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中异军突起,这与中国元素的应用是有一定关系的。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象征着中国人的尊严和精神,中国电影无不将中国元素作为重要的表现内容。中国元素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如何将其运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值得人们深思和探究。当前,国家愈发重视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中国元素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可以依据电影艺术的具体需求适当运用中国元素,使我国电影艺术大放异彩。因此,本文阐述了中国元素的概念及其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以期充分展现中国元素的魅力。
  一、中国元素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人在中国文化土壤中共同创造和孕育出体现国人品格的重要成果,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情。其中,较为熟知的中国元素有:民族观念、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伦理纲常以及传统建筑等类型。从狭义上来讲,中国元素包含很大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总体说来,中国元素是集民族传统元素和民族现代元素两部分而成的,顾名思义,传统文化更多地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民族元素不胜枚举,这与各民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电影艺术要想真正地应用中国元素,就需要深深扎根于民族民间艺术元素的创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二、中国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
  我国电影艺术能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离不开众多优秀电影艺术家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他们对中国元素情有独钟,将中国元素巧妙地应用到我国的电影事业中,从而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白毛女》《大红灯笼高高挂》《甲方乙方》《一江春水向东流》《霸王别姬》等。不得不说,将中国元素中题材、形与神以及“意”与“象”等三种表现手法应用到我国影片中,使得电影的拍摄更为人性化、更具真实性、更有感染力,推动了我国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
  (一)将题材作为中国元素应用到电影艺术中
  电影艺术要想运用中国元素,首先必须依托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电影题材。只有这样,电影艺术才能真正做到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纵观近几年的影片,中国元素题材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以神话、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等较为普遍。神话故事等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欲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艺术中的成功应用,不仅对于人们具有深刻的指导和教育意义,还可以起到警示后人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言功不可没。神话故事是电影热衷的题材,因为神话故事往往寓意美好,具有夸大、虚构等特点,表达了人们与大自然作斗争、对抗恶势力时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例如,著名影片《大闹天宫》,就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影片中通过刻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备受鼓舞,坚定了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念。
  (二)将形与神作为中国元素应用到电影艺术中
  现代电影多采用以形为主题、以神为主干的应用形式,这样的应用设计不无道理,起源可以追溯到道家对于自然观以及世界观的理念,即“神”形成“形”,“形”是“神”的表象。众多电影更是将形与神淋漓尽致地应用到人物情感变化的处理方面,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简单的线条来体现所谓的神形观念。当然,形与神的表达不是简单的模仿,更不是随意将不同的中国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而是电影藝术家通过对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反复推敲与研究而逐渐美化的成果,这与电影艺术家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整体素质是分不开的。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肥沃的文化土壤以及各族人民的智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内容,如剪纸、年画、戏曲、壁画、刺绣、书法、皮影等,使得电影艺术家所表现的电影主题更为丰富,而中国元素的融合也成就了电影艺术的辉煌。其中涌现出不少佳作,如《哪吒闹海》《阿凡提》《金色的海螺》《霸王别姬》等。《金色的海螺》将皮影与剪纸工艺相结合,更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电影的主题风格,使得电影艺术的表达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更加深刻地凸显了精神层次。在精神层面,电影艺术创作当然离不开形式的运用,纵使应用形式千变万化,但最终会凝聚成精神力量鼓舞人心。例如,影片《霸王别姬》,导演将戏曲元素很好地融入电影中,当京胡、箫等乐器交织而成的京剧旋律响起时,人们看到的是鲜活的人物情感变化、命运的转折、历史的烙印等,这些令人震撼的电影艺术效果无一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京剧念白的配合应用更是值得一提,简单的几句京剧念白则反映出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会让观众身临其境,产生戏内与戏外的模糊感,也就达成了神的追求,即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由此可见,形与神的应用不仅使得电影艺术情感更为细腻、丰富,也展现了电影艺术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力量。
  (三)将意与象作为中国元素应用到电影艺术中
  从表面来看,意指的是要达到的目的与主题思想,而象则是指要达成目标的方式与途径,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电影艺术的表达中,意境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如电影《英雄》,艺术家通过所描绘的恢弘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全方位的艺术感官冲击,进而对旷世神功、大好河山等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整部影片中,很多描述枪法、剑法、心法等武功悟性的场景铺设,实则是对于“象”这一元素运用的铺垫,其最终追求达到悟的真谛,获得参悟天下大“意”的体验。整部影片,艺术家可谓煞费苦心,无不将意与象相结合,并且借助虚实交错、动静相宜的表演手段,为观众呈现出令人惊叹与折服的影视效果,这是一部集意与象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再如,动画影片《小蝌蚪找妈妈》,开头展示给人们的是山水画卷,悠扬的琵琶声随之而来,给观众以声音和视觉上的洗礼。虽然《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场景在池塘中,但是艺术家独具匠心地采用留空设计,这无疑是空白意象的应用使然。
  三、结语
  本文从题材、形与神和意与象等方面出发,探究了中国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电影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赋予电影艺术新的生命,这是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元素的包罗万象以及开拓创新精神很好地满足了电影艺术创作的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中国电影艺术在世界电影丛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将这些瑰宝合理地应用到电影艺术的创作中,这是目前电影创作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新时代,电影艺术创作者不仅要注重中国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造型语言表现,还要努力整合中国元素的优势,逐步采用适合电影艺术应用的技术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挖掘电影艺术表现中适合中国元素嵌入的契合点,最终使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发展浪潮中保持独立、创新和发展。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其他文献
美术批评是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依据某种科学理论和方法,以美术作品为核心,对作品本身及美术家、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等展开的学理性的论证与评价。其主要功能是在美术传播的过程中,提高受众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形成对美术创作的社会性反馈,丰富和发展美术理论,从而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画学著作非常丰富,美术批评类的著述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在后世的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中
《拙政园十二景图》作为文徵明晚年重要的园林山水作品,对研究文氏园林山水风格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拙政园十二景图》其实并不完整,仅存八幅诗图一一对裱。关于这八幅诗图的顺序是否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研究文徵明园林山水的学者产生了分歧。因此,重新厘清现存八景图的关系或许可为人们进一步揭示文徵明园林山水艺术风格的演变提供新起点。  一、疑问的提出  此册页虽名为《拙政园十二景图》,但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油画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国外艺术潮流的影响下,它开始走向意象化的道路。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油画风景在意象道路上的探索,分析了不同时期各个艺术家在油画上的情感转换,展现出中国油画风景艺术在发展中的不易和艰难,使人对中国风景油画意象探索之路上的艺术家有更深的理解。  一、中国意象油画风景的探索背景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西方的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并影响中国的绘画领域。中国风景油画在这种
美术馆是一个展示艺术品的场域,其职能包括展示、交流引导、教育、收藏等。随着当代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美术馆对于自身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当代艺术旗帜鲜明地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就是艺术的”的口号,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另一方面,丰富多元的当代艺术对展示空间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当代艺术入手,通过对美术馆展示主体的当代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观念探索,寻找当代艺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