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断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增加了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资质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针对资质管理进行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现状,探究了优化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优化
前言
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只有与社会发展形势保持一致,才能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但是,现阶段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资质管理水平,还使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优化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下文针对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制度的优化制度展开分析探究。
1.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现状
1.1管理理念未得到更新
现阶段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的管理预期过多,没有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导致在设定资质标准的时候不具备合理性,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企业发展等,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准入管理制度仍旧使用传统管理思想,针对组织或者单位来设立管理机制,使得个人在从属地位[1]。另外,企业的动态监管工作性质属于长期性,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高于以行政审批为主要形式的准入管理,而目前主要“以批代管”,導致企业入门有难度。
1.2管理体制不严格
准入管理审批部门未得到统一,由于建设领域有较多保留资质审批权限的部门,除了住建部之外,工程监理和检测等资质的发放也由其他部委在进行。再加上各行业的部门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在设定行业准入门槛的时候应用多种形式,使得有行业壁垒和行业垄断现象出现[2]。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很多地方考虑到地方财政,在实际建设工程过程中会偏向本地建筑企业,面对外地建筑企业的时候,利用信用评价或者备案设置了很多门槛。
1.3管理机制未得到完善
建筑企业在设定资质标准的时候不具给性,由于目前资质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设定都过于刚性,比如业绩数量、人员数量等。而且有过多的申报材料,审核周期长,有的资质申报材料要求有十多项,增加企业负担的同时也延长审核周期,不能满足行政许可法要求的时限要求。在注册人员管理方面也有很多不足存在,不能体现个人权利,还会导致部分注册人员的合理权益受损[3]。
2.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制度优化措施
2.1 优化准入制度
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要针对资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才能保证具有技术的建筑企业可以进入到建设市场中,所以,在优化准入管理制度的时候要以此为目的来进行优化设定。市场准入管理要从中企业转变为中人员,重新设定企业与注册人员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建筑工程的经济责任主要由企业承担,而建筑工程的技术责任和质量责任以及安全责任主体猪油由注册人员承担,使注册人员的责任与权力得到强调和提升,以将注册人员独执业制度慢慢推行[4]。
“负面清单”模式可以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得到应用实行,因为其管理思想可以鼓励和促进建筑企业发展,没有设置资质准入标准的领域都要将行政审批手续取消,市场运行过程的监管和质量的监控都由政府部门主管来负责,以鼓励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且可以进行自我完善。
2.2制定远期目标
建立准入制度的时候确保其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及统一性,使执业人员注册制度具有灵活寻个,允许注册人员个人独立执业,不再注重企业与个人的绑定管理,使企业与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企业主要承担经济责任,注册人员主要承担技术管理责任。除了施工企业将资质许可进行保留之外,还可以开放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等工程市场。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具有系统性,所以必须要设置企业准入条件,合理简化考核标准和专业设置,主要针对企业经济实力进行考核,对于注册人员数量不做硬性规定。若是新兴兴业没有将资质标准的设置予以明确,那么不再设定准入限制,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制定近期措施
建筑企业要针对现有审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机关进一步归并,取消有关管理部门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审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机构确定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外,各专业管理部门的会审机制也要取消,有行业协会来协助各级建筑管理部门进行独立审批。下级管理部门具有的初审职能也要取消,仅保留其申请材料元件核对职能。电子化审批模式可进行大力推广,减少纸质材料的应用,灵活使用数据信息,全程监控审批过程,批后监管进行加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文件,将动态核查的标准、程序和机制等都加以明确,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要严厉清出。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探究,我们知道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制度的优化,可以使建筑行业市场更加秩序化和规范化,并且将准入门槛合理提高,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调整资质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爱华.论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的制度优化[J].建筑施工,2017(8)
[2]李宏伟.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7(8)
[3]曾阿香.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6,No.233(01):163.
[4]王静,张艳红,周志峰.浅析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J].低碳世界,2014(2):39-40.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优化
前言
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只有与社会发展形势保持一致,才能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但是,现阶段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资质管理水平,还使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优化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下文针对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制度的优化制度展开分析探究。
1.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现状
1.1管理理念未得到更新
现阶段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的管理预期过多,没有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导致在设定资质标准的时候不具备合理性,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企业发展等,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准入管理制度仍旧使用传统管理思想,针对组织或者单位来设立管理机制,使得个人在从属地位[1]。另外,企业的动态监管工作性质属于长期性,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高于以行政审批为主要形式的准入管理,而目前主要“以批代管”,導致企业入门有难度。
1.2管理体制不严格
准入管理审批部门未得到统一,由于建设领域有较多保留资质审批权限的部门,除了住建部之外,工程监理和检测等资质的发放也由其他部委在进行。再加上各行业的部门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在设定行业准入门槛的时候应用多种形式,使得有行业壁垒和行业垄断现象出现[2]。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很多地方考虑到地方财政,在实际建设工程过程中会偏向本地建筑企业,面对外地建筑企业的时候,利用信用评价或者备案设置了很多门槛。
1.3管理机制未得到完善
建筑企业在设定资质标准的时候不具给性,由于目前资质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设定都过于刚性,比如业绩数量、人员数量等。而且有过多的申报材料,审核周期长,有的资质申报材料要求有十多项,增加企业负担的同时也延长审核周期,不能满足行政许可法要求的时限要求。在注册人员管理方面也有很多不足存在,不能体现个人权利,还会导致部分注册人员的合理权益受损[3]。
2.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制度优化措施
2.1 优化准入制度
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要针对资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才能保证具有技术的建筑企业可以进入到建设市场中,所以,在优化准入管理制度的时候要以此为目的来进行优化设定。市场准入管理要从中企业转变为中人员,重新设定企业与注册人员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建筑工程的经济责任主要由企业承担,而建筑工程的技术责任和质量责任以及安全责任主体猪油由注册人员承担,使注册人员的责任与权力得到强调和提升,以将注册人员独执业制度慢慢推行[4]。
“负面清单”模式可以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得到应用实行,因为其管理思想可以鼓励和促进建筑企业发展,没有设置资质准入标准的领域都要将行政审批手续取消,市场运行过程的监管和质量的监控都由政府部门主管来负责,以鼓励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且可以进行自我完善。
2.2制定远期目标
建立准入制度的时候确保其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及统一性,使执业人员注册制度具有灵活寻个,允许注册人员个人独立执业,不再注重企业与个人的绑定管理,使企业与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企业主要承担经济责任,注册人员主要承担技术管理责任。除了施工企业将资质许可进行保留之外,还可以开放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等工程市场。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具有系统性,所以必须要设置企业准入条件,合理简化考核标准和专业设置,主要针对企业经济实力进行考核,对于注册人员数量不做硬性规定。若是新兴兴业没有将资质标准的设置予以明确,那么不再设定准入限制,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制定近期措施
建筑企业要针对现有审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机关进一步归并,取消有关管理部门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审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机构确定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外,各专业管理部门的会审机制也要取消,有行业协会来协助各级建筑管理部门进行独立审批。下级管理部门具有的初审职能也要取消,仅保留其申请材料元件核对职能。电子化审批模式可进行大力推广,减少纸质材料的应用,灵活使用数据信息,全程监控审批过程,批后监管进行加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文件,将动态核查的标准、程序和机制等都加以明确,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要严厉清出。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探究,我们知道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制度的优化,可以使建筑行业市场更加秩序化和规范化,并且将准入门槛合理提高,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调整资质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爱华.论建筑企业资质准入管理的制度优化[J].建筑施工,2017(8)
[2]李宏伟.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7(8)
[3]曾阿香.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6,No.233(01):163.
[4]王静,张艳红,周志峰.浅析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J].低碳世界,2014(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