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钠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离子电导率高等优势,成为了电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中存在的各类有序结构(钠层内的钠离子有序,电荷有序,过渡金属层内的离子有序)对材料的结构相变、电压平台、钠离子扩散系数等均会产生影响.详细介绍了层状氧化物中3种有序结构的特征,讨论了离子间相互作用、Fermi能级和离子半径对有序结构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结构的无序化研究,并展望了有无序结构的发展方向,旨在对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机 构】
:
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福州350007;福建省先进高场超导材料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福州350117;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离子电导率高等优势,成为了电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中存在的各类有序结构(钠层内的钠离子有序,电荷有序,过渡金属层内的离子有序)对材料的结构相变、电压平台、钠离子扩散系数等均会产生影响.详细介绍了层状氧化物中3种有序结构的特征,讨论了离子间相互作用、Fermi能级和离子半径对有序结构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结构的无序化研究,并展望了有无序结构的发展方向,旨在对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以废旧锂电池中的LiCoO2正极材料为原料,通过溶解回收其中的Li、Co元素并用于Na0.67Fe0.5Mn0.5O2的改性,成功制备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Na0.67-1.33xLixCox(Fe0.5Mn0.5)1-2xO2(x=0、0.035、0.070、0.105、0.140).X 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Li+/Co3+可以掺杂到P2-Na0.67Fe0.5Mn0.5O2中形成固溶体,伴随着晶胞参数的变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Li+/Co3+的掺杂会导致部分Mn3+被氧化为Mn
从微观多孔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以ZIF-8为碳化前驱体,采用BiCl3对硬碳微孔、介孔结构进行调控,实现了分级多孔硬碳结构的可控设计与调控优化,有效提高了 Na+的扩散能力,提高了钠离子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分级多孔碳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2A/g和5A/g时,可逆比容量分别为225 mA·h/g和177mA·h/g.通过分级多孔硬碳微孔和介孔结构对储钠过程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微孔结构有利于平台区Na+的扩散;介孔结构主要通过增大比表面提供更多的缺陷位点,促进Na+的吸附,提升斜线区储钠容量.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结合后续热处理技术制备硼掺杂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硼源(B2O3,H3BO3和LiBO2)掺杂对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Rietveld精修分析证明了硼(B)元素掺杂到材料晶格中.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B2O3掺杂效果最佳,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5C的放电比容量为145.1 mA·h/g)和长循环稳定性(1C循环300圈容量保持率为84.5%),这归功于硼掺杂可有效减少表面残余锂化合物,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有效抑制了电压降和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基于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的原理,设计了一套灌砂法压实度智能检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重点论述了现场采用高频加热检测含水率替代酒精燃烧法的可行性,同时将智能检测方法与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经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富锂正极材料被认为是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正极材料之一,其能够提供约300 mA·h/g的可逆容量,相比于目前商业化正极材料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初始Coulombic效率低、电压衰减、容量衰减等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综述针对2类富锂材料包括富锂锰基材料和富锂阳离子无序材料,详细介绍其晶体结构、阳离子氧化还原机制、阴离子氧化还原机制,重点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及来源,系统总结其材料改性策略,为富锂正极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目前,有机硫化物因具有容量大、资源丰富和结构可调等优点,已成为锂硫电池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其中,有机硫化物因具有丰富的结构设计、优良的储锂性能和特殊的反应机制而备受关注.基于此,回顾了有机硫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小分子多硫化物、聚多硫化物和硫化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特性和电化学机理,总结了有机硫化物的电池性能与其结构设计和官能团调节的相互关系与优化策略,并对有机硫化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能源革命中的新范式对电化学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储能材料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高熵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设计策略,极大地扩展了电化学储能材料设计空间,有望用于突破当前电化学储能材料综合性能瓶颈,为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提供新动力.重点介绍了高熵电化学储能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了高熵材料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高熵的定义与相关效应.从高熵的视角,总结了相关效应对电化学储能材料结构特性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总结了对未来高熵电化学储能材料发展所带来的新机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首次成功研制了G波段瓦级固态功率放大器.该固态放大器以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自主研制的G波段GaN功率MMIC为基础,结合太赫兹低损耗传输技术和高效合成技术,实现了16路高效功率合成,典型输出功率达到1W.rnG波段固态功率放大器的实物照片如图1所示,该固态功率放大器外形尺寸为:280 mm×204 mm×48 mm.在工作频率180~238 GHz、工作电压12 V、输入功率0 dBm的条件下,固态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见,实现了全频段的连续波典型输出功率:1.03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其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负极材料表面析锂是锂离子电池常见的失效原因,因此也是相关产业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封闭式外包装,许多常规的检测手段无法直接应用于电池内部,导致析锂检测成为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难点问题.针对该问题,从构造特殊原位电池、外部特性推测、新物理量测量等角度出发,综述了近期析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失配状态会使GaN HEMT器件的输出功率、效率等偏离设计的额定值,通过EMMI和红外测试系统验证了失配状态对GaN HEMT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EMMI发光强度和器件的最高结温与器件输出功率的变化趋势相反,输出功率越大,EMMI发光强度越弱,器件的最高结温越小.进一步测试器件内部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最高结温分布,器件不同位置的最高结温分布受匹配状态、相位、输出功率等影响较大.在不同占空比工作条件下,器件内部不同位置的最高结温分布各不相同,且温升差异更大.