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资助作为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援助的措施之一,普遍地存在各个高校之中。而随着经济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广度不断增强,资助育人的作用也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我们关于资助育人的工作存在一种狭隘育人对象的倾向,即将关注点聚焦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而很少涉及到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经济上的富裕与否并非与精神上的富裕与否构成正相关性。因此,资助育人对象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而且还要涵盖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
【关键词】资助育人 经济资助 精神资助 资助对象
资助作为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援助措施之一,普遍地存在各个高校之中。从资助的主体方面看,其广泛程度不断提高,有国家、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个人等等。从受助对象看,其覆盖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从资助形式看,其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科研立项、勤工助学等。从资助的主体来看,他们往往只提供物质资助,或者说他们只倾向于经济资助,而很少关注精神资助,即使少数者重视心理资助,但也许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资助工作落实者,学校已经渐渐认识到只提供物质资助而不够,还必须提供精神资助,并不断地强调精神资助的重要性。许多资助工作者或者学者,也在不断地探索资助育人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与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但是,我们关于资助育人的工作——无论是理论领域里的工作,还是实践领域里的工作——存在一种狭隘育人对象的倾向,即将关注点聚焦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而很少涉及到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
现实中,在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中,有些学生不仅仅经济上贫困,精神上也存在贫困,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和障碍。如,有些学生对资助产生等、要、靠、赖等情感,而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有些学生对资助缺乏感恩之情,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自卑、自闭、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经济贫困而生怨、生恨,怨恨父母、怨恨社会、怨恨他人等等。正是因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思想、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良现象,我们才日益不断地强调在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精神援助,即进行精神资助、心理资助。
但是,家庭经济上的贫困必然会带来精神上的贫乏、或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与障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经济上的贫困并非必然带来精神上的贫乏,更非必然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或障碍;同时,经济上的富裕也并非必然带来精神上的富裕。概言之,经济上的富裕与否并非与精神上的富裕与否构成正相关性。“自古英豪出贫贱”,家庭经济的贫困并非必然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穷人孩子早当家”,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而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更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相反,在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思想、心理方面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如有些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因为家庭富裕,父母工作好,社会地位“高”,而存在着轻视、鄙视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有些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缺乏责任感,对资助工作存在着事不关己的麻木心态;有些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缺乏爱心和诚信意识,想法设法争夺有限的资助资源,存有不拿白不拿的思想和心态;有些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因有“花不完”的钱,而成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我们可以视之不理吗?在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现象,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的心理是否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呢?
再者,家庭经济富裕与贫困是否存在着明确的、明显的界限呢?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和程序、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家庭经济富裕与贫困的呢?我们所采取的这些方式和程序、所依据的这些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呢?即使他们都是科学合理的,是否就能确保我们努力的结果一定是符合实现真相的呢?又是否能够做到让所有同学们都确定无疑的认可呢?
通常意义上的资助,或者说狭隘意义上的资助一般是指物质资助、经济资助,但是我们更要重视的是精神资助、心理资助。物质资助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因经济负担所带来的压力,甚至可以避免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辍学现象的发生。对于人而言,物质性需要是基本的需要,精神性需要才是更深层性的需要。物质上的资助可以帮助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让他们可以上得起学,可以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从而安心地上学。但精神上、心理上的资助是更接近于人的本性的援助,更有利于让他们成为健康的人,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我们可以说,經济上的资助只是为了教育,是为教育创作条件,而精神上的资助则属于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人,为了使人更像人。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如自卑、自闭的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必要的时候还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帮助治疗。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更需要的是精神、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我们不仅要借助于资助工作本身,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要将这些教育落实于平时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大脑,发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人的作用。
在当下,整个社会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也要借此时机,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们的公平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等。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还有利于资助工作的落实。坚持公平,就会公平、公正地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去,并监督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坚持诚信,就会诚实地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去,并监督、阻止资助工作中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坚持友善,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去,发挥自身的绵薄之力关爱他人,善待他人。因此,我们将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也视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教育的责任与义务的使然,也是营造良好的资助育人环境和氛围,更好地落实资助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资助育人 经济资助 精神资助 资助对象
资助作为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援助措施之一,普遍地存在各个高校之中。从资助的主体方面看,其广泛程度不断提高,有国家、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个人等等。从受助对象看,其覆盖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从资助形式看,其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科研立项、勤工助学等。从资助的主体来看,他们往往只提供物质资助,或者说他们只倾向于经济资助,而很少关注精神资助,即使少数者重视心理资助,但也许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资助工作落实者,学校已经渐渐认识到只提供物质资助而不够,还必须提供精神资助,并不断地强调精神资助的重要性。许多资助工作者或者学者,也在不断地探索资助育人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与增强资助育人工作的效果。但是,我们关于资助育人的工作——无论是理论领域里的工作,还是实践领域里的工作——存在一种狭隘育人对象的倾向,即将关注点聚焦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而很少涉及到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
现实中,在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中,有些学生不仅仅经济上贫困,精神上也存在贫困,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和障碍。如,有些学生对资助产生等、要、靠、赖等情感,而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有些学生对资助缺乏感恩之情,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自卑、自闭、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经济贫困而生怨、生恨,怨恨父母、怨恨社会、怨恨他人等等。正是因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思想、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良现象,我们才日益不断地强调在进行经济援助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精神援助,即进行精神资助、心理资助。
但是,家庭经济上的贫困必然会带来精神上的贫乏、或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与障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经济上的贫困并非必然带来精神上的贫乏,更非必然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或障碍;同时,经济上的富裕也并非必然带来精神上的富裕。概言之,经济上的富裕与否并非与精神上的富裕与否构成正相关性。“自古英豪出贫贱”,家庭经济的贫困并非必然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穷人孩子早当家”,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而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更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相反,在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思想、心理方面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如有些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因为家庭富裕,父母工作好,社会地位“高”,而存在着轻视、鄙视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有些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缺乏责任感,对资助工作存在着事不关己的麻木心态;有些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缺乏爱心和诚信意识,想法设法争夺有限的资助资源,存有不拿白不拿的思想和心态;有些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因有“花不完”的钱,而成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我们可以视之不理吗?在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现象,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的心理是否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呢?
再者,家庭经济富裕与贫困是否存在着明确的、明显的界限呢?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和程序、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家庭经济富裕与贫困的呢?我们所采取的这些方式和程序、所依据的这些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呢?即使他们都是科学合理的,是否就能确保我们努力的结果一定是符合实现真相的呢?又是否能够做到让所有同学们都确定无疑的认可呢?
通常意义上的资助,或者说狭隘意义上的资助一般是指物质资助、经济资助,但是我们更要重视的是精神资助、心理资助。物质资助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因经济负担所带来的压力,甚至可以避免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辍学现象的发生。对于人而言,物质性需要是基本的需要,精神性需要才是更深层性的需要。物质上的资助可以帮助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让他们可以上得起学,可以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从而安心地上学。但精神上、心理上的资助是更接近于人的本性的援助,更有利于让他们成为健康的人,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我们可以说,經济上的资助只是为了教育,是为教育创作条件,而精神上的资助则属于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人,为了使人更像人。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如自卑、自闭的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必要的时候还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帮助治疗。而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更需要的是精神、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我们不仅要借助于资助工作本身,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要将这些教育落实于平时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大脑,发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人的作用。
在当下,整个社会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也要借此时机,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们的公平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等。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还有利于资助工作的落实。坚持公平,就会公平、公正地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去,并监督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坚持诚信,就会诚实地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去,并监督、阻止资助工作中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坚持友善,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去,发挥自身的绵薄之力关爱他人,善待他人。因此,我们将家庭经济不贫困的学生也视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教育的责任与义务的使然,也是营造良好的资助育人环境和氛围,更好地落实资助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