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装摄像头有时会给公众带来极度不适。比如,有的饭店在食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餐厅里的一切“直播”出去;有的公交、地铁的摄像头清晰到可以拍下乘客手机短信的内容;有些本该由相关单位和部门掌握的视频意外或人为流出……
2月27日,一则“海底捞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安装摄像头,本为安全、方便,却引发“不安全”之忧。
包间内安装摄像头并不罕见
记者走访部分品牌餐饮企业发现,饭店包间装摄像头的现象并不罕见。不过,部分包间内没有“内有监控”等相关提示。
安装了摄像头的门店也表示,主要是为了防止客人丢失东西,方便找回。
对于包间内安装摄像头一事,海底捞此前曾表示:为保障消费者用餐安全,各门店会结合门店特点安装监控设备。同时,海底捞表示注重保护顾客隐私,公司对监控管理设有相关的制度、流程,且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管控,保障消费者权益。
实际上,不仅仅是公共场所,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一些带有自动录入和摄像功能的可视门铃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多款销量靠前的产品有“监控猫眼,远程看家”“高清夜视,门口漆黑也清晰”“AI人脸识别,随时告知来访者身份”“高清拍摄,云存储”等介绍,并宣称功能仍在不断升级。
频频引发争议
然而,安装摄像头有时会给公众带来极度不适。比如,有的饭店在食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餐厅里的一切“直播”出去;有的公众在民宿、酒店入住时发现“针孔摄像头”;有的公交、地铁的摄像头清晰到可以拍下乘客手机短信的内容;有些本该由相关单位和部门掌握的视频意外或人为流出;有些地方在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也曾引发争论。
此外,有人还因为安装摄像头闹到了法院。今年1月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的“可视门铃侵犯邻居隐私案”引发广泛关注。
家住无锡的张某与吴某是对门邻居。2019年,吴某给家中大门安装了可视门铃。但张某与吴某两家入户门最近距离仅1.56米,张某出入自家房屋需要经过吴某门口,其进出房屋的规律、状态等信息均可被吴某家的可视门铃记录。假如张某敞开家门的话,屋内状况都在吴某门铃的监控及摄录范围内。张某认为,吴某家的可视门铃严重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为此,张某将吴某诉至法院。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安装可视门铃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但行为已构成对张某隐私权的侵犯,遂判决吴某拆除可视门铃,并删除相关影像资料。
类似担忧并不鲜见。家住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的市民汪先生最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称,去年底,邻居家装了电子猫眼,正好与自家大门相对。“老小区一层两户,心里总有种感觉,有人在偷窥自己,真是渾身不自在。”
私采公共影像要谨慎
邻里间共用的公共区域内,彼此是否独立享有隐私权?住户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之前,有没有告知邻居的义务?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综合组组长杨晓表示,今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明确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保护范畴。
然而,《民法典》对“私密空间”的范围没有作出具体界定。在杨晓看来,根据通常认知,在居民楼楼道内安装摄像头对居民出入公共通道、进出电梯的活动进行监控,会对居民的自由感造成一定的束缚,而不压抑、不束缚的生活状态也是私人生活安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拍摄他人住宅等私密空间”则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具体类型之一。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冯庆明表示,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
有生效裁判指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允许他人非法获悉、收集、利用和侵扰。居民安装可视门铃在保护自身居住安全方面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民事主体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也负有不妨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要在维护居住安全和尊重他人隐私权之间做好平衡。
那么,其他公共场所内的监控设备应不应该有?公众的“摄像头恐惧症”怎么破?关键在于管和用,即让摄像头尽职尽责的同时,又不逾越边界。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不成摆设,也不能成为一些侵权、泄密行为的“帮凶”。
在杨晓看来,如因采集人的原因发生被采集图像泄露,涉嫌侵害他人个人信息权,采集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如因产品缺陷导致技术故障或黑客攻击致使被采集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使用,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产品责任,安装者也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可见,要想消除人们的“摄像头恐惧症”,让摄像头成为破获案件、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有力助手,相关立法和规范的脚步应该再快一些,现有的一些法律和规定也应该尽可能完善和细化。
(《新华每日电讯》等)
2月27日,一则“海底捞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安装摄像头,本为安全、方便,却引发“不安全”之忧。
包间内安装摄像头并不罕见
记者走访部分品牌餐饮企业发现,饭店包间装摄像头的现象并不罕见。不过,部分包间内没有“内有监控”等相关提示。
安装了摄像头的门店也表示,主要是为了防止客人丢失东西,方便找回。
对于包间内安装摄像头一事,海底捞此前曾表示:为保障消费者用餐安全,各门店会结合门店特点安装监控设备。同时,海底捞表示注重保护顾客隐私,公司对监控管理设有相关的制度、流程,且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管控,保障消费者权益。
实际上,不仅仅是公共场所,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一些带有自动录入和摄像功能的可视门铃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多款销量靠前的产品有“监控猫眼,远程看家”“高清夜视,门口漆黑也清晰”“AI人脸识别,随时告知来访者身份”“高清拍摄,云存储”等介绍,并宣称功能仍在不断升级。
频频引发争议
然而,安装摄像头有时会给公众带来极度不适。比如,有的饭店在食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餐厅里的一切“直播”出去;有的公众在民宿、酒店入住时发现“针孔摄像头”;有的公交、地铁的摄像头清晰到可以拍下乘客手机短信的内容;有些本该由相关单位和部门掌握的视频意外或人为流出;有些地方在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也曾引发争论。
此外,有人还因为安装摄像头闹到了法院。今年1月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的“可视门铃侵犯邻居隐私案”引发广泛关注。
家住无锡的张某与吴某是对门邻居。2019年,吴某给家中大门安装了可视门铃。但张某与吴某两家入户门最近距离仅1.56米,张某出入自家房屋需要经过吴某门口,其进出房屋的规律、状态等信息均可被吴某家的可视门铃记录。假如张某敞开家门的话,屋内状况都在吴某门铃的监控及摄录范围内。张某认为,吴某家的可视门铃严重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为此,张某将吴某诉至法院。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安装可视门铃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但行为已构成对张某隐私权的侵犯,遂判决吴某拆除可视门铃,并删除相关影像资料。
类似担忧并不鲜见。家住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的市民汪先生最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称,去年底,邻居家装了电子猫眼,正好与自家大门相对。“老小区一层两户,心里总有种感觉,有人在偷窥自己,真是渾身不自在。”
私采公共影像要谨慎
邻里间共用的公共区域内,彼此是否独立享有隐私权?住户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之前,有没有告知邻居的义务?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综合组组长杨晓表示,今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明确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保护范畴。
然而,《民法典》对“私密空间”的范围没有作出具体界定。在杨晓看来,根据通常认知,在居民楼楼道内安装摄像头对居民出入公共通道、进出电梯的活动进行监控,会对居民的自由感造成一定的束缚,而不压抑、不束缚的生活状态也是私人生活安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拍摄他人住宅等私密空间”则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具体类型之一。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冯庆明表示,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
有生效裁判指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允许他人非法获悉、收集、利用和侵扰。居民安装可视门铃在保护自身居住安全方面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民事主体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也负有不妨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要在维护居住安全和尊重他人隐私权之间做好平衡。
那么,其他公共场所内的监控设备应不应该有?公众的“摄像头恐惧症”怎么破?关键在于管和用,即让摄像头尽职尽责的同时,又不逾越边界。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不成摆设,也不能成为一些侵权、泄密行为的“帮凶”。
在杨晓看来,如因采集人的原因发生被采集图像泄露,涉嫌侵害他人个人信息权,采集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如因产品缺陷导致技术故障或黑客攻击致使被采集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使用,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产品责任,安装者也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可见,要想消除人们的“摄像头恐惧症”,让摄像头成为破获案件、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有力助手,相关立法和规范的脚步应该再快一些,现有的一些法律和规定也应该尽可能完善和细化。
(《新华每日电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