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泉》是日本散文家东山魁夷笔下一篇文笔清丽的作品,它在给了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向何处去的思索,并告诫我们要回归生活的本真,抛却偏执和自以为是。此外,东山魁夷创作出如此清新的散文也与其画家身份有关。艺术不分国界,这与我国北宋词人苏轼何其相类,苏轼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颇深造诣。虽为豪放派词人,苏轼也不乏许多清新隽永的名篇,也抒发了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求。故本文以人生价值选择为着眼点,简要探讨《听泉》与苏轼诗文思想内涵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听泉》 苏轼 本真 价值选择
  “你对人,对自己,都是诚实的吗?”①真是直抵良心的拷问。群鸟翔于天,却不知归往何处;人群趋于利,却不知生活本真所在。显然,我们对人、对自己,都无法做到纯粹诚实,我们总是擅自给生活缀上许多杂质,并且一贯地舍本逐末,追求生活的附属品,自以为能够突出重围,实则被这些琐屑的事务越缚越紧,直至看不清生活的本来面目。总是在南辕北辙的人群何不寻一处景致静下来,听听泉水怎么说?
  《听泉》的第一部分写了鸟群在无限的时间里漫无目的地飞翔,它们似乎从未考虑过自己要飞向何方,它们甚至从未察觉地上的漠漠水田早已化作莽莽荒原。它们用有限的生命对抗着永恒的时间,终将一无所获。这恬淡又有几分凄凉的意境不由使笔者联想起苏子泛舟赤壁,面对滚滚逝去的江水,“客”发出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②的慨叹。正如《听泉》中的群鸟一样,他将自己置身于永恒的时空与自然之中,则自身的卑微与孱弱便更加醒目。于是伤春悲秋,任凭时光流逝而束手无策。苏子却不然,他将自己也看作自然中永恒的一部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②生命本当如此,芸芸众生皆为造物者的杰作,都应当将自己置如永恒之中去享受时间与生命的乐趣,而不是将自己划定在一个牢笼中,戚戚于生之短暂。于是紧接着,苏子又娓娓道出寻求生命之乐的法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②清风明月,皆是自然的馈赠,取一点浩然之气,乘千里快哉之风。与群鸟相反,苏子厌倦了锱铢必较、舍本逐末的世俗生活,在被贬光州之后,他过起了属于自己的快意人生,欹枕江南烟雨,尽赏湖光山色。人生三万六千场,怎一个“利”字了得?倒不如回归自然,静听花开花落,卧看云卷云舒。
  《听泉》的第一部分中,还提到了一些细节:“鸟鸣嘤嘤,呼求友声,它们相互激励、憎恶、斗争、损伤。也有的鸟凄然离开群体,因为疲劳成疾或者年老体衰。”①每天疲于奔命已经足够劳累,加上相互憎恶、斗争、损伤,于是积郁成疾。正如庸碌的人群一般,总是要给本就十分不易的生活中添上这些令人厌恶的东西,“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使生活变得面目可憎。苏轼曾对此种生活态度表示过明确的厌弃,且看这曲《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②这首词作于苏轼初到黄州后,历经祸患,身陷囹圄。而后他痛定思痛,将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深刻。他认识到宠辱与祸福自有前世因缘,不可力求,说短论长则更无裨益。人应当摆脱种种物质束缚,借助酒的消解,使身心与自然合而为一,最终获得灵魂的自由。一句“着甚干忙”充满了苏轼对庸碌人群的鄙夷与嘲弄。他本人在江南的清风皓月中,对酒当歌,酣畅淋漓。经历了由讽世到愤世,从自叹及自适的过程,苏轼展现出其疾恶如仇与旷达飘逸两个侧面。于是《苏诗纪事》上卷云:“东坡《满庭芳》词,碑刻传海内,使竞进之徒读之可以解体,恬淡之徒读之可以娱生……达人之言,读之可以心怀畅然。”其中所谓“竞进之徒”便类似于《听泉》中互相憎恶、斗争、损伤的飞鸟们。这首词意在警醒沉浮于名利场中的人们,褪去谄媚和虚伪,早日寻回生活的本质。
  第二部分,东山魁夷以柔和的笔触描绘了泉水叮咚的幽雅景致,涓涓细流,宠辱不惊,“在这块土地上,阅历了从古到今各种生物的枯荣生死。”①与莽撞、盲目的鸟儿形成鲜明对照:“对着澄澈的泉水照一照吧,你会看到自己疲惫至极的面容,或许也会由此醒悟,鸟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里称霸的时代已经过去。”①这句入骨的隐喻能够给人们内心多么深刻的警示:盲目自大的鸟儿与企图征服世界的人何其相类,泉水的絮语仿佛告诫人们,莫得妄想自己的力量能够征服自然,并且进行无休止的侵犯和掠夺,人类甚至连生命的方向也无法掌握。因此,还自然以和谐方为正途。
  在融入自然这个意义上,苏轼同样有着畅然自是适的态度,譬如下面这首《望江南》:“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鹧鸪鸣,春色属芜菁。”③这首咏春词格调清新,隽永恬静。前调描写了身着春服的词人与僚友们于密州流杯亭畔举杯唤友,曲水流觞,纵情诗酒的场面。这几句化用了孔子与弟子们侍坐的典故,曾点娓娓道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极乐境界,描绘了一幅和乐的春游图景,得到孔子的嘉奖。圣人已于千年前悟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而后人并没有领悟其中要略,使自然一片狼藉。此外,《望江南》前調提及的“春服”、“曲水”、“舞雩”等意象,充满了浓郁的人文雅兴;后调所呈现的“桃李”、“鹧鸪”、“芜菁”则充斥着丰厚的田园味道。二者相互呼应、融合,谱写出文人笔下的田园乐章,兼有书卷气与泥土味,浑然天成,尽显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苏轼与东山魁夷,代表了古与今,中与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达到了心灵的共通,他们通过文学的形式,共通连缀成一片如自然般秀美的锦缎。仿佛点点渗入心田的清泉一般,自然也用它潜移默化的力量,警醒着世人,使人们心存敬畏,敬天爱人,谋求和谐持久的发展。   东山魁夷在《听泉》的第三部分中,将笔锋一转,一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眼清泉,但那潺潺的声音已经被日常的烦乱遮掩”①把目光投射到人自身,从前两部分的隐喻转为此时的直抒胸臆,同时也进行了自我检讨和反思:“只有把自己化为无,才能看到真实。”①
  人最可贵的素质之一在于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能够毫不掩饰地承认自身固有的劣根,能够清楚地揭示自己的伪善与浮躁,能够敢于让这一泓清泉洗濯自己的内心。东山魁夷如实地接受了自己的狭隘,当清泉问及他对人、对自己是否都是诚实时,他“无言以对,心里一阵发痛,沉默地低下了头。”①
  古今中外,几乎人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直面内心的困境,苏轼也不例外。他曾借一首《洗儿戏作》表达了对自己一生错误生活态度的悔恨:“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③该诗作于苏轼四子幹儿满月当天,诗人借由浴小儿,以游戏笔墨,自嘲以刺世。诗人言自身为聪明所累,一生坎坷,惟愿子嗣愚鲁,平平顺顺求得功名。自我揶揄中透露出内心的悔恨。反观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名字,想必其父苏洵也曾有过类似的人生体验,“只有把自己化为无,才能看到真实。”于是他给长子取名“轼”——车前的扶手木,意在告诉儿子一生只消有些绵薄的贡献即可,无需刻意追求旁的身外之物,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给次子取名时,苏洵这种理念则更加明显,索性取名为“辙”,车轮的印子,只图在这世上留下一点自己的印记,别无他求。
  此种“把自己化为无”的思想在苏氏家族中便这样一代代沿袭下来,突出体现在苏轼这阙《行香子》中,这也是他对人生的反观静照:“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④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⑤历经几番起落,苏轼可谓遍尝世态炎凉,上片宛若词人于宦海沉浮中的翻然悔悟。而后,决定遵照先父意愿,“作个闲人”,闲庭信步中,“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全词从月色起笔,描摹出一个清净、无欲求的氛围,与《听泉》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有真正做到心无杂念、谦虚、朴素,放弃自以为是和偏执,才能看到真实。
  品读这篇如清泉般甘冽的《听泉》,仿佛心灵也随之逸出尘世,悠远而淡泊。文章逐层深入,对人心的叩问步步紧逼:从对鸟儿的议论到对自然的歌颂,最后为对自身的反思,无不引发了我们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思索。同时,苏轼诗文中所表露出的对名利的鄙弃、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自我的悔过不禁使笔者体悟到: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国界如何限制,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于生命的态度总能不谋而合。惟愿世人皆能如二位哲人一般,在历经世俗几度无情锤炼之后,仍能保有心底的那份天真,满怀对自然的敬畏,无论顺境逆境,咸能有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情调,能有庄子鼓盆而歌的达观,能有接舆痛饮狂歌的气概,将自己融入永恒流逝的时间之中,使自身在白驹过隙般的人生中化为永恒。
  注释
  ① (日)东山魁夷.听泉[J].中学生文摘,2005(1):26.
  ② 陶文鹏,郑园.苏轼集[C].凤凰出版社,2014,10:265. 265,265,169,147,214.
  ③ 陶文鹏.一蓑烟雨任平生[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9:35,28.
  参考文献
  [1] 陶文鹏,郑园.苏轼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0.
  [2] 陳祖美.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7.
  [3] 吕宁.大江东去浪淘尽——在诗文中寻找苏东坡一生的足迹[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11.
  [4] 曾枣庄.苏词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爱情是人类最为复杂的情感。它有神奇的魔力,可以让人肝肠寸断也能让人欣喜若狂。中国历史上多少对佳人才子都为其所惑、为其所痴、为其所狂。苏轼与纳兰性德是宋、清两代诗词界的霸主,但他们也是为情爱所折磨的痴情种。这种折磨在所深爱的妻子逝世后通过他们所撰写的悼亡词表现得更为直接与透彻。通过对比二者所作的悼亡词,并对悼亡词加以总结,我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爱情的魅力。  关键词:苏轼 纳兰性德 悼亡词 爱
期刊
摘 要:相比较而言,作为学科,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了相对稳定而自足的框架,但对于当代文学而言,无论是知识版图还是历史意识,仍然处于不稳定的转型状态当中。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以新时期文学的发生为中心,通过基本历史观念的清理、重要文学史事实的澄清,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的历史观念,并让他们掌握实证性的学术方法。  关键词:历史转型 新时期文学 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为开端,已经走过了近
期刊
摘 要:萧红的《呼兰河传》用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小城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民族风情。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策略使儿童声音和成年声音在对话中形成了独特的复调审美效果。  关键词:儿童视角 复调叙述 《呼兰河传》  一、儿童声音与成年声音的对话  儿童视角的出现在叙事者、叙事角度和叙事口吻、叙事态度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叙事特征和美学价值。对于儿童视角的定义即“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
期刊
摘 要:《晚饭花》是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典型,其叙事蕴涵着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极富汪氏特色的散文化文笔,二是小说中意识流技法的自然运用。与此同时,汪曾祺将自身的生命体验融入叙事之中,从而将一个孩子的回忆叙述得动人心弦。  关键词:汪曾祺 叙事分析 散文化 意识流 回忆  基金项目:基于民俗保护、继承与开发视角的汪曾祺作品中的淮扬民俗文化实践探究(201710298076Y)  《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抓好学生管理、培养优良学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高等院校“六位一体”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旨在完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形成覆盖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品行、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层面,切实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等院校 入学教育 六位一体  一、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就目前国内教育现状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疏离感,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其文化认同,坚定其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 文化自信 现代价值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编号:2017SJB1637);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
期刊
摘 要:文心雕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艺理论巨著。它全面总结和阐释了文学原理、文体、创作、批评等问题,“体大而虑周”,论述精辟,是中国文艺批评最权威的典范论著。目前,专事研究其理论体系的“龙学”正日益兴盛。但是由于儒家思想和时代风气的影响,也由于当时整个文学理论水平的限制,《文心雕龙》一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着重论述文心雕龙中的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文心雕龙 宗经 局限性  一、刘勰对《楚辞
期刊
摘 要:《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是虹影的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她以自身经历为蓝本,用非虚构的方式描写了自己的母亲,并且对母亲投以审视的目光。论文尝试从被审视的母亲形象出发、分析六六从“审视母亲”到“自我审视”的心态变迁,进而探讨这种“母亲审视”的意义内涵。  关键词:虹影 自传体小说 审视母亲  虹影是近年来活跃于文坛的海外华人女作家中很特殊的一个,她的作品中包含着身份认同、漂泊心态、文化失根、价
期刊
摘 要:管家这一职业虽然起源于法国却在与之隔海相望的英国盛行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在英国社会受到的高度认可与英国的贵族精神和绅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在位于亚洲的东方国家——中国,旧时为官僚和商贾管理家产和日常事务的地位较高的仆人也被称为管家。[1]在英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贵族和世家的文学作品,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家为读者们塑造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管家形象。管家形象的跨文化
期刊
摘 要:大学校园小说创作始于1917年江苏女作家陈衡哲的《一日》,继之20年代陈白尘的《漩涡》,30年代叶圣陶《英文教授》进一步铺垫,终于迎来40年代钱钟书《围城》的里程碑之作。50年代康式昭、奎曾的《大学春秋》与程树榛的《大学时代》弘扬了满满的正能量。新时期以后,大学校园小说创作多以“审丑”的姿态出现。21世纪的头十年,这种书写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作者们以剥皮见骨的冷峻笔法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