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人迎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刺人迎穴及康复训练治疗,每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总疗程15天。疗程结束后以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人迎穴及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假性球麻痹的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人迎穴;康复训练;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55—02
假性球麻痹,实质上就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脑血管并发症。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针刺人迎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为(62.4±5.7)岁,病程1个月一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MRI或者CT确诊。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强哭强笑、声音嘶哑、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查体多伴有舌肌萎缩、咽反射迟钝、舌肌运动障碍以及软腭。纳入标准:①意识处于清醒的状态,可以配合临床检查与治疗;②病程大于1个月;③床边吞咽功能量表显示中重度吞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如造血系统、肾、肝、心血管等原发性疾病。
2方法
本组32例患者均给予针刺人迎穴及康复训练治疗,具体方法:
2.1针刺人迎穴
给予患者坐位,微扬患者的头部,将胸锁乳突肌充分暴露出来,在平喉结旁开1.5寸处,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之后,选取华佗牌30号针对其进行针灸治疗,指切式进针必须避开颈总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喉结旁0.5寸处,向患者喉头方向斜刺进针,进针深度控制在0.5寸左右,完成之后进行电针治疗,在两侧人迎穴上接电针仪正负极,选用疏密波,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内,每日1次,1个疗程为10d,2个疗程之后观察治疗效果。
2.2康复训练治疗
①间接训练:给予吞咽模式训练、呼吸训练用力法、构音训练、寒冷刺激法、颈部放松。②直接训练:采用合适食物,给予摄食方法训练与摄食姿势训练,训练难度慢慢增加。每日治疗1次,总疗程为15d,疗程完成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康复训练配合阶段性摄食训练或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对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应当在胃管鼻饲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或者针刺治疗。
2.3疗效评价
按照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①治愈:饮水测试评价正常,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完全消失;②有效:饮水测试评价低于30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有所改善;③无效:饮水测试评价超过30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3结果
如表1所示,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床边吞咽功能评价情况。
4讨论
假性球麻痹,实质上就是一种脑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双侧皮质脑干束受到损伤造成的一种状况。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以及吞咽困难。脑血管意外后发生假性球麻痹状况的几率大约在51%—73%,其中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极易造成预后不良,例如:营养不良、脱水以及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状况,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从中医方面来看,假性球麻痹属于“喉痹”、“暗痱”以及“中风”等范畴,该病病理机制主要为气血衰少、肝肾不足、本虚标实,而痰浊阻络、瘀血内停、风火相煽为标。本研究中,主要采用针刺人迎穴联合康复训练对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显示针刺人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具有独特的疗效。人迎穴主要为足阳明胃经穴位,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兼之人迎穴位于颈外侧,结喉旁,胸锁乳突肌前缘,穴位深层为咽缩肌,刺之可疏通局部气血。因此,治疗喉部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康复训练治疗,主要是将基础训练法与摄食训练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因为中枢神经在功能、结构方面具有可塑性,康复训练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刺激,使其建立一个新的运动投射区,逐渐恢复发放运动神经功能,以此使原本丧失的运用功能得以恢复,促进吞咽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通路的恢复,使损伤细胞得以修复,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综上所述,针刺人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迎穴深部有颈总动脉与甲状腺上动静脉,结构较为复杂,针刺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患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人迎穴;康复训练;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55—02
假性球麻痹,实质上就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脑血管并发症。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针刺人迎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为(62.4±5.7)岁,病程1个月一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MRI或者CT确诊。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强哭强笑、声音嘶哑、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查体多伴有舌肌萎缩、咽反射迟钝、舌肌运动障碍以及软腭。纳入标准:①意识处于清醒的状态,可以配合临床检查与治疗;②病程大于1个月;③床边吞咽功能量表显示中重度吞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如造血系统、肾、肝、心血管等原发性疾病。
2方法
本组32例患者均给予针刺人迎穴及康复训练治疗,具体方法:
2.1针刺人迎穴
给予患者坐位,微扬患者的头部,将胸锁乳突肌充分暴露出来,在平喉结旁开1.5寸处,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之后,选取华佗牌30号针对其进行针灸治疗,指切式进针必须避开颈总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喉结旁0.5寸处,向患者喉头方向斜刺进针,进针深度控制在0.5寸左右,完成之后进行电针治疗,在两侧人迎穴上接电针仪正负极,选用疏密波,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内,每日1次,1个疗程为10d,2个疗程之后观察治疗效果。
2.2康复训练治疗
①间接训练:给予吞咽模式训练、呼吸训练用力法、构音训练、寒冷刺激法、颈部放松。②直接训练:采用合适食物,给予摄食方法训练与摄食姿势训练,训练难度慢慢增加。每日治疗1次,总疗程为15d,疗程完成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康复训练配合阶段性摄食训练或者单纯进行针刺治疗;对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应当在胃管鼻饲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或者针刺治疗。
2.3疗效评价
按照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①治愈:饮水测试评价正常,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完全消失;②有效:饮水测试评价低于30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有所改善;③无效:饮水测试评价超过30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3结果
如表1所示,32例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床边吞咽功能评价情况。
4讨论
假性球麻痹,实质上就是一种脑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双侧皮质脑干束受到损伤造成的一种状况。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以及吞咽困难。脑血管意外后发生假性球麻痹状况的几率大约在51%—73%,其中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极易造成预后不良,例如:营养不良、脱水以及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状况,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从中医方面来看,假性球麻痹属于“喉痹”、“暗痱”以及“中风”等范畴,该病病理机制主要为气血衰少、肝肾不足、本虚标实,而痰浊阻络、瘀血内停、风火相煽为标。本研究中,主要采用针刺人迎穴联合康复训练对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显示针刺人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具有独特的疗效。人迎穴主要为足阳明胃经穴位,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兼之人迎穴位于颈外侧,结喉旁,胸锁乳突肌前缘,穴位深层为咽缩肌,刺之可疏通局部气血。因此,治疗喉部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康复训练治疗,主要是将基础训练法与摄食训练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因为中枢神经在功能、结构方面具有可塑性,康复训练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刺激,使其建立一个新的运动投射区,逐渐恢复发放运动神经功能,以此使原本丧失的运用功能得以恢复,促进吞咽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通路的恢复,使损伤细胞得以修复,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综上所述,针刺人迎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迎穴深部有颈总动脉与甲状腺上动静脉,结构较为复杂,针刺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患者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