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法,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而情境教学则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景创设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教与学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而情境教学则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与运用各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掌握各种语文能力。关于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与论著,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在此,本人只是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结合同行们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除了要服从语文教学原则外,更应反映出自身领域的带规律性的认识。即应遵循“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语言与思维同时训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个体参与和群体齐进”②四个原则。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与运用。
一、导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以下是我参考众多老师的做法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后的一点体会。
1.、巧设问题导入
课堂教学之初,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在今年我校开展的校级教学展评课活动中,我执教《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我首先利用课件展示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民居吗?”这一提问,即刻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引用故事导入
学生总是容易被故事所吸引,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相关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
3.、借助插图导入
《少年闰土》是小学语文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项戴银圈的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海边看瓜的情景图。为了开展好课文教学,我首先将这幅图制成课件,在教学前有意的将它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察后的感受。于是学生仔细观察,畅所欲言。再加上老师的一句话:“图中的少年就是鲁迅的好朋友闰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能够较好的理解课文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4.、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老师们常用的导入方式,但导入也要讲究技巧,考虑导入的内容与本堂课的关联究竟有多大。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从相关的内容、渐近的主题思想等递进式导入,也可以采用回忆式导入。如所学过的同一作者的课文、名言或同一体裁的文章导入,以利于“温故而知新”。比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之前,就先让学生谈谈我们曾经学过的说明方法,再引入新课的教学,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5、
总之,精巧的导入设计,可以更好、更快地带动学生进入整个课堂情境之中,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创设情境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秘,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引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把握。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甚至我会学。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救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课堂上老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的如泣如诉的感情流动。
本人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创设。
1、 1.巧设疑问,设置情境
巧妙提问,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使教材紧扣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譬如,我在一堂语文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哄堂大笑”一词的意思,正好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由于这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导致答非所问,全班同学为此而“哄堂大笑”。我趁势加以引导,同学们也就很快明白了“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了,就是‘哄堂大笑’。”
2.、教师诵读,引入情境
教师的诵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当然,教師的诵读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我在教学《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时,就是采用老师诵读,学生闭眼静听、想象情景,听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的。不同的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总之,针对不同的文章,要通过教师的诵读,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课文情感意境。
3.、联系生活,获取情境
学生都喜欢贴近生活的文章,联系生活情境,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所以,必要时教师要抱着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例如我在上《学弈》一课时,隔壁班级在上音乐课,一个同学随着音乐哼哼哈哈的吟起来,我迅即停止了讲课。我说“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啊?”同学们一时感到奇怪。我说: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与。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为什么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呢?因为他不专心啊。刚才我们班也有一个同学耳朵跑到别的班级去了,你说他能学好吗?”同学们一下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借此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学习就要专心致志。借助学生生活实际,巧设情景开展教学,既是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有助于理解、感悟语文,并从中获得教益。
4.、扮演角色,体验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情境或课文情境真切再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使学生与文中主体人物的感情产生共鸣,思想产生共识,就能让学生透过表象,很快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中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渔网回来,桑娜告诉西蒙死讯的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变勾画关于两人的对话、表情、动作等的语句,再小组交流,同桌表演,然后推举最佳表演中上台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在同学们面前得到再现,又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表演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迅速把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加分析、理解课文的深度与广度。
比老师呆板的讲解,同学们的自读自悟效果更佳。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学生感悟理解,自导自演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远不止以上几点,例如图画再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等。但无论怎样,目的只有一个,即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全部主动参与能力、掌握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景创设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教与学的需求,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从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而情境教学则是教学最优化的必由之路。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与运用各种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掌握各种语文能力。关于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与论著,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在此,本人只是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结合同行们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除了要服从语文教学原则外,更应反映出自身领域的带规律性的认识。即应遵循“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语言与思维同时训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个体参与和群体齐进”②四个原则。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与运用。
一、导入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以下是我参考众多老师的做法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后的一点体会。
1.、巧设问题导入
课堂教学之初,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心存疑问、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在今年我校开展的校级教学展评课活动中,我执教《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我首先利用课件展示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民居吗?”这一提问,即刻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引用故事导入
学生总是容易被故事所吸引,各种和课文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相关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
3.、借助插图导入
《少年闰土》是小学语文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项戴银圈的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海边看瓜的情景图。为了开展好课文教学,我首先将这幅图制成课件,在教学前有意的将它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察后的感受。于是学生仔细观察,畅所欲言。再加上老师的一句话:“图中的少年就是鲁迅的好朋友闰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能够较好的理解课文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4.、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老师们常用的导入方式,但导入也要讲究技巧,考虑导入的内容与本堂课的关联究竟有多大。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从相关的内容、渐近的主题思想等递进式导入,也可以采用回忆式导入。如所学过的同一作者的课文、名言或同一体裁的文章导入,以利于“温故而知新”。比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之前,就先让学生谈谈我们曾经学过的说明方法,再引入新课的教学,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5、
总之,精巧的导入设计,可以更好、更快地带动学生进入整个课堂情境之中,从而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创设情境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秘,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引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把握。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甚至我会学。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救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课堂上老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的如泣如诉的感情流动。
本人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创设。
1、 1.巧设疑问,设置情境
巧妙提问,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的兴趣,使教材紧扣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譬如,我在一堂语文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哄堂大笑”一词的意思,正好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由于这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导致答非所问,全班同学为此而“哄堂大笑”。我趁势加以引导,同学们也就很快明白了“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了,就是‘哄堂大笑’。”
2.、教师诵读,引入情境
教师的诵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当然,教師的诵读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我在教学《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时,就是采用老师诵读,学生闭眼静听、想象情景,听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的。不同的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总之,针对不同的文章,要通过教师的诵读,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课文情感意境。
3.、联系生活,获取情境
学生都喜欢贴近生活的文章,联系生活情境,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所以,必要时教师要抱着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例如我在上《学弈》一课时,隔壁班级在上音乐课,一个同学随着音乐哼哼哈哈的吟起来,我迅即停止了讲课。我说“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啊?”同学们一时感到奇怪。我说: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与。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为什么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呢?因为他不专心啊。刚才我们班也有一个同学耳朵跑到别的班级去了,你说他能学好吗?”同学们一下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借此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学习就要专心致志。借助学生生活实际,巧设情景开展教学,既是呆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又有助于理解、感悟语文,并从中获得教益。
4.、扮演角色,体验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情境或课文情境真切再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使学生与文中主体人物的感情产生共鸣,思想产生共识,就能让学生透过表象,很快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中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渔网回来,桑娜告诉西蒙死讯的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变勾画关于两人的对话、表情、动作等的语句,再小组交流,同桌表演,然后推举最佳表演中上台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在同学们面前得到再现,又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表演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迅速把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加分析、理解课文的深度与广度。
比老师呆板的讲解,同学们的自读自悟效果更佳。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提高了学生感悟理解,自导自演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远不止以上几点,例如图画再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等。但无论怎样,目的只有一个,即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全部主动参与能力、掌握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