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动活动中积极和谐的师幼互动具有的意义是:可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善师幼关系,提高运动活动质量,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乐观、自信等品质,增进师幼关系的亲密度。教师要从营造环境、创设条件、发挥作用、提升质量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和谐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运动区游戏开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运动游戏;构建;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132-02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并努力实践的。运动活动中积极和谐的师幼互动能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善师幼关系,体现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形成师幼间教学相长的和谐之美。
一、民主平等,积极营造宽松师幼互动的环境
和谐的师幼互动应该是开启自然,处理流畅,结果圆满,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环境,都要以能激发幼儿运动兴趣为前提。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设置利于幼儿运动的场景与情境,在活动中要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活动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分层指导。例如,在玩竹子多宫格时,教师可利用多宫格海报的方法,让每位幼儿将自己发现的游戏玩法记录下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运动思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如何再上一层楼呢?教师提供辅材轮胎,幼儿用轮胎将竹多宫格垫高两层,把多宫格从平面变成立体。有的幼儿从多宫格的上面穿越,有的幼儿站在框上走,能力较弱的幼儿站在多宫格前犹豫着,这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地垫。有着运动经验的幼儿一看到地垫就想到爬行,于是他们从多宫格的下面爬了过去。教师要给幼儿一个赞赏的眼神和自由拓展的空间,启发幼儿还可以怎么玩。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们发明了新的爬行玩法:双肘着地匍匐爬行,屈起膝盖,脚面朝天,用臀部往前蠕动等,玩得不亦乐乎。一次次的互动将游戏玩法不断推进,让幼儿们在运动区中“能”动、“乐”动、“会”动。
二、关注幼儿,及时捕捉创造师幼互动的条件
关注并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是教育活动的立足点,需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直接的、重要的获取,幼儿运动活动中的需要包含活动、认知、爱、尊重等等。幼儿在有需要时常常主动发起互动,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捕捉幼儿需要的时机,给幼儿以适宜的支持。例如,在玩竹多宫格时,一开始幼儿自己探索多宫格的玩法,他们自由地在格子里面运动,但经常会出现碰撞,引发争执的现象。这时幼儿会以告状、投诉的形式主动向教师发起互动,教师捕捉到幼儿的需求时提供了脚印,让幼儿们自己选择摆放脚印,从而产生了行进的路线,这一行为促成了游戏规则。几次游戏后,教师发现幼儿喜欢竞赛,相同的脚印很容易让两组比赛的幼儿视觉混淆,比赛往往在混乱中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已经提出了这个需求。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区分不同的行进脚印。幼儿们的答案令人欣喜,他们提出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脚印进行区分。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观察者和聆听者,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幼儿共同生成新的游戏,并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帮助。在幼儿活动时,教师还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既要与性格外向的幼儿互动,又要更多地与性格内向的幼儿互动。
三、调整定位,有效引导,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师幼互动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和谐师幼互动的建构。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要学会适时后退,做一个观察者。教师应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观察幼儿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二是观察教育环境的运动性和对幼儿成长的发展性。观察的过程就是“解读”幼儿的过程。
1.教师要用退位的方式接受幼儿的探索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关注、尊重幼儿的生成。在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观察者和聆听者,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敏感捕捉偶发事件中的教育资源,与幼儿共同生成新的内容和活动。对于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回应。例如,在玩竹多宫格时,教师并没有对这个新投放的运动器械说明玩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发现可以怎么玩。关注到幼儿的玩法单一,没有创新时,教师没有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幼儿,而是及时开展讨论,提出问题:我们还能在竹多宫格上怎么走?怎么跳?让幼儿带着问题探索游戏玩法,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各种玩法。教师的这种做法给予幼儿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游戏中。
2.教师要用退位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
研究显示,4岁~5岁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运动也是他们最主要的行为、表达、学习和交流方式,蕴藏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较轻松的状态,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在玩竹多宫格时,教师发现幼儿的动作得到相应的发展,他们的兴趣已经不局限于对竹多宫格在平面玩,有了新的需求时,及时调整了材料,增加轮胎、垫子等,但不告诉幼儿怎么玩,而是再次退后,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把竹多宫格架在轮胎上,游戏变得更有挑战性了。幼儿开始了新的尝试与探索,在多宫格上面爬、走,在多宫格下面进行各种形式的爬,每种方式都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心理体验。对于幼儿的发现,教师只提供帮助,不进行评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此外,教师还创设了各种不同的游戏情境,如“打地鼠”“穿迷宫”“爬山坡”等,扩展了游戏空间,促使幼儿对游戏做出最好的设计。
四、因材施教,多元模式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途径是以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为前提,以改变教师观念为出发点,聚焦教师行为,以多种形式为手段,在实践中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竹多宫格是户外活动器械,如何让幼儿对它一直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学会深度学习,值得教师深入探究。在幼儿探索出新的玩法时,教师可让他们给新玩法取名字,并鼓励幼儿把新玩法以图表的形式画在海报上。有了教师的鼓励,幼儿们的探索活动不断延续,玩法层出不穷。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影像教学也是良好的互动模式。比如,在玩两层轮胎垫起的竹多宫格时,有幼儿发现多几个人一起从多宫格的中间爬过去,多宫格会向下凹,不夠平稳。教师可把这个活动过程及时录制下来,在休息的时候让幼儿观看录像,引导他们讨论怎样玩更安全。幼儿们在镜头里看到自己的样子,极其兴奋,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开始,幼儿们只是从人数的层面上说不能一次有好几个小朋友,要一个一个地爬。教师再引导幼儿观看录像,他们发现应该将轮胎垫在多宫格的四个角上,这样多宫格的四边就更平稳。和谐互动的模式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主动地提供帮助,也可以隐性地介入指导,充分利用交互相长来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以在运动活动中增进教师与幼儿间的和谐度,也可以让教师与幼儿在经验、信息、情感、认识等方面进行分享。因此,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和谐师幼互动中环境的创设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埃米·L.多姆布罗,朱迪·贾布朗.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董旭花,韩冰川,张海豫.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3]汤浪.城区小型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4]刘珊.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以洛阳市某幼儿园为例[J].河南教育,2018(12).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运动游戏;构建;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132-02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并努力实践的。运动活动中积极和谐的师幼互动能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善师幼关系,体现幼儿主体地位,促进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形成师幼间教学相长的和谐之美。
一、民主平等,积极营造宽松师幼互动的环境
和谐的师幼互动应该是开启自然,处理流畅,结果圆满,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环境,都要以能激发幼儿运动兴趣为前提。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设置利于幼儿运动的场景与情境,在活动中要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活动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分层指导。例如,在玩竹子多宫格时,教师可利用多宫格海报的方法,让每位幼儿将自己发现的游戏玩法记录下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运动思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如何再上一层楼呢?教师提供辅材轮胎,幼儿用轮胎将竹多宫格垫高两层,把多宫格从平面变成立体。有的幼儿从多宫格的上面穿越,有的幼儿站在框上走,能力较弱的幼儿站在多宫格前犹豫着,这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地垫。有着运动经验的幼儿一看到地垫就想到爬行,于是他们从多宫格的下面爬了过去。教师要给幼儿一个赞赏的眼神和自由拓展的空间,启发幼儿还可以怎么玩。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们发明了新的爬行玩法:双肘着地匍匐爬行,屈起膝盖,脚面朝天,用臀部往前蠕动等,玩得不亦乐乎。一次次的互动将游戏玩法不断推进,让幼儿们在运动区中“能”动、“乐”动、“会”动。
二、关注幼儿,及时捕捉创造师幼互动的条件
关注并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是教育活动的立足点,需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直接的、重要的获取,幼儿运动活动中的需要包含活动、认知、爱、尊重等等。幼儿在有需要时常常主动发起互动,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捕捉幼儿需要的时机,给幼儿以适宜的支持。例如,在玩竹多宫格时,一开始幼儿自己探索多宫格的玩法,他们自由地在格子里面运动,但经常会出现碰撞,引发争执的现象。这时幼儿会以告状、投诉的形式主动向教师发起互动,教师捕捉到幼儿的需求时提供了脚印,让幼儿们自己选择摆放脚印,从而产生了行进的路线,这一行为促成了游戏规则。几次游戏后,教师发现幼儿喜欢竞赛,相同的脚印很容易让两组比赛的幼儿视觉混淆,比赛往往在混乱中中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已经提出了这个需求。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区分不同的行进脚印。幼儿们的答案令人欣喜,他们提出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脚印进行区分。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观察者和聆听者,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幼儿共同生成新的游戏,并及时给予幼儿支持、帮助。在幼儿活动时,教师还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既要与性格外向的幼儿互动,又要更多地与性格内向的幼儿互动。
三、调整定位,有效引导,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师幼互动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和谐师幼互动的建构。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要学会适时后退,做一个观察者。教师应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观察幼儿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二是观察教育环境的运动性和对幼儿成长的发展性。观察的过程就是“解读”幼儿的过程。
1.教师要用退位的方式接受幼儿的探索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关注、尊重幼儿的生成。在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观察者和聆听者,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敏感捕捉偶发事件中的教育资源,与幼儿共同生成新的内容和活动。对于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回应。例如,在玩竹多宫格时,教师并没有对这个新投放的运动器械说明玩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发现可以怎么玩。关注到幼儿的玩法单一,没有创新时,教师没有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幼儿,而是及时开展讨论,提出问题:我们还能在竹多宫格上怎么走?怎么跳?让幼儿带着问题探索游戏玩法,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各种玩法。教师的这种做法给予幼儿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游戏中。
2.教师要用退位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
研究显示,4岁~5岁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运动也是他们最主要的行为、表达、学习和交流方式,蕴藏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使幼儿的思维处于较轻松的状态,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在玩竹多宫格时,教师发现幼儿的动作得到相应的发展,他们的兴趣已经不局限于对竹多宫格在平面玩,有了新的需求时,及时调整了材料,增加轮胎、垫子等,但不告诉幼儿怎么玩,而是再次退后,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把竹多宫格架在轮胎上,游戏变得更有挑战性了。幼儿开始了新的尝试与探索,在多宫格上面爬、走,在多宫格下面进行各种形式的爬,每种方式都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心理体验。对于幼儿的发现,教师只提供帮助,不进行评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此外,教师还创设了各种不同的游戏情境,如“打地鼠”“穿迷宫”“爬山坡”等,扩展了游戏空间,促使幼儿对游戏做出最好的设计。
四、因材施教,多元模式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途径是以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为前提,以改变教师观念为出发点,聚焦教师行为,以多种形式为手段,在实践中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竹多宫格是户外活动器械,如何让幼儿对它一直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学会深度学习,值得教师深入探究。在幼儿探索出新的玩法时,教师可让他们给新玩法取名字,并鼓励幼儿把新玩法以图表的形式画在海报上。有了教师的鼓励,幼儿们的探索活动不断延续,玩法层出不穷。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影像教学也是良好的互动模式。比如,在玩两层轮胎垫起的竹多宫格时,有幼儿发现多几个人一起从多宫格的中间爬过去,多宫格会向下凹,不夠平稳。教师可把这个活动过程及时录制下来,在休息的时候让幼儿观看录像,引导他们讨论怎样玩更安全。幼儿们在镜头里看到自己的样子,极其兴奋,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开始,幼儿们只是从人数的层面上说不能一次有好几个小朋友,要一个一个地爬。教师再引导幼儿观看录像,他们发现应该将轮胎垫在多宫格的四个角上,这样多宫格的四边就更平稳。和谐互动的模式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主动地提供帮助,也可以隐性地介入指导,充分利用交互相长来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以在运动活动中增进教师与幼儿间的和谐度,也可以让教师与幼儿在经验、信息、情感、认识等方面进行分享。因此,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和谐师幼互动中环境的创设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互动的组织者、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埃米·L.多姆布罗,朱迪·贾布朗.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董旭花,韩冰川,张海豫.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3]汤浪.城区小型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4]刘珊.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个案研究——以洛阳市某幼儿园为例[J].河南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