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体教育是依靠教育者来培养受教育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教育,主体性是其根本属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进行培养,青年期主体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自我的缺失,青年自身的成长使其面临着迷茫、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其不知所措。这就使得对当代青年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主体教育青年主体性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发展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教育是促进青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青年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也易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主体性表现得并不充分,而主体教育是符合青年发展的一种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特征,针对当代青年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主体教育
要弄清楚主体教育的内涵,我觉得首先应该弄清楚“主体”是什么。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我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主体是主客体关系中行动着的人,是特定社会历史关系中存在和活动着的人,是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人。在主体教育中使用的主体概念,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概念。主体的基本含义是具体社会环境中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能动的行动者。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自为性和创造性,它表征的是人在和客体的相互关来中处于支配、控制和统治的地位。正如马克思在读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所做的笔记中阐发过的思想:“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①这种“真正的社会联系” 并不产生于人的反思,它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②人应该承认自己是主体,并且“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否则,“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③
在此意义上,所谓主体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根本属性。其主要观点是: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当代青年的主体教育主要指青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要成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尊重青年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青年的主体性。无论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给青年以自由,发展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培养当代青年主体性的必要性
人作为有意识的生活、实践的主体有其自然的、生理的基础,这一自然的生理的方面是包括发育、成熟和由盛及衰的曲折过程。个人主体性的演化是与该自然或生理过程相关、近似而又不完全重合的曲线,直接或间接地受这种自然、生理基础的制约。青年期是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必须承认并接受那些自己感到陌生,与自己不同的东西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它们当做‘又一个我’。”④社会对青年的现实要求,使青年不得不“追求实际的东西,演变出某些特殊的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足的人在这些才能中发现了真正的自身”。⑤其主体性表现为:由自我的主体性向自失的主体性转变。
(一) 主体性的生成是青年自身成长的核心。 自我的主体性使个体受到家庭等的特殊保护,以至于使其形成一种自足的、自负的、任性的自我陶醉,就像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架有感觉的钢琴,“在一个发疯的时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⑥但是,自我的主体性毕竟是主体不成熟的表现,随着主体本身及主体与客体关系实际状况的变化,自我的主体性终归还是要被后续的阶段所否定。因为一旦个体走出自己的“小社会”,先前小环境中允许其自娇和任性的特殊关照便减弱乃至消失了。他或她必须以自己本来的状态,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与客体、他人发生联系和作用。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完成生理性成熟,还要完成社会性成熟,成为能独立担当社会责任、履行应尽义务和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人,即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长期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罗马尼亚著名的青年专家马赫列尔指出的一样,“首先,对于青年来说,过渡性状态不是偶然的或次要的,而是必然的和本质的。其次,通过过渡状态,青年从继承状态走向自己所计划的状态”。⑦这样一来,原先由自然和“小社会”加于人身上的表征其主体性的附加物渐渐剥落,个人自我膨胀起来的那种观念的主体感亦趋于萎缩。这就使得个人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忘记了他的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⑧即进入了自失的主体性阶段。这一阶段是青年成长必经的阶段,但也是青年最迷茫的阶段,要使青年不再依赖他人、他物,靠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世间立足,这就需要一定的教育引导来促使青年变得自觉、自主和自强。
(二)当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青年主体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社会”的庞大星系中,原来的“小太阳”们不再是旋转的中心了。他们必须依照社会系统运行的法则,围绕社会各个子系统的中心,进而还要围绕整个社会的运转中心旋转。而在个人进入现实世界,还未真正认识现实,还缺少现实生活的能力和手段时,现实对于他或她乃是异在的,仿佛处处与之对立的力量,物的客体性压抑着人的主体性。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就是所谓异化,即主体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使个人主体性失去其现实性。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中,竞争异常激烈,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主体性的影响重大;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智能化,这就使得青年个体容易产生不理智的想法或被现实蒙蔽,主体性表现得并不突出;另外,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偏差影响青年主体性的发挥。这就急需一种教育方法来给青年以帮助,使他们能重新认识自我,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三、当代青年主体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的是体力、智力、个性修养和交往能力等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人。德育必须承担构建青年主体性的重任,开展主体性的全面教育。通过增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其主体能力,培育和提高个体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以下几点尤应侧重:
(一)培养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当代青年大都是独生子女,这种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则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同时,不少家长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孩子需要施教,存在较多误区和过失。主体意识是人对自己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自觉认识。它的本质是一种自由意识、主人意识、超越意识。亦即对自然的认识,对自身精神、权力和行为的自主,对主体自我的超越。它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和前提,又高于自我意识。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所以,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个体主体性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发展当代青年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推动其才能实际发展的力量,而使主体本身不断发展的能力。主体能力的发展,在于其对丰富文化知识经验的积极吸收和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实践,个体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从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而青年发展具有开拓性的特征,它是指青年通过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与创新的本质属性。由于青年涉世不深,最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因而,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好胜心理,这种开拓性使青年成为具有生机勃勃的改造世界的先锋,也使青年具有了面向未来的优势。这种开拓性固然很好,但在现实复杂的会环境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比如,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给了青年以新鲜的思想冲击,使他们能够开拓思维,创造机会,但也需要青年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而不能被后现代的主体性“消解”的观念而同化。青年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就需要青年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而一个人只有当他既有对于环境与他人的客观接受与适应,也有个人自发或自觉的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既强调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尊重、宽容、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在与外部世界、社会人群特别是教育情境中的重要他人不断的互动中,逐渐将个体的主体性融入或转变成群体的乃至人类的主体性,才能实现个体主体性的生成与超越。
(三)塑造当代青年的主体人格。弗洛姆说过:“人生的主要使命, 是自我成长, 成为与他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最重要的成果, 就是自己的人格。”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教育是通过育人而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人格作为人成为人的最高‘价值物’, 它体现的是对人自身完善的憧憬向往, 并且人格境界和理想将永远是指示人的生命生生不息地超越自身现有本质的‘航标’”。⑩而青年阶段是人格形成与确定的关键时期,对青年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年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崭露头角就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人格,即具备选择的自由, 同时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能对道德问题作理性的和自觉的把握, 重视自己的自主判断; 明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以及社会对个人应负的责任, 尊重自己, 并自觉保护自我利益的人格特质。而这仍旧需要教育才能实现,需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比如在虚拟网络实践中,人们只需要凭感觉、直觉、喜好说话和做事,不用考虑到后果,忽视了社会规范、法制、道德对人的约束,长此以往,人在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逐渐取代了现实实践中的主体性,分不清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导致“自我”的迷失和混乱,对现实生活的逃离,使得主体性的发展迈向极端地个人主义,最终将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主体性的丧失。为此,教育不仅要造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高度发达的新人,而且还要重视培养个体的情感、意志、信念、灵感、直觉等非理性的因素,即要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
总之,青年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青年进行主体教育,给其以引导和帮助,但是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青年也不例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年的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②同上书,第24页.
③同上书,第24~25页.
④(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⑤同上书,第56页.
⑥(法)狄德罗著:《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骥、陈修斋、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0页.
⑦(罗)F.马赫列尔著,陆象 译:《青年问题与青年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36页.
⑧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0页.
⑨转引自崔景贵:《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科学》, 2002年第12期.
⑩余潇枫著:《哲学人格》,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参考文献]
[1]郭湛著:《主体性哲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罗】F.马赫列尔著,陆象 译:《青年问题与青年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4]万美容:《当代青年发展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武汉)
[关键词]主体教育青年主体性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发展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教育是促进青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青年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也易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主体性表现得并不充分,而主体教育是符合青年发展的一种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特征,针对当代青年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主体教育
要弄清楚主体教育的内涵,我觉得首先应该弄清楚“主体”是什么。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我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主体是主客体关系中行动着的人,是特定社会历史关系中存在和活动着的人,是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人。在主体教育中使用的主体概念,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概念。主体的基本含义是具体社会环境中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能动的行动者。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自为性和创造性,它表征的是人在和客体的相互关来中处于支配、控制和统治的地位。正如马克思在读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所做的笔记中阐发过的思想:“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①这种“真正的社会联系” 并不产生于人的反思,它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②人应该承认自己是主体,并且“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否则,“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③
在此意义上,所谓主体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根本属性。其主要观点是: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当代青年的主体教育主要指青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要成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尊重青年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青年的主体性。无论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给青年以自由,发展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二、培养当代青年主体性的必要性
人作为有意识的生活、实践的主体有其自然的、生理的基础,这一自然的生理的方面是包括发育、成熟和由盛及衰的曲折过程。个人主体性的演化是与该自然或生理过程相关、近似而又不完全重合的曲线,直接或间接地受这种自然、生理基础的制约。青年期是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必须承认并接受那些自己感到陌生,与自己不同的东西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它们当做‘又一个我’。”④社会对青年的现实要求,使青年不得不“追求实际的东西,演变出某些特殊的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足的人在这些才能中发现了真正的自身”。⑤其主体性表现为:由自我的主体性向自失的主体性转变。
(一) 主体性的生成是青年自身成长的核心。 自我的主体性使个体受到家庭等的特殊保护,以至于使其形成一种自足的、自负的、任性的自我陶醉,就像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架有感觉的钢琴,“在一个发疯的时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⑥但是,自我的主体性毕竟是主体不成熟的表现,随着主体本身及主体与客体关系实际状况的变化,自我的主体性终归还是要被后续的阶段所否定。因为一旦个体走出自己的“小社会”,先前小环境中允许其自娇和任性的特殊关照便减弱乃至消失了。他或她必须以自己本来的状态,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与客体、他人发生联系和作用。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完成生理性成熟,还要完成社会性成熟,成为能独立担当社会责任、履行应尽义务和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人,即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长期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罗马尼亚著名的青年专家马赫列尔指出的一样,“首先,对于青年来说,过渡性状态不是偶然的或次要的,而是必然的和本质的。其次,通过过渡状态,青年从继承状态走向自己所计划的状态”。⑦这样一来,原先由自然和“小社会”加于人身上的表征其主体性的附加物渐渐剥落,个人自我膨胀起来的那种观念的主体感亦趋于萎缩。这就使得个人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忘记了他的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⑧即进入了自失的主体性阶段。这一阶段是青年成长必经的阶段,但也是青年最迷茫的阶段,要使青年不再依赖他人、他物,靠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世间立足,这就需要一定的教育引导来促使青年变得自觉、自主和自强。
(二)当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青年主体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社会”的庞大星系中,原来的“小太阳”们不再是旋转的中心了。他们必须依照社会系统运行的法则,围绕社会各个子系统的中心,进而还要围绕整个社会的运转中心旋转。而在个人进入现实世界,还未真正认识现实,还缺少现实生活的能力和手段时,现实对于他或她乃是异在的,仿佛处处与之对立的力量,物的客体性压抑着人的主体性。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就是所谓异化,即主体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使个人主体性失去其现实性。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中,竞争异常激烈,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主体性的影响重大;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智能化,这就使得青年个体容易产生不理智的想法或被现实蒙蔽,主体性表现得并不突出;另外,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偏差影响青年主体性的发挥。这就急需一种教育方法来给青年以帮助,使他们能重新认识自我,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三、当代青年主体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的是体力、智力、个性修养和交往能力等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人。德育必须承担构建青年主体性的重任,开展主体性的全面教育。通过增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其主体能力,培育和提高个体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以下几点尤应侧重:
(一)培养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当代青年大都是独生子女,这种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则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同时,不少家长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孩子需要施教,存在较多误区和过失。主体意识是人对自己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自觉认识。它的本质是一种自由意识、主人意识、超越意识。亦即对自然的认识,对自身精神、权力和行为的自主,对主体自我的超越。它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和前提,又高于自我意识。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所以,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个体主体性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发展当代青年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推动其才能实际发展的力量,而使主体本身不断发展的能力。主体能力的发展,在于其对丰富文化知识经验的积极吸收和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实践,个体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从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而青年发展具有开拓性的特征,它是指青年通过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与创新的本质属性。由于青年涉世不深,最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因而,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好胜心理,这种开拓性使青年成为具有生机勃勃的改造世界的先锋,也使青年具有了面向未来的优势。这种开拓性固然很好,但在现实复杂的会环境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比如,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给了青年以新鲜的思想冲击,使他们能够开拓思维,创造机会,但也需要青年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而不能被后现代的主体性“消解”的观念而同化。青年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就需要青年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而一个人只有当他既有对于环境与他人的客观接受与适应,也有个人自发或自觉的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既强调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尊重、宽容、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在与外部世界、社会人群特别是教育情境中的重要他人不断的互动中,逐渐将个体的主体性融入或转变成群体的乃至人类的主体性,才能实现个体主体性的生成与超越。
(三)塑造当代青年的主体人格。弗洛姆说过:“人生的主要使命, 是自我成长, 成为与他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最重要的成果, 就是自己的人格。”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教育是通过育人而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人格作为人成为人的最高‘价值物’, 它体现的是对人自身完善的憧憬向往, 并且人格境界和理想将永远是指示人的生命生生不息地超越自身现有本质的‘航标’”。⑩而青年阶段是人格形成与确定的关键时期,对青年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年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崭露头角就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人格,即具备选择的自由, 同时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能对道德问题作理性的和自觉的把握, 重视自己的自主判断; 明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以及社会对个人应负的责任, 尊重自己, 并自觉保护自我利益的人格特质。而这仍旧需要教育才能实现,需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比如在虚拟网络实践中,人们只需要凭感觉、直觉、喜好说话和做事,不用考虑到后果,忽视了社会规范、法制、道德对人的约束,长此以往,人在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逐渐取代了现实实践中的主体性,分不清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导致“自我”的迷失和混乱,对现实生活的逃离,使得主体性的发展迈向极端地个人主义,最终将导致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主体性的丧失。为此,教育不仅要造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高度发达的新人,而且还要重视培养个体的情感、意志、信念、灵感、直觉等非理性的因素,即要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
总之,青年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青年进行主体教育,给其以引导和帮助,但是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青年也不例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年的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②同上书,第24页.
③同上书,第24~25页.
④(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⑤同上书,第56页.
⑥(法)狄德罗著:《狄德罗哲学选集》,江天骥、陈修斋、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0页.
⑦(罗)F.马赫列尔著,陆象 译:《青年问题与青年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36页.
⑧叔本华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0页.
⑨转引自崔景贵:《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科学》, 2002年第12期.
⑩余潇枫著:《哲学人格》,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参考文献]
[1]郭湛著:《主体性哲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罗】F.马赫列尔著,陆象 译:《青年问题与青年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4]万美容:《当代青年发展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