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验与实践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下动画产业的新发展及对动漫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应该建立“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的“1 1 1=1”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1 1 1=1”课程体系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和教学结构进行解构和整合,强调职业体验和项目体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产业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体验 1 1 1=1 课程体系 项目团队化 梯队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动画产业已从比较狭隘的动画片范畴发展成包含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多媒体动画、影视特效、游戏制作、动画广告、漫画、玩具产业、装饰以及动画教育等等多个专业领域方向的复合型多应用型产业。这些专业领域都需要特定技术能力的动画人才,在对托普学院2009届动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统计中,进入传统动画制作公司的只占15%左右,大部分都走向游戏公司、多媒体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漫画出版以及动画教学等工作岗位。同时企业对人才在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也日趋提高。那么如何从行业的角度思考教学本质,在教学体系上体现专业特色,如何从职业体验的目标上对目前的高职动画专业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扎根区域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定位
  
  1、灵活配置,按需培养
  高校的专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特别对于高职院校,就业是第一位,而支持好的就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好的教学,并且是适应就业的教学体系。专业和本地区的岗位需求挂钩的紧密程度,培养的技术人才满足本地区的岗位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定位的决定因素,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细化,适应市场多元化发展能力强的动画技术人才是现代动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2、立足本地特色,服务区域经济
  动画行业在各地区发展起步不同,发展的方向也不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动漫产业相对比较发达,拥有杭州和上海两个国家级动漫基地,特别是杭州市已将动漫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本区域的动漫专业在多方位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游戏娱乐和动画娱乐。然后也有部分高校动漫专业盲目设置专业,无视市场状况。照搬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造成产销脱节,影响就业。
  专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在体现体现地域产业特点的同时。更要加强专业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意识,以本地区行业的岗位需求和市场发展方向为专业发展定位,比如浙江义乌,小商品产业发达,当地的动漫教学就朝玩具产业和动漫衍生品产业方向发展,并与企业进行良好互动,这种扎根于市场的专业定位和服务意识,放宽了视野,扩展了动漫定义,既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又通过自我的结构调整服务经济发展,从而产销畅连,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构筑“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的“1 1 1=1”培养模式
  
  “1 1 1=1”的培养模式是为了适应新发展形式下对专业培养的要求。切合企业对动漫人才能力需求,依据动漫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职业实践为教学手段,以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以项目为教学载体,以项目和课程融合的方式进行职业体验,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1、构建职业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1 1 1=1”课程体系模式
  1.1 现有高职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与不足
  现有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理工科类的专业一样。以学科为中心,课程门类按照专业知识点不同为基础设置的。强调知识的传承性。
  以绍兴托普学院动画专业为例。以往课程体系和大多数高校设置一样,按照知识点不同,主要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组成:素描,色彩,构成,视听语言等专业基础课程和动画剧本,动画造型。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动画软件技术,动画后期特效合成等专业课程,各课程之间有明显的知识点分隔。
  同时现有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性,并因其积累的单向性,忽略知识的综合应用性,从而使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
  1.2 职业实践和培养“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1 1 1=1”课程体系模式
  “1 1 1=1”课程体系模式是指,将各自独立的3个学年里每1学年中各自独立的课程整合成一个大的项目课程来进行,用三年实施一个纵贯动画专业应用知识的职业实践综合项目,进行职业实践和“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每门课程作为总项目的其中项目阶段进行,课程体系为职业项目服务,课程的顺序按照工作项目流程安排,课程的内容和项目直接挂钩,完成一门课程也就完成相应的项目进阶,每个项目上下连承,每门课程紧密相连。
  “1 1 1=1”课程体系模式的鲜明特点和其优点可以通过下面图表看出。
  
  (1)“1 1 1=1”课程体系主体由课程和职业项目构成,三年课程完成一个综合职业项目,总项目又按照工作流程分成多个项目阶段,每门课程对应一个项目阶段,课程的课程要求,教学内容,知识点等都按照对应的项目阶段的要求设置。完成一个项目阶段也意味着对应的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项目是课程教学的中心,两者相互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2)职业项目作为主线成为教学的组成部分。并且和课程融为一体,用产业项目标准要求课程。用产业项目阶段制作进程联系来联系各个课程,这样。项目将各个课程紧密捆绑在一起,承上启下,教学和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流通。
  (3)“1 1 1=1”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技能和项目要求将课程进行了整合,强调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将原有的素描,色彩,造型等基础性课程整合成一门“动画绘画”,将剧本,分镜头,视听语言,运动规律等课程整合成一门“动画设计”,将动画软件制作,后期特效等课程整合成一门“动画制作”,这种整合将互相相对独立的课程融合在一起,强调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4)在“1 1 1=1”课程体系中,教学和实践的界线不象以往那么明显,将高职教学的“职业”本质真正体现,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寓教于学,寓学于做。
  
  2、“1 1 1=1”体系下的教学结构项目团队化
  “1 1 1=1”课程体系模式,是将3年的课程整合成一个连续,完整的项目来进行,这种项目化的课程,由现有相对松散的教学团队结构是无法实现的,而需要同样项目团队化的教学结构来支持。这种项目团队化改革包含两方面内容:教学队伍的企业团队化,教学对象的项目团队化。
  2.1 教学队伍的企业团队化
  現有教学结构下,由于课程是以知识点为基础进行设定,因此授课教师与课程之间是点对点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由于课程的相对独 立性。也是点对点的交流,这种教学结构使课程无法建立起紧密联结,课程与课程间的连续性不足,这种缺乏共同目标和约束性的教学队伍。对于以完成职业实践和综合项目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来说是无法起到应有作用的。
  教学队伍的项目团队化就是将现有教师按照项目所需技术、能力进行整合搭配,由多个具有不同专业能力的教师抱团,形成一个项目教学团队,多名企业专业导师进驻团队进行行业引导,团队共同负责一个学习单位3年的项目课程教学。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这个教学团队根据学习单位的特点,制订项目内容,教学手段,进程安排,人员分配等教学内容,并由企业导师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实施的要求和过程,组织确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动漫设计或制作项目或任务。并共同承担起这个学习单位的教学任务,共同完成项目目标,共同分享教学成果。
  这种由企业进入的教学队伍团队化,将不同教师在一个共同项目的管理框架下进行融合,共同承担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和项目指导任务,保证了教学成员之间的专业交流,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契合度,强调了共同职责和团队感,确立了共同教学目标,保持了项目教学的延续性。
  
  2.2 教学对象的项目团队化
  在实施以职业导向的动漫项目课程教学中,教学对象是学习的行动主体,在以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标准的新体系下,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过程进行了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新设计,这也对教学对象提出了项目团队化的要求。
  教学对象项目团队化,是以1个教学单位为团队,按照项目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各自特长,组建项目团队,采用企业内项目团队运作方式,用企业标准要求团队进程,模拟企业真实运作环境气氛,将案例分析、项目讨论、、实例制作、岗位扮演、启发引导,反馈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激励引导教学对象积极思考、乐于职业实践,学会团队协作,享受成果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能力应用培养的梯队化
  “1 1 1=1”课程体系强调的是对以“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个体系的框架之下,按照项目课程培养体系的进程,遵循逐步深入。梯队进行的原则,将多种能力培养形式融入其中,將知识学习系统、能力培养系统、职业素质培养系统有机捆绑,形成一个能力应用培养的梯队体系
  这种梯队化的能力应用培养体系,丰富了项目课程体系,使得每个项目课程的进程中,不仅可以强化能力培养,并且让能力培养的成果得以呈现。
  
  三、结语
  
  “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的“1 1 1=1”培养模式,以构建职业实践和“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1 1 1=1”课程体系模式为主体。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和教学结构进行解构和整合,强调职业体验和项目体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符合动漫专业的专业特色,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适应了产业的需求,为专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新思路。
其他文献
[摘要]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国产同名改编电影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对人生态度的共性和个性。人类对爱情生命的追逐是浓烈而执著的,甚至有些偏狂,但电影中所塑造的东方女性更体现出一种独立、坚韧、积极的人生态度,相较原著中女主人公的颓唐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生活是美好的,只要有憧憬,就会有收获。对这些或重复或创造的情节,都是互文性作为文学特殊功能的重要表现
[摘要] 通过电影这种媒介表现的的中国传统民俗,在现代电影标志性的表现手法已运用已久,无论现代电影中是以哪一种形式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必含一条不可或缺的暗线——中国传统纹样,吴宇森导演的《赤壁》中更是将此运用的淋漓尽致。这种将传统纹样的运用和加工融入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是传统纹样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延续和飞跃。  [关键词] 传统纹样 《赤壁》结合 分析    通过电影这种媒介表现的的中
[摘要]《怪物史莱克3》已在人们的期盼中在各大影院陆续公映,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也褒贬不一,文章从故事情节、笑料、配音、角色特点、技术等方面剖析了《怪物史莱克3》的优缺点。  [关键词]故事与笑料 配音 角色 新元素 技术革新    期待已久的《怪物史莱克3》终于闪亮登场了,可是当我看了这部电影后却不像期望的那样欣喜若狂,多少有些失望,也许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原因吧。到今天为止我依然记得《怪物史
摘要:《盲井》是由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和《神木》中都揭示了底层的人性之恶,《神木》中透出宿命的意蕴和人性救赎的期待,而《盲井》则着力体现人性之井的黑洞意识,将人性之恶张扬到了极致。  关键词:人性之恶救赎情怀 极致张扬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矿难的频繁发生,矿主因利益驱动对矿工生命的贱视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在诸多报道中,人们看到了矿难发生的表层问题,对人性的关注
[摘要]2010年的热播剧《婚姻保卫战》以女性为叙事视角,聚焦于女人的事业心所引发的家庭矛盾,具有一定的女性主义意味。但从其剧情设计、角色设置和思想导向来看,该剧在女性主义的外衣下,仍然包藏着一种对“男主外、女主内”的男权意识形态的回归与认同,这出似是而非的女性主义电视剧警示着人们,时至今日,“男主外,女主内”等男权意识形态依然是女性难以冲破的樊篱,妇女解放运动仍然是一场漫长的革命。  [关键词]
[摘要] 《赛德克·巴莱》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影片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影片除了展现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塑造,更是促进了台湾本土化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当今台湾社会身份认同的纠结。  [关键词] 本土化意识 “中立”视角 身份认同  doi:10.3969/j.issn.1002—
[摘要] 纪录片故事化是指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纪录片的表述借用故事片的一些叙事元素,使得真实的事件对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其中,声音作为纪录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纪录片故事化中重要的艺术元素,也是故事化叙事的关键表现途径。  [关键词] 纪录片 故事化 声音 《音乐人生》《幼儿园》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20    在观众口味越来越挑剔
[摘要] 近年来国内影视教育规模不断壮大,大学生影视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很多学生创作者已不再满足于自娱自乐,他们希望能有交流和播出的平台,从而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创作水平,甚至希望能借此平台获得业内的认可和支持,由“草根”走向业界。对国内学生影像展、影像赛事,以及各类学生作品播出平台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便引导学生创作走出校门,走向市场,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校园原创 影
[摘要]时代呼唤人们要有崇高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电视剧《我在天堂等你》通过讲述十八军进藏的历史事实和剧中军人的爱情、亲情、战友情,告诉人们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牺牲,什么是崇高,同时也告诉我们,理想和信仰是人类延续至今并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电视剧 评论 理想主义的歌颂 感动人心的创作    精神和信念是每一个人活着的重要动力.时代同样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作为牵引。改革开放以来,我
[摘要] 电影语篇是具有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语篇,字幕与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语篇的整体意义。在图像、声音等其他模态配合的情况下,译者在字幕翻译时应采取简洁、通俗易懂的文字,这样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语篇的整体意义。  [关键词] 多模态 字幕翻译 《乱世佳人》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30    1.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