想化、简单化的倾向,实现程度仍相当有限,总体上还是一种线性模式。网络时代属于网状传播模式为主的时代,以往大众传播所建立的都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则是在数字空间展开的发散式的网状传播。多维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的网状传播模式。多维网络是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一大热点。
(二)模式类型上转向表达模式。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进入了表达模式,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互动、参与、开放、传者和受者的边界模糊,即时通信、博客、博客、维基、微博、轻薄等社交媒介给传者和受者在展示、分享信息和表达思想方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
(三)先进的技术支持,把关机制的变化。对于新闻传播形式的转变,国家是给予大力支持的,而且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在技术水平上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网络媒体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运用起来也是非常游刃有余的。这样就能把做出来的信息更加抓住受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胃口。把关机制主要是一种编辑选择机制,众多文献研究中的把关人也主要以编辑角色作为考察对象。网络语境中的信息控制形式则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选择机制之外,还包括导向机制、审查机制、安全机制、增值机制、成本效应机制、基础设施机制、用户互动机制、规制机制。
(四)模式范式上转向功能/批判模式。目前研究显示出了将功能/批判模式与文化/批判范式逐渐融合起来的努力趋势。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角色边界日益模糊,受众在新技术推动下被赋予更多的传播权力。
(五)分析重心上转向受众传播分析。受众传播分析指受众对信息不仅被动体验或主动解读,还对信息积极传播、创造。众多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帖子,上传自己拍摄的图片、视频,或下载、转发、观看别人的图片、视频,这种传播景观在传统媒体时代难以想象,传统的传播模式均遭遇合法性危机的质疑,因此了解网民的传播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六)超越时空的开放性。人类可以第一次在不同的族群、地域、文化背景等群体之间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和传播各种信息和新闻,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和在线的人们进行交流和传播。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不受报纸版面的限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对新闻的时效性具有很深的价值和意义。
(七)网络媒体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现在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的负面的信息。更甚的是,有一些信息虽然是负面的,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有可能导致舆论走向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有些居心叵测的人运用夸大的或者不实的的信息进行渲染后,用煽动的语言发表出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然后在网络里就迅速升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就会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变得盲目。这是网络媒体的弊端,也应该渐渐的完善并且杜绝。
四、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的组织结构和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介融合时代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一是一专多能的技能储备;二是要重视新闻写作与报道在各平台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快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四是跨平台的人际交流能力。总之,在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融合新闻”的生产需要新闻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更加复合纵深的知识结构之外,还需要掌握“全媒体”的业务技能以及跨媒介平台的资源整合与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陶丹.新媒介与网络广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洁.新数字媒介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3]蒋宏.新媒体挑战与报业突围战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转型;优势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有:①交互性。交互性就是媒体和受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性。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双向交流。②即时性。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内容,为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提供便利。③多样性。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表现过程也比较丰富。传播者和受众能做到即时、无限地扩展内容,更具个性化。④虚拟性。是指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它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⑤海量性。各种新闻资讯、社会思潮、不同阶层群体的自由表达等通过新媒体形成海量的数字信息。⑥共享性。互联网尊重了信息主体,认同了传播自由,共享技术变得更空前开阔。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前,专业媒介组织对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具有强大的控制力,传统“单向议程设置”现象普遍存在。首先,议程设置的主体主要是传统媒体。因为其掌握独有的媒介资源,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集中在少数专业媒介组织受众。专业媒介组织完全有能力对议题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排序,受众则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自主性的发挥不过是从常接触的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去选择。其次,议程设置的关系主要是传——受支配型。传统媒介环境下,专业组织媒介在传播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受众一直处于支配被动地位。网络媒介环境下,当受众被“解放”后,议程设置理论更加难以回答到底是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还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这样的问题。
三、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发布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四、新媒体新闻传播模式转型的分析
(一)模式向度上转向网状模式。尽管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以后进入双向模式,该模式免不了具有一种理想化、简单化的倾向,实现程度仍相当有限,总体上还是一种线性模式。网络时代属于网状传播模式为主的时代,以往大众传播所建立的都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则是在数字空间展开的发散式的网状传播。多维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的网状传播模式。多维网络是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一大热点。
(二)模式类型上转向表达模式。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进入了表达模式,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互动、参与、开放、传者和受者的边界模糊,即时通信、博客、博客、维基、微博、轻薄等社交媒介给传者和受者在展示、分享信息和表达思想方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
(三)先进的技术支持,把关机制的变化。对于新闻传播形式的转变,国家是给予大力支持的,而且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在技术水平上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网络媒体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运用起来也是非常游刃有余的。这样就能把做出来的信息更加抓住受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胃口。把关机制主要是一种编辑选择机制,众多文献研究中的把关人也主要以编辑角色作为考察对象。网络语境中的信息控制形式则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选择机制之外,还包括导向机制、审查机制、安全机制、增值机制、成本效应机制、基础设施机制、用户互动机制、规制机制。
(四)模式范式上转向功能/批判模式。目前研究显示出了将功能/批判模式与文化/批判范式逐渐融合起来的努力趋势。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角色边界日益模糊,受众在新技术推动下被赋予更多的传播权力。
(五)分析重心上转向受众传播分析。受众传播分析指受众对信息不仅被动体验或主动解读,还对信息积极传播、创造。众多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帖子,上传自己拍摄的图片、视频,或下载、转发、观看别人的图片、视频,这种传播景观在传统媒体时代难以想象,传统的传播模式均遭遇合法性危机的质疑,因此了解网民的传播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六)超越时空的开放性。人类可以第一次在不同的族群、地域、文化背景等群体之间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和传播各种信息和新闻,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和在线的人们进行交流和传播。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不受报纸版面的限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这对新闻的时效性具有很深的价值和意义。
(七)网络媒体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现在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的负面的信息。更甚的是,有一些信息虽然是负面的,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控制,有可能导致舆论走向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有些居心叵测的人运用夸大的或者不实的的信息进行渲染后,用煽动的语言发表出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然后在网络里就迅速升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就会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变得盲目。这是网络媒体的弊端,也应该渐渐的完善并且杜绝。
四、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的组织结构和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介融合时代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一是一专多能的技能储备;二是要重视新闻写作与报道在各平台中的基础作用;三是快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四是跨平台的人际交流能力。总之,在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融合新闻”的生产需要新闻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更加复合纵深的知识结构之外,还需要掌握“全媒体”的业务技能以及跨媒介平台的资源整合与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陶丹.新媒介与网络广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洁.新数字媒介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3]蒋宏.新媒体挑战与报业突围战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