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较早被我们认识的基因,亦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可分为HLA-Ⅰ、HLA-Ⅱ及HLA-Ⅲ.HLA-A、HLA-B、HLA-C、HLA-DQ、HLA-DR是免疫抗原性较强的功能基因,其错配对器官移植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以及受者远期存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器官移植时我们希望得到这些基因匹配的器官.但在器官移植后的随访中发现,在HLA匹配的情况下有相当一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较早被我们认识的基因,亦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可分为HLA-Ⅰ、HLA-Ⅱ及HLA-Ⅲ.HLA-A、HLA-B、HLA-C、HLA-DQ、HLA-DR是免疫抗原性较强的功能基因,其错配对器官移植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以及受者远期存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器官移植时我们希望得到这些基因匹配的器官.但在器官移植后的随访中发现,在HLA匹配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受者仍然发生排斥反应,如文献报道,有38%的肾移植受者10年后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这说明有其他的免疫位点可以诱导排斥反应.在HLA-Ⅰ、Ⅱ以外存在其他较多的移植免疫位点,其中就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基因).本文对MICA在心脏移植后免疫作用相关文献的归纳,发现抗MICA抗体为心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现做如下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肝移植受者分为两组.无皮质激素组(研究组)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Tac)[或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免疫抑制方案,未使用皮质激素;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术后均采用Tac(或CsA)+MMF+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术后6个月内两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急
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一直是移植领域关注的热点.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随着移植时间延长逐步增多,特别是在术前本身就有肾功能不全或长期肝肾综合征导致的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1].但也有报道提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肾毒性是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并建议肝移植后应撤除CNI以降低其肾毒性.但撤除CNI是否能够改善肝移植受者的肾功能呢?之前确实有一些研究支持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受者从以CNI为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在肾移植术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IRI的程度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IRI可导致移植肾损伤,原发性移植肾功能恢复障碍,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急、慢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移植肾功能障碍等[1-3].减轻移植肾IRI对提高临床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做如下综述。
目的 探讨脂肪变性供肝(SLD)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将64例SLD进行了背驮式肝移植,其中脂肪变性程度分级为轻(S1级)、中(S2级)、重(S3级)者分别为22、25和17例,随机抽出同期80例供肝无脂肪变性者作为对照.观察手术当天受者的肝、肾功能,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受者的死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当天各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
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展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改善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始终是临床医师关心的焦点.此次会议上多位专家就免疫抑制方案的优化进行了探讨.来自美国的John Fung教授对于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和新的免疫抑制剂给出了综合性的评价.John Fung教授指出,他克莫司(Tac)仍然是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核心.通过对16项有关肝移植后初始采用Tac和环孢素A(CsA)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
三、肝移植Yasuhiko Sugawara报告了日本活体肝移植的开展情况,分析了ABO血型不符活体肝移植的手术和预后情况,认为术前应用利妥昔单抗可以提高ABO血型不符活体肝移植的疗效,其成人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可达85%.松波英寿介绍了小型私立医院的肝移植受者的管理经验.韩国峨山医学中心的Chul Soo Ahn报告采用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癌,他们认为活体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但是采用此种方法治
目的 探讨科学、合理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验证“杭州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中心1163例肝癌肝移植病例资料,比较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几种肝癌肝移植标准的受益群体特征及预后预测能力.结果 1163例肝癌受者中,符合米兰标准、杭州标准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的受者分别为424例(36.4%)、645例(55.5%)和484例(41.6%).杭州标准和UCSF标准在米兰标准
移植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后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可引起高血压和移植肾功能不全,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23%之间[1].2011年我中心收治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48岁,于2011年1月在外院行肾移植.移植前血清肌酐超过1000 μmol/L,移植后9d降至160μmol/L,之后出现尿量减少,血清肌酐升高(具体不详),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冲
目的 探讨零点活组织检查冷冻切片组织病理学半定量评分在心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肾损伤程度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7月到2009年12月实施的DCD供肾获取16例,记录供者死亡时血肌酐(SCr),供肾热、冷缺血时间,用零点活组织检查供肾组织冷冻切片的组织学半定量评分对供肾进行评级.观察符合人组条件的受者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时间、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
目的 评价在肝癌肝移植适应证选择中应用“上海标准”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3年施行的433例肝癌肝移植的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统计各不同适应证选择标准受者术后5年存活率和无肿瘤复发存活率.结果 符合米兰标准组(169例)术后5年存活率和无复发肿瘤存活率分别为(72.5±4.7)%和(79.0±3.5)%,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标准组(223例)分别为(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